[郴州]退休司机创业养殖泥鳅 年收入过百万元

[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作者:胡宇芬 李琳 王成家]

雄心勃勃养泥鳅,李经武的发财梦却被一个个难题逼得险象环生,为此,逼出了6项实用专利——

泥鳅王的“独门暗器”

湖南日报记者 胡宇芬 通讯员 李琳 王成家

【人物】

李经武,男,60岁,郴州桂阳县机关退休司机,人称“泥鳅王”。养殖泥鳅创业,如今年收入过百万元,创办的泥鳅种苗孵化科普示范基地被评为全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先进单位。拥有实用新型专利6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

【故事

在桂阳县城郊区的鹿峰街道新澄村,一段斜坡土路下去,就是李经武苦心经营8年的上百亩泥鳅育苗基地。周边及江西、广西的200多农户,指靠着这里的泥鳅苗赚钱。

8月底,忙碌的李经武终于歇口气了。泥鳅苗子能卖的都卖了,留下来做种鳅的要到来年4月再进入孵化季。

这片水塘曾被抛荒多年。2007年,内退后的李经武听战友说养泥鳅赚钱,就拿出所有积蓄租赁后做起了发财梦。

“第一次去江苏连云港进泥鳅苗,火车、汽车、摩托车、飞机都用上了,200万尾苗子只存活了20万尾。第二次进了50万尾泥鳅苗,全都死了。”被逼之下,李经武决心自己育苗。

水塘边搭个6平方米的简易棚,就是李经武的实验室兼起居室。为了给泥鳅催产、掌握泥鳅产卵孵化的奥秘,李经武一天只睡一两个小时,一日三餐全靠妻子骑单车送来。“那一年,我瘦了18斤。”李经武说起嘿嘿笑。

若干次失败后,李经武终于让泥鳅亲本产出了合格的泥鳅卵。有天他去亲戚家喝喜酒,泥鳅产卵也在产床上同步进行。哪知开餐晚了一个钟头,等他回家时傻了眼,100多万粒鳅卵全没了。如果育成苗,就是1万多元呀。查阅资料才得知,泥鳅有吃卵的习性。

如何确保鳅卵不被泥鳅吃掉?李经武在产床上打起了主意。试过垫稻草,不行。掏鸟用的网子,给了他灵感。他将传统产床由单层改为双层,泥鳅在第一层产卵后,鳅卵及时从“量身定制”的网眼掉到第二层。第一项专利由此诞生。

给泥鳅催产,就得一条条抓在手里打催产针。滑溜溜的泥鳅,哪会乖乖就范?一次配好的催产药,可注射2000只泥鳅,需在2个小时内用完。可一个人管注射,七八个人抓泥鳅还忙不过来,2个小时最多能给200只泥鳅完成注射。

“我看到外地的做法是,让泥鳅在面粉里滚一滚,好是好抓,但打针的伤口容易感染,而且污染水质。”李经武琢磨开了。有一天,他把一块网眼布缝成袜子样,再在袜口套上剪掉瓶底的饮料瓶当漏斗,随手往泥鳅堆里一过,一条条泥鳅就乖乖从瓶口钻到“袜子”里了。轻轻一捏泥鳅,它静静地等着打针呢。这又是一项专利。

给泥鳅打针,最怕用力不恰当,要么打死泥鳅,要么药打不进去,愁死李经武了。他想,要是能在针头上作个记号,每次在泥鳅身上进针时停在记号处,那不就解决了吗?他试着用皮筋作记号,可皮筋老是移动。有次他患胆囊炎去医院打吊针,盯着输液管研究,突然发现插入静脉那端的针头附近,有个圆柱形塑料小套子起到固定作用。打完针,他请求护士把废弃的小套子送给他。回家后,他将小套子套在针头记号处,就像是天生一对。照此指引,泥鳅催产注射固定套、泥鳅种苗亲鳅催产注射器专利诞生了。

手握6项实用新型专利,李经武还有一个秘密武器正在申报发明专利。他告诉记者,这种为泥鳅量身定做的饲料,既可以节约成本,还能让泥鳅长得又快又好。“有个南京老板想出80万元买配方,我才不卖呢。”

【感言】

李经武:搞创新是被逼出来的,创新也让我越做越大。泥鳅养殖门槛并不高,要想在市场中活下来,必须有自己的“独门暗器”。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