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长江】开放大舞台拥抱世界

[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作者:曹娴 孙振华]

自由贸易区、国家级新区、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开发园区、指定进口口岸……长江流域,各种开放平台云集,演绎精彩好戏——

开放大舞台拥抱世界

——来自长江经济带的观察与思考之六

江苏省南京综合保税区。湖南日报记者 赵持 摄

武汉新港繁忙的阳逻港区。 陈迹 摄

5月25日,鸟瞰重庆,长江上货船川流不息。 湖南日报记者 唐俊 摄

6月2日,顾客在安徽省芜湖市保税店选购进口红酒。湖南日报记者 赵持 摄

湖南日报记者 曹娴 孙振华

“版本”齐全、数量众多——

长江沿线开放平台云集

“把国外资金以更低成本引进中国。”6月17日,当然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金融副总裁谢肇礼接受湖南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公司正与美国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商谈合作,通过自贸区融资租赁产权交易平台,转让租赁资产权益,以获得境外融资。

“当然金融”是上海自贸区首批获准成立的5家融资租赁公司之一。如一切顺利,这项金融创新业务将在7月敲定。

“目前我国也只有在自贸区,才能自主开展境外融资活动。”谢肇礼说。

这里,资金更加自由。21家金融机构已接入自由贸易账户信息监测管理系统,14118个自由贸易账户、2800亿资金有序流动。

这里,贸易十分便捷。“先入区、后报关”等60多项贸易便利创新举措,让自贸区进口、出口平均通关时间,较区外分别减少41.3%和36.8%。

冲着上海自贸区的“便利”与“开放”,中外企业纷纷入驻。在上海自贸区挂牌到扩容前的19个月内,新设企业17969家,其中外资企业3228家。

溯江而上,距上海自贸区1900多公里之外,内陆首个国家级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刚满5岁。

“渝新欧”专列从团结村铁路中心站出发,跨越亚欧大陆,把笔记本电脑等“重庆造”运出去,把豪华汽车等欧洲货“捎回来”。

寸滩保税港区兼具“水港+空港”一区双核模式,去年底获批成为西部唯一的进口水果、进口肉类口岸。澳大利亚的牛肉、智利的车厘子,以新鲜的状态摆上重庆保税展示交易中心的柜台。

果园港5月份累计完成吞吐量1.9万集装箱,再创单月新高。“渝新欧”专线近日延伸到这里,实现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无缝对接。

目前,重庆已拥有水陆空3个国家级交通枢纽、3个一类口岸、3个保税区。“有这个特征的省市,打开中国地图看,重庆是唯一的。”重庆市领导对重庆开放格局充满自信。

长江经济带,几乎集中了我国所有类型的开放平台:既有自由贸易区这样的“最高版本”,也有两江新区、湘江新区等6个国家级新区这样的“创新版本”;既有南京、岳阳、重庆等地的综保区、保税港区,也有芜湖、九江、荆州、宜昌等地的出口加工区;还有沿线25个规模以上港口、40多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一批肉类、粮食、水果、整车指定进口口岸……

长江沿线的“小伙伴”,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长江,拥抱大海,拥抱世界。

不断升级、延展功能——

开放激活增长新动力

在全国第三批自贸区竞逐中,长江沿线城市无不争先恐后:重庆、武汉单独申报,芜湖、合肥、马鞍山3地打包申报,南昌携九江一体申报。

芜湖、九江,正在将出口加工区升格为综合保税区;宜昌的保税物流中心边申报、边建设;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正在申报……

开放升级,不仅在平台数量、规格,更重要的是完善与延展平台功能。

南京江宁开发区是手机代工企业的“大本营”。其中,规模最大的华宝通讯(南京)有限公司生产的手机、IPAD,如今维修不用出国绕圈,可以返回保税区内维修处理。这样充分利用了区内设备和人力资源,赋予了保税区新的活力。

企业内销产品返区维修试点,正是南京综保区江宁片区复制上海自贸区创新监管制度推出的举措。南京综保区管委会江宁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王燕介绍,“批次进出、集中申报”、“智能化卡口验放”等创新监管措施,让辖区企业通关更便利。

南京综保区内,3层楼的国际商品博览中心已建成,11家企业将入驻,预计6月28日试运营。区内存量不多的土地,还预留了一块作为会展中心。王燕介绍,综保区将着力打造高端进口产品展示交易、保税加工制造、高附加值维修检测、国际物流分拨、药品医疗器械等五大功能中心。

上海仍在不断刷新开放高度。为拓展全球投资贸易网络,正加快建设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运营中心,上海企业今后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向亚太地区其他口岸的海关报关;为推动出口加工区转型,上海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和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

九江出口加工区,引进亚洲德科供应链项目,打造国际产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建设全球汽车零部件采购、加工、包装中心。

开放程度逐步升级,地区经济更具活力: 芜湖出口加工区,携手芜湖港联动发展,推动外贸转型升级,今年一季度,加工区进出口货值、货运量、集装箱数量、上缴利税均同比增长1至2倍。

九江经开区,打造沿江开放高地,去年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九江市去年实现进出口57.7亿美元,增长22%;其中出口46.5亿美元,产品销往179个国家和地区,创历史最高水平。

两江新区,在2010年至2014年,引来129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实际利用内资、外资分别从359亿元、12亿美元,增长到1002亿元、44.6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增长近12倍。

上海自贸区,2014年的企业经营总收入、商品销售额、航运物流服务收入、工商税收都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区内企业经营利润增长20%……

突破瓶颈、全面放开——

开放开发永远在路上

在《解放日报》去年发起的一项调查中,对于上海自贸区口岸监管方面的突破,国企、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一致充满期待。

“上海每年1800多万单报检,企业需多头申报,但很多信息、流程都是重复的。”上海市口岸办通关处副处长尚俊松介绍,2014年,海关、检验检疫等4个监管部门试点实施“单一窗口”管理,企业通关原本需向多个部门填写的各种单据、数据、信息,整合为一张表格,一个窗口一次性提交,系统后台统一处理。“一笔货物通关所涉及的贸易监管部门多达17个,上海正在完善“单一窗口”管理平台,下一步将另外13个相关部门纳入其中。”

就外贸通关“单一窗口”管理,九江、南京、芜湖等地相关部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实施起来难度不小,涉及部门太多。”

就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真正实现“12关如1关”,多个城市的受访者也认为,“长江沿线口岸监管部门的信息要互联互通,形成联动的通关平台,还真不容易。”

行走长江经济带,在地级市中,芜湖的开放开发成果尤其引人注目。在这个没有能源、矿产资源优势的城市,通过开放引进,做大产业,跻身安徽前列。从上世纪90年代引进第一家电器企业——日本日立电器至今,芜湖已引进美的、格力等一批家电巨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家用空调生产基地。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除奇瑞外其他均为引进。“政策都有,看谁会用。”芜湖市商务局外贸科科长蒋家东说。

的确,开放开发永远在路上。

江苏在长江沿线有8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是对外开放的重点区域。“开发区今后的重点是构建开放型经济的新体制、培育吸引外资的新优势。”江苏省商务厅开发区处副处长申广祝介绍,如进行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赋予省级外资审批权限;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增强出口竞争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上海自贸区综合服务大厅里的这3句话,红底黄字,十分醒目。

对企业来说,“法无禁止皆可为”就意味着开放透明。“对标国际通行规则,积极探索、建立与开放型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体制、新模式。”上海自贸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如“负面清单”以外,外商投资项目核准、企业合同章程审批均改为备案制;扩大服务业开放,同时配套出台管理文件,建立监管制度。

“最重要的是理念要开放。”上海市合作交流办区域合作处处长程建新认为,大到各项制度,小到每一个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解放,都能对一个地方开放起到推动作用。

记者手记

开放,永无止境

曹娴

随着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内陆地区开放开发驶入快车道,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

但与长三角相比,长江中上游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开放型经济成为“短板”。湖南、湖北都面临外贸水平与经济总量不相称的尴尬。

踏访长江,沿途开放热度灼人。上海始终信奉“只有开放才能搞活”;九江全员招商,将曾经的落后形象甩在身后;重庆一次次大胆创新,重塑开放新格局……

在这一轮力度更大的开放中,湖南决不能输在新的起跑线上。

打造中部开放高地,湖南有底气。湖南处在我国内陆开放、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第一阶梯,拥有“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近年地区生产总值的总量、质量、人均均量都在稳步提升。

湖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对开放型经济形成“倒逼”之势。这一轮扩大开放,正是推动转型发展、落实各项改革、破解资源要素瓶颈制约、释放综合优势的最佳时期。

变底气为实力,必须采取扎实有效行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融入、敢闯敢试,破除坐等上门、被动开放、不推不动、简单模仿跟风等消极行为;要有序、有效开放,借鉴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和政策创新,加强通关合作,把上海自贸区口岸的功能延伸和拓展到湖南,进一步拉近与全球市场的距离。

相关链接:【奔向长江】“黄金水道”如何流金淌银

相关专题:奔向长江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