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一名医生的“艰辛成长史”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记者 张文杰 彭博 汤霞玲]

  六成医生不满执业现状

  我国执业(助理)医师约有200多万人,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医护人员面临的压力值得人们关注。

  中国医师协会、《医师报》曾联合医师网完成了一份《中国临床医生自我感知职业满意度现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4%的被调查者不满意自己的执业现状,而有40%的被调查者认为导致他们不满的主要因素是“医患关系紧”。

  因一次“不成功”的手术,一份“被怀疑”的病历,娄底新化人陈飞与医院产生了医患纠纷,四处维权碰壁后他最终以“跳楼”相胁,并称“彻底对医院失去了信心”。(相关报道详见本报12月18日A08版)

  在陈飞将医护人员视为仇雠的同时,省人民医院医生夏阳(化名)也满腹委屈,尽管他与此桩纠纷没有任何瓜葛。

  “前世做错事,这世做手术。”说这话时,夏阳虽是一副戏谑的口吻,但他还是强调,“都只知道做医生的好处,可他辛酸的炼成史却鲜有人知。”

  【入门者】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2000年,19岁的夏阳考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专业,但这并非他的初衷,他戏称“被父母逼迫”。

  他本打算填报喜欢的建筑专业,却遭到父母强烈反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在父母眼中,学医是“正道”:稳定而受人尊敬。

  “社团活动,浪漫约会,自由的校园下午茶……”这是夏阳憧憬中的5年大学本科生活。当走进大学校门,迎接他的却是:永远学不完的课程、背不完的书,铺天盖地的资料,没完没了的考试……一年下来,现实击碎了他早前的浪漫想象。

  “学医课程多,书本厚,要背的知识特别多。”夏阳回忆,更让人紧张的是,医学课程一旦学完就得考试。这意味着学期中间经常得通宵达旦复习,才能保证通过。

  毕业时, 夏阳的一位同学拍了一张照片:5年的课本堆起来比人还高。

  【实践课】

  解剖、呕吐与失眠

  相比理论,实践课更让夏阳印象深刻。“军训时,有师兄就告知,解剖课才真正蹂躏菜鸟。”但夏阳自认为胆子大,丝毫没放在心上。

  真正到了实验室,灯光昏暗的夜晚,看到摆在解剖台上的尸体,他还是冷汗直冒。

  第一次解剖课,戴着口罩、帽子的同学围成一圈看着老师讲解标本,刺鼻的味道让大家无法忍受,不时有同学跑出门口透气。

  突然间,只听到“砰”的一声,站在后排的一个女生瘫倒在地,趁着大家手忙脚乱的当口,同寝室的小伟跑到外面的垃圾桶旁一番狂吐。“那晚,大家晚上几乎都失眠了。”

  解剖室和食堂间隔不到5米,课后夏阳和同学去用餐,总是用“扯谈”的方式分散注意力。而即使如此,有些人还是吃啥吐啥。

  【实习生】

  工作苦累,考核残酷

  终于“熬”到了2004年实习,夏阳认为“春天来了”。这年6月,他被分入长沙市一医院实习一年。

  实习期全年无薪,还得照样交学费。疲累和压力是夏阳整个实习期最深的感受,这一年里,他在骨科、胸外科、肝胆科等几乎医院的每个科室里轮了一遍,离开科室时还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核。

  “一天到晚基本没有时间沾凳子,洗漱也全部都在科室里。”每天忙着写病历、手术、值班,晚上值班时,碰到急诊病人,半夜得爬起来。 实习这一年,夏阳每天下班都是倒头睡,和父母一起只吃过5顿饭。

  而所有的医生,几乎都有与夏阳一样的“苦旅故事”。只有通过数年的坚持与历练:从适应到热爱,从习惯孤独到习惯站立,从精通书本到熟悉临床,他才能成为一名医生。■实习生 李满

  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 张文杰 彭博 汤霞玲

  【互动】

  为破解医患关系紧张的难题,本报华声帮特地推出连续报道,如果你有反映医患关系的故事或破解医患矛盾的点子,欢迎你拨打本报热线电话96258与记者联系,或加“医患关系”QQ:18548276参与讨论。

  下一页:一个从医者的坎坷行医路

上一页  |  下一页1 / 2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