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城墙砖现长沙 将建“文化墙”进行展示

[作者:李国斌 买买提·艾克木]

 

  长沙市坡子街火宫殿内,明代城墙砖砌成了一面“文化墙”。砖上的铭文,出现“长沙府”、“岳州府”等地名。 本报记者 李国斌 摄

  本报记者 李国斌

  吐鲁番日报记者 买买提·艾克木

  11月8日,有热心的读者打电话给本报记者,说有一些明代城墙砖出现在长沙市坡子街火宫殿里。

  当天下午,记者前往坡子街火宫殿一看究竟。13时许,火宫殿内的戏台旁边,一座小房子正在施工。小房子的背面,就是用大块的城墙砖砌成。记者数了数,约有近百块完整的城墙砖和一些断砖。

  这些砖上,刻有铭文的不下30块。铭文中出现了“长沙府”、“岳州府”、“宝庆府”3个府名,其中一块城墙砖上,清晰地刻着“长沙府提调官经历高耀、司吏杨原善,醴陵县提调典史王思恭、司吏凌德”。

  据火宫殿的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城墙砖是2013年初火宫殿在搞基础建设时,从地下挖出来的,因为许多砖上刻有铭文,便决定建一座“文化墙”进行展示。

  记者量了一下,发现完整的城墙砖,比普通用砖大得多,长约40厘米、厚约10厘米。“这确实是明代城墙砖。”长沙市政协文史资料专家委员会成员任波告诉记者,明城墙的砖块都比较大,每块接近20公斤。

  任波表示,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便开始修筑南京城,征调了32个府的工匠烧造城砖,其中湖南有长沙府、岳州府、宝庆府等5个。《醴陵市志》记载:明洪武七年(1374),为完成修建南京城下达的城砖任务,醴陵县典史王思恭、陈福、司吏凌德、冷恭等相继任提调官,征集了数万名青壮年劳动力和能工巧匠开赴醴陵新阳乡一带,建造了140多处窑洞,不分白天黑夜挖泥烧制砖瓦。

  记者就此电话采访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黄朴华,他介绍,明代城墙砖除了用于修筑南京城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用来修建各地的藩王府。明代长沙的藩王府,东到今天的蔡锷路,西到藩城堤,南到南门口,北到中山亭,现今的坡子街火宫殿,明初时就处在藩王府范围内。2012年初,在长沙东牌楼明代藩王府遗址的考古工地,也曾发现过明代城墙砖。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