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毛泽东》开播 有“温度”的史诗作品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吴名慧]

  《毛泽东》剧照。

  

  《毛泽东》剧照。

  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爱晚亭旁,是霜叶红于二月花。湖南人骨子里血性的红,浓烈、张扬,一如近年来文化湘军的镜头下,潇湘儿女展现出的冲劲和豪情。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省红色题材影视剧就以强劲之势,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眼球。重内心、重情感、重现实意义,红色精神不再是刻板的历史,而是演化成丰满、鲜活的人物形象。12月25日,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际,大型史诗电视剧《毛泽东》在央视和湖南卫视首播。影视湘军再次推陈出新,湖湘红色制造继续发力。

  ■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 吴名慧

  起步

  走出“公式化”模式

  打响湖南红色电影头炮

  长沙东塘东南角,喧闹繁杂的商业圈包围中,正在迈向甲子之年的潇湘电影集团坐落其中。

  1991年,湖南打响头炮的红色电影《毛泽东和他的儿子》正是由它的前身——潇湘电影制片厂创作拍摄。那时的东塘远没有现今的繁华,但是《毛泽东和他的儿子》创下的成绩,却让当时正艰难起步的潇影厂第一次走入国人的视野——影片发行拷贝高达469个,发行收入417万元,盈利231万元。该片连续获得1991年度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广电部优秀故事片奖和湖南省优秀文学艺术特别奖。

  影片能获得如此好的成绩,得益于它跳出了以往中国电影刻画领导人物的“公式化”模式,从人性的角度,细腻地刻画领袖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生活。

  潇湘电影制片厂原副厂长、国家一级编剧潘一尘评价说:“《毛泽东和他的儿子》浓墨重彩地写了主人公的深层内心世界,他的亲子之情、慈父之泪受到普遍好评,红色题材的创作自此逐渐走向兴盛,上了一个台阶。从那以后,我省红色题材影视剧作品也产量日增,佳作时见,引起各方关注。”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大力开掘红色资源

  1992年和1993年,潇湘电影制片厂又先后拍摄了《刘少奇的四十四天》和《秋收起义》,同样获得成功。这三年时间,被看成是潇影红色历史题材的第一个创作高峰。作为这段辉煌历史的亲历者,已经退休的潇影集团副总编辑高年士心中充满感慨:“我仍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一栋两层的小红砖楼房、三四十名工作人员,办公室连口水都没有喝,更别提其他待遇了,大家一边上班,一边养猪,一边种菜,不过大家都不在乎,照样做自己的事情。那时在潇影小红砖楼里,办公室经常夜夜灯火通明,多少好电影都是从这里出来的……”

  潇影人从开掘湖南的红色题材资源、拍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入手,找到了强劲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下,湖南红色经典作品打上了“历史+纪实”的标签。

  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献礼片《国歌》面世,把湖南人的红色题材创作推向另一个高潮。在潘一尘看来,该片不仅是湖南电影史上首部囊括国内电影四大奖项的影片,其现实意义更在于:“在逐步进入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当时几乎全国所有的电影公司都买了拷贝,也就是说,映遍了全国,这才是最大的奖励。”

  创新

  用红色青春励志

  时间来到2007年,一部名为《恰同学少年》的连续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低开高走的收视率令人大跌眼镜——第一集播出时,4.11%的收视率是当年截至该剧播出时止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的最低记录,而最后一集的收视率达到9.86%,打破了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的收视纪录。

  《恰同学少年》 由长沙电视台与湖南电视台联合摄制,出品人、总制片人、剧本指导、导演、编剧和主摄影师都是湖南人。这部“电视湘军”的作品火了,火得一塌糊涂。看惯了“正剧”的观众发现,原来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也能拍得如此偶像、如此好看。

  从最低收视到火遍大江南北,剧组重新集结,上节目、做访谈、参与各种研讨会,热火朝天。这一切的背后,该剧编剧黄晖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因为把这部初衷是要做教育题材的剧拍成红色青春剧,正是由他提出来的:“内容决定形式。我们看资料的时候发现,主席在一师的求学生活就是一段特别青春昂扬的大学生活,他们那种青春昂扬之气、阳刚之气,压都压不住。这个内容决定了如果要把它做成一个作品,分明就是一个青春作品。”

  把故事讲好,引导观众

  伟人题材拍青春剧,未有先例。而且,当时在制作方内部,这个题材并不被看好,甚至在内部开策划会时,23位与会专家中有20位投了反对票。

  然而,该片出品人之一、《雍正王朝》、《走向共和》等剧的制片人罗浩坚持下来了。在没有足够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他毅然贷款1000万元,看准的就是剧目的好品质。该剧执行制片人之一邹鹏说:“当时我们也请了许多在读大学生看剧本,没有一个不说好的,他们喜欢戏里传达出的向上精神,向往人物身上忘我的青春,感觉伟人形象比以前都丰满、生动,看完感觉拉近了自己和伟人的距离。正是这样的反馈给了我们动力和信心。事实证明,做电视剧不是一味地迎合市场,只要你把故事讲好,观众是可以被引导的。”

  《恰同学少年》让湖南电视人找准了一条创新之路——用红色青春励志。在那之后,《血色湘西》、《风华正茂》、《我的青春在延安》等多部红色青春剧都获得了成功。因为在这里,主旋律的内核与青春偶像剧的形式并非简单结合,而是重视人物内心世界,由关注个人命运到关注个人命运与时代潮流、民族命运相结合。

  突破

  《毛泽东》是一部英雄传记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曾镇南对“红色经典”做了这样的解释:“红色”是指流贯在作品血脉中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思想风貌;“经典”是指投注在艺术创作中的深厚功底,真实、深刻的体验和表现丰富广阔的现实生活。然而,如果对经典的塑造一直在已成型的模式中循环,必然会走入死胡同,难以超脱、升华。

  敢为天下先的湖南人自然不满足于在固有的成绩上原地踏步。湖南文化产业因为改革、创新而领跑全国,此次在央视一套和湖南卫视黄金时段同步播出的大型史诗电视剧《毛泽东》是又一次突破之作。与以往所有有关毛泽东的文艺作品不同,这部电视剧既不通过某次历史事件、又不截取某个时段来述说毛泽东,而是以全景式记录的手法,以毛泽东本人的生活历程与心路历程来主导整篇传记、整部电视剧,力图制作出一部史无前例的完整的毛泽东个人传记。

  据悉,要做传记式的《毛泽东》,也是该剧制片人罗浩提出的:“我是湖南人,毛泽东在我心中是一位民族英雄、一位伟人,我对他有一种情结。这部电视剧就是一部英雄传记。对我个人来说,也是第一次制作时间跨度这么长的毛泽东题材的作品。”

  为此,罗浩和他的湖南和光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在将近7年前就开始“琢磨”,琢磨这个想法的可行性,琢磨如何具体操作,当然,也琢磨这个题材能否通过审查。此剧前期准备了快6年,拍摄和后期制作花了1年多,前前后后改动了20多次。2013年12月25日,这部史诗剧终于与观众见面。制作方说:“能顺利拍成播出就已经是一种胜利,至于其他的,我们相信自己的实力。”

上一页  |  下一页1 / 5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