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为贵 以国为大”:走近陈文朗感受寻常百姓好家风

[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作者:周勇军 尹超 李飞]

在民风淳朴、家家奉行“格言治家”的石门县夹山镇,一位寻常百姓陈文朗的好家风,广为传颂。

端午节前,记者慕名来到夹山镇两合村拜访了陈老。走进陈家小院,绿树绕舍,鸟语花香,屋里屋外被主人捡拾得利落有致,一看就是个勤快人家。

带头讲大局

莫看陈文朗已经72岁高龄了,依然耕读不止,还担任着村里的格言治家理事会会长,不忘为树立好的村风民风出力。

“这块‘家和万事兴’,是我女儿一针一线绣的。”见我们盯着堂屋里的绣匾看,陈文朗向我们道出了陈家的祖训:以和为贵,以国为大。他说:“家是小小国,家里要和,与邻里也要和睦相处;国是千万家,小家要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要有大局意识……”

不久前,镇里为整修沟渠,不得不砍掉一些村民的橘树。大家还在合计怎么争取补偿的时候,陈老却不声不响地亲手把自家的200多蔸橘树砍了。其他人见状,再也不好意思纠缠下去了。

老百姓服他,就是敬佩陈文朗自身过得硬,顾大局。

从父亲陈登之解放初期担任一村之长开始,每到推选村干部的时候,陈家总有人榜上有名。陈文朗曾当选过村支书,今年初,陈老的小女儿陈群又被推选为村委会委员。即使代代为“官”, 陈家尽想着集体的事和别人家的困难,通往自家的路,至今仍然是一条土路。

自己带好头

数十年来,陈文朗夫妇恩恩爱爱、相扶相携,是村里男女老少有口皆碑的“模范夫妻”。

陈文朗当大队书记的时候,土地还没有承包到户。他希望妻子事事带个好头,妻子心领神会,每天总是第一个上工。有时上面搞检查,陈书记不想增加公家负担,贤惠的妻子就在家做饭招待,而因此耽搁的工分,从不要求补上。

陈文朗夫妻俩坚信,两口子同心协力,什么样的坎儿都能迈得过去。

而今,陈老下田干活,老伴跟着打下手。老伴有些身体不适,陈老就做饭、洗衣,还抓生产。老伴看着心疼,就打电话叫回在外打工的儿子来帮忙,女儿也闻讯赶回来伺候妈妈……

在充满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里,陈家儿女耳濡目染,自然很受教育。陈老还经常教育自己的子女,要像孝敬他们一样,多孝敬对方的父母。

晚辈不扯后腿

陈文朗的亲家母,在其邻居和亲人眼里是个“古怪人”,大家都不愿与之往来。对儿媳妇陈群的到来,婆婆也没个好脸色,总是嫌这嫌那。

一天,婆婆病倒在床。自始至终,陈群帮着婆婆翻身,为她擦洗、按摩,给她煲汤、喂饭。渐渐的,曾拒绝儿媳照顾自己的婆婆,竟主动点名“要群儿陪”,还只喝群儿煲的汤。

大年初一,陈群会挨家挨户登门跪拜丈夫家的长辈,让大家甚是暖心。平常与左邻右舍相处,陈群总是主动打招呼、遇事抢着帮一把。一度有些紧张的亲戚关系和邻里关系,随着陈群的到来,一切都变和顺了。

儿子陈华松,是陈家的顶梁柱,一直靠打工赚些辛苦钱。钱虽来之不易,但他们夫妻俩从不吝啬赡养父母和岳父母,总是买这买那的,还常陪着老人家唠嗑、下棋。

一个大家庭,要想和谐,得以爱为基础,更以孝为先。生活中,陈老的儿女们谨遵着父亲的教诲,从不扯后腿。

“为给国家海防建设出把力,姐夫竟在父亲的动员下,毅然带头参加了海军。”陈文朗回忆道,直到奔赴军营的那一天,父亲和姐夫都不敢告诉姐姐。

姐姐知道后,没多责怪。她一边拉扯子女,一边把公公婆婆接到身边精心照顾。姐夫很感动,后来还立了功,考上了军校。他在家书里写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更有你的一半”。

相关专题:湖湘好家风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