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衡阳市祁东县归阳镇,一个小孩在帮着收集归阳唐家窑样本。图/潇湘晨报通讯员张兴国
在衡阳市祁东县归阳镇,湘江蜿蜒而过。其中一片长约2公里的河滩上,有规律地分布着10余处窑堆。
7月29日,记者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调查发现,这一片窑址初创于唐末五代,极盛于南宋,烧制历史达400年左右,是继长沙铜官窑之后最能体现湘江流域制瓷业成就的典型窑场之一,专家将其命名为归阳唐家窑。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领队、副研究员张兴国介绍,在初步调查中,就发现了保存较好的窑堆共有10余处。“是一处规模庞大的大型制瓷窑场,窑址总面积达1平方公里。”
据当地村民回忆,仅在湘江村洲上一带,原来就至少有4处窑堆。后因挖鱼池建渔场,把窑堆里的碎瓷片都翻倒至湘江边。
窑址范围内有多处面积大小不等的水塘,其中多处可能与制瓷作坊挖取泥料有关,窑堆大多分布在水塘与湘江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