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89岁抗战老兵张庆功:差点与鬼子同归于尽

[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作者:周怀立 彭超群]

牢记一段血写的历史

通讯员 彭展 湖南日报记者 王晴

一枚独立自由勋章、一枚解放勋章、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勋章证书,今年88岁的抗日老战士、巴陵石化公司离休干部孙永和悉心珍藏着。那一段用热血和生命写下的抗战历史,虽然事隔70多年,他至今谈起来仍清晰如昨。7月中旬,记者采访了孙永和。

13岁当上抗日“小八路”

孙永和年幼时,父亲早逝,母亲改嫁。1940年3月,驻守孙永和家乡山东沂南县的八路军在当地扩员招兵。13岁的孙永和报名参军,成为八路军山东军政干校的一名勤务员。

从1942年11月起,孙永和被派往鲁中军区卫生部第二医院当专职护理员。孙永和与伤病的八路军同吃同住,精心护理他们。当时山东济南等地被日本鬼子占领,医院各类物资供给困难,一些外伤用药、绑带等基本医药用品非常稀缺。“许多护士都悄悄地将部队发的棉被拆了,棉花经处理后做医用脱脂棉,被子就剪成条条做绑带。”孙永和回忆说。

见证军民鱼水深情

1942年秋季,鲁中军区和地方政府分析日本侵略者将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秋季“大扫荡”,命令医院、兵工厂做好转移工作。孙永和所在的医院转移到沂蒙山区一个只有40多家农户的小山村。老百姓争先恐后接收照顾重伤病员。

一天拂晓前,前来“扫荡”的日本鬼子将村子团团围住,挨家挨户搜查八路军伤病员,一无所获。日本鬼子用机枪、刺刀对着手无寸铁的老百姓,限定他们在5分钟内说出伤病员的去向,否则“统统枪毙”。危急关头,一位50多岁的齐姓妇女从人群中走出,巧妙地“告诉”日本鬼子,说她知道八路军伤病员的去向——全部被转移走了,村里没有伤病员。

恼羞成怒的日本鬼子先是将齐大娘捆绑在树上,用马鞭抽打,后来又将她捆绑在长凳上往嘴里灌辣椒水。齐大娘毫不畏惧,守口如瓶。

后来,齐大娘和乡亲们被八路军救下。大家汇集在小山村,流着热泪相拥。这让孙永和深深体会到了真正的“军民鱼水情”。

体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威力

抗日战争时期,在八路军、新四军中活跃着一支特殊的国际主义队伍——“在华日人反战同盟”。作为参与帮教一名俘虏成反战同盟“日本八路”的亲历者,孙永和至今仍感慨“见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威力。”

1945年初,八路军、地方武装在攻打被日寇长期占领的山东蒙阴城战斗中,取得全面胜利。在这次战斗中,孙永和所在军医院接收了两名被打伤的日军俘虏:一名军官,一名年轻士兵。他们分开居住,孙永和负责护理。经过接触,孙永和发现年轻的日军士兵对中国人没有任何仇视表现,他们相互用手势交流。

有一天,年轻的日军俘虏突然用中文说了一句“中国人很好很好!”孙永和非常吃惊,连忙询问,这才得知对方上学时曾学过中文,并因此被强征到中国参战,被俘后害怕受到虐待,就隐瞒了会说中国话的事实。

在孙永和的帮教下,年轻日军俘虏主动做些力所能及的杂活,和八路军的关系更加密切。夜晚,孙永和同他睡在一个病室,并把他的情况随时向上级汇报。上级派反战同盟的人员及时对日军士兵进行耐心教育,使他更加看清了日军侵华的罪恶。年轻日军俘虏治愈后,在即将出院派遣到济南之际,主动向八路军方面提出,他要做一名抗日反战同盟的战士,向其他日本侵略者宣传八路军优待俘虏政策,宣传抗日根据地八路军爱护老百姓、老百姓拥护八路军的所见所闻。他的申请得到了批准,他离开医院时,他很感谢孙永和对他的关心。

孙永和说,他后来听反战同盟的同志讲,那位“日本八路”在参与攻打新泰、泰安等战斗中,跟随我军战士到前沿阵地向日军喊话,现身说法,在日军士兵中引起厌战情绪,促进了我军顺利攻城,减少了战斗伤亡。

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孙永和,1970年从南京调入总后2348工程项目(中石化巴陵石化公司前身)工作,1988年5月从巴陵石化公司原岳化职工医院离休。

 

上一页  |  下一页2 / 2

相关专题:气壮山河·湖南抗战故事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