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县委书记廖桂生:人的价值在于责任和担当

[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作者:蒙志军 周小雷]

人的价值在于责任和担当

——记桂阳县委书记廖桂生

湖南日报记者 蒙志军 周小雷

6月23日,见到廖桂生时,他正在烟田里和烟农一起忙碌。

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烈日下的他,汗水湿透了衣背。如果不是旁人介绍,烟农并不知道眼前的就是桂阳县委书记。

“今年雨水多,烟叶生长有麻烦、烟农增收有困难,我心里急啊!”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夸夸其谈。廖桂生心里装着的,不仅仅是众多良田的阡陌纵横,更是忠于使命、一心为民的责任担当。

“我是农村出来的,有责任回到农村、回报农村”

“你学工科的,为什么要考选调生?”

“我是农村出来的,有责任回到农村、回报农村。”

22年前的这段对话,廖桂生至今记忆犹新。

1993年,23岁的廖桂生刚从中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毕业,便作为一名省委组织部选调生,来到了郴州的乡镇工作。责任的种子,开始萌芽、生长。

时光荏苒,在基层一线的摸爬滚打,让廖桂生对于责任,有了越来越深刻的理解。“桥的价值在于能承载,人的价值在于能担当。”他说,对一名党员干部来说,责任,就是按照职责要求,把事情干好,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

汝城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加快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历届县委、县政府最大的梦想。

2012年,廖桂生担任汝城县委书记。

其时,恰逢国家启动实施罗霄山脉片区扶贫攻坚计划,随着厦蓉、岳汝两条高速公路的修建,汝城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然而,围绕发展路径的选择,出现了不同声音——

“抓住交通条件改善带来的机遇,做大做强房地产市场”;

“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加大矿产开发力度”;

“用好国家级贫困县这块金字招牌,向上级争取更多项目资金”……

廖桂生很清楚,对于增加财政收入、做大GDP总量来说,这些办法可以立竿见影。但从长远来看,只是权宜之计,甚至要付出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代价。

汝城如何发展?廖桂生一头扎进基层,通过调研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汝城历史文化厚重、生态环境秀美、温泉资源独特、气候条件优良,只要克服交通瓶颈,选准优势产业,就一定能甩掉贫困的帽子。

廖桂生在国家部委和省市部门四处奔走,想方设法说服工程设计人员,最终成功争取厦蓉、岳汝两条高速公路在汝城境内设立7个互通口,辐射全县绝大部分乡镇,一举改变了汝城交通落后的面貌。

缺少发展资金,廖桂生又无数次往国家发改委跑,争取发行5亿元企业债券。审批的关键时刻,他甚至连续“蹲守”3天,最终获得了这笔弥足珍贵的发展资金。

2013年4月,汝城引进的松溪茶叶开发有限公司遇到资金困难。廖桂生带着企业老总,向华融湘江银行郴州支行求助,他对行长说:“这个企业一定会有前途,我代表老百姓请求你们的支持,我愿意用县委书记这顶帽子为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真诚打动了行长,最终同意为企业提供800万元紧急贷款。

如今,松溪茶叶开发有限公司已成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汝城县已成为周边省市旅游度假重要目的地和全省茶叶生产重点县,温泉旅游和生态农业成为全县支柱产业。2014年2月,民政部、国家扶贫办在汝城召开现场会,向全国推介汝城扶贫开发经验。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

2014年3月,廖桂生转任桂阳县委书记。

从国家级贫困县,调任全省经济十强县,有人调侃:“从糠箩跳到米箩里”。廖桂生却说:“一样的,还是要干事。不一样的,是责任更大、更重了。”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廖桂生用邓小平同志的这句名言,为自己鼓劲。

在桂阳,农村发展滞后的矛盾同样突出。“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城乡差距大。

如何破局?廖桂生把目光投向了西河。西河流经桂阳4个乡镇、50多个村,流域面积覆盖全县1/5,沿线古村错落、生态秀美。他想,如果抓住市委市政府治理西河的契机,打造西河风光带,发展休闲旅游,既能实现环境治理,又能推动全县城乡统筹发展。

说干就干!2014年以来,全县先后引进投资6亿多元,推进生态绿化、旅游设施、广场公园和示范镇村建设,西河从一条无人问津的臭水沟,迅速变成了一条生机勃勃的风光长廊,吸引了大批项目抢滩登陆,西河沿线一跃成为全县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带。

在西河治理开发的示范带动下,全县仅用两年时间就建成49个示范镇村、42个集中建房示范点,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春节,在广东经商的邱伍月回到家乡桂阳县共和农场三关村。村庄的巨变,让他不禁心生感慨:“建村七百年,变化就半年。没有共产党,想都不敢想!”

作为一个经济大县的县委书记,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廖桂生感到前所未有的责任重大。近两年来,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产业招商上,凡是重大招商活动、重要招商对象,他都亲自带队和接洽,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他也会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

2014年9月,得知株冶集团整体搬迁的消息后,他连夜带队赶赴株洲,第一时间向集团领导汇报桂阳县承接项目转移的优势。经过多方争取和多轮对接,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株冶集团最终将桂阳县确定为重点选址地之一。

在恩溢学校投资商马莉眼里,廖桂生就像邻家大哥,亲切朴实。“我以前根本没有到桂阳投资办学校的打算,是廖书记的真诚打动了我。”马莉说,有一次,廖书记赶到汕头跟她洽谈投资办学的事,因车票紧张,大家买的都是站票,在火车上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让她深受感动。

今年5月,郴州市在深圳举行承接产业转移“粤洽周”活动。正在北京的廖桂生,在衔接完紧急工作后,连续4次改签机票,星夜兼程,及时赶到深圳,参加一个重要的招商会。“为了让洽谈的项目变成签约的项目,再变成开工的项目,廖书记真是蛮拼的。”桂阳县商务局局长周卫东向记者感慨。

去年,桂阳县累计引进资金28亿元,启动重点项目50余个,桂阳工业园跻身省级园区前20强,并成功创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试点示范园”。

“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在基层工作了20多年,廖桂生对百姓的疾苦感同身受。

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加快,桂阳县城区学位严重不足、农民工子女就学难的问题十分突出。

“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就学难的问题解决好。”廖桂生要求县财政,在现有基础上压缩30%的“三公”支出,用于学校扩容建设,同时拿出城区最好的地段新建学校。全县共筹集资金近2亿元,新建了1所公办小学、1所全日制学校,并对4所中小学校进行扩容改造。仅一年多时间,就增加了1万多个学位,基本缓解了“就学难”。

2014年5月21日,桂阳发生特大冰雹及强降雨灾害天气,丰收在望的几万亩烤烟顿时变成一株株“光杆”,烟农欲哭无泪。

正在外地出差的廖桂生连夜赶回,前往受灾乡镇,打着手电察看灾情,走村入户安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并积极组织救灾减损,带头开展募捐赈灾。事后,灾区群众自发要到电视台为廖桂生点歌致谢,被他委婉地制止和谢绝。

残疾人刘文宏想在住宅附近买几亩地建药材加工厂,因为不符合城市规划无法落实,三番五次到政府机关缠访。

廖桂生主动把他作为包案对象,经常联系走动,向他讲道理讲政策,并多次亲自陪同看址、选址,终于做通了思想工作。如今,刘文宏不但不再上访,还主动现身说法劝解其他老上访户。

在全县干部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桂阳县获郴州市信访工作一等奖,民调评分也首次进入全省前20位。

作为县委书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干部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必须站得直、行得正、冲在前,以示范表率作用带好班子、带好队伍。

“这是一名县委书记的政治责任。”廖桂生说,“我没有过人的领导艺术,但我始终坚持做到一条,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2001年7月6日,时任临武县长助理的廖桂生,率队整顿非法矿山被围攻,右手被打成3处骨折,头部缝了17针。伤未痊愈他就急着出院,再次带队进驻矿山,一面宣讲政策,一面严厉打击,最终赢得了群众的理解支持,整个矿山整治有序。

2006年,台风“碧利斯”席卷湘南。汝城县遭遇500年一遇的强降雨,一个钨矿尾砂坝出现了一道3米宽的决口。

时任汝城县县长的廖桂生,带领干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廖桂生问县防指工程师:“保住尾砂坝,把握有多大?”回答:“最多三成!”

千钧一发之际,廖桂生一面安排干部组织群众撤离,一面带头跳进洪流,堵坝抢险,最终通过层层“人墙”保住了大坝,化解了险情,保住了数万人的家园和10多万亩良田。事后,他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湖南省抗洪救灾十大功臣”之一。

有人说:“幸亏有个‘不要命’的县长,否则,大坝保不住,百姓更遭殃”。廖桂生却坦言:“我不敢说自己有多勇敢,事后回想起来也有些后怕,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实在没时间考虑自身安全,完全是责任驱使下的本能。”

急难险重冲在前,廉洁自律作表率。

作为一名县委书记,经常会面临各种诱惑,经受各种考验。每次安排重大项目建设,进行干部人事调整,就有各种各样的人来进行“公关”。

廖桂生80多岁的老父亲患脑血栓、中度中风,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母亲年事已高、腿脚不便,他常年不在父母身边,无法照顾双亲。他的5个兄弟姊妹至今都在农村,没有一个跳出农门。

“小时候家里穷,为了供我读书,兄弟姊妹做出了很大牺牲,有时候确实想帮他们一把,也有一些部门主动提出帮忙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但我深知天上不会掉‘馅饼’,欠了别人的账,总有一天是要还的。”面对各种 “公关”、“帮忙”,廖桂生全都严词拒绝、婉言谢绝。

“自古忠孝难两全。对父母和家人,我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时常深感愧疚和不安。但对组织和人民,我不曾有丝毫懈怠,我必须尽到一个党员干部应尽的责任。” 廖桂生说。

相关专题:湖南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