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裕湘纱厂 “工业活化石”也能变身高富帅

[来源: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

  “工业活化石”,也能变身高富帅

  

  每当天气晴朗的时候,就有不少情侣来这里拍婚纱照。这也印证了裕湘纱厂在长沙市民心中的地位。 记者 李丹 摄

  核心提示之二

  【动态】

  3月20日,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会见香港优质旅游服务协会,就裕湘纱厂的历史保护和开发建设进行交流。

  【借鉴】

  打造长沙798,或变身为博物馆、创意园,不少成功先例在前,保护性开发不是梦呓。

  震撼辉煌的曾经,冷清落寞的现在,这本身就演绎了一种悲情;如果这座被称为“湖南工业活化石”的百年裕湘纱厂,不久之后在长沙文物版图上消失不见,我们是否能安然在心底缅怀?

  世间最残忍的事情,莫过于看到美好的东西在你眼前毁灭;我们期待着裕湘纱厂能在不久的将来,升级成为高品质的、长沙地标性旅游休闲景点。

  只不过,当文物保护经费有限、当商业开发受阻,裕湘纱厂能否重现往日辉煌,又如何重现?

  这并不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湖南省内的31号公馆、火宫殿牌楼、天心阁古玩城等古建筑的车水马龙,可作为借鉴;而北京的798艺术区、上海的老纺厂变更创意园区,更说明古老建筑也可以有春天。

  ■记者 朱蓉 黄利飞

  实习生 龚兴

  【借鉴】

  保护性开发不是梦呓

  长沙已有多处成功先例

  白果园31号公馆,即使停车极不方便,可依旧没能阻碍它成为长沙小有名气的私房菜馆。这栋建筑很好地保留了民国时期的特色。 踏上青石台阶,迈过门槛,走进大堂,那种老宅特殊的清幽平静与厚重感便扑面而来。了解这座私房菜馆的人知道,它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杜心武先生公馆。

  这座掩在绿荫中的古宅,曾在2010年文物普查时被提名列入长沙市文物名单,极具历史价值。至今,长沙市的文物专家们也未曾放弃将其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努力。

  这些年,31号公馆过得挺好,在商业经营的帮衬下,似乎找到了另一个继续存在并不断被人们提起的理由。对于这种通过商业经营获得经费,在使用中最终实现古建筑保护目的的方式,湖南省文史研究馆官员、文物保护专家陈先枢十分认可。他还特别提到,31号公馆中本被废弃了的古天井由于经营者的修葺最终得以恢复原貌,对这栋极具历史价值的建筑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事实上,长沙市通过另作他用、商业开发等形式进行保护的文物还不止杜心武公馆这一家。据长沙文化遗产网所公示的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显示,火宫殿牌楼、湖南大学礼堂、密印寺、天心阁古玩城等均仍在投入使用,发挥着它们的商业或者人文艺术价值。

  【拓展】

  空厂房也有大潜力

  京沪“艺术区”模式皆已成形

  且不论文物与否,一座有些年头的“老宅子”究竟能用来做些什么?放眼北京、上海,这些城市里的许多例子都在活生生地讲述着,除了闲置,还充满着各种发展的可能。

  北京著名的798艺术区,20世纪中期曾为前民主德国援建的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2001年,为了有效利用这一片达23万平方米的闲置建筑群,许多艺术机构与艺术家开始租赁并对厂房进行集中改造。

  现如今,798艺术区已积聚了400余家艺术机构,红砖挖墙、工业厂房与各个时代的标语相映成趣,已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展览、展示中心,在国内外都具有一定影响力。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法国总统萨科齐等国际政要名人都曾经到访,几乎每天都会有艺术展在此开幕。据了解,798建筑改造方案还曾入选威尼斯12个中国优秀建筑展,北京市政府更将其列入首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

  在上海,此类的艺术区也有不少,莫干山路50号的M50创意园区就是其中之一。它的前身是始建于1937年的上海春明粗纺厂,是上海最早的纺织厂之一。1999年,该厂停产。最初是为解决厂内1200余名工人的出路与企业债务,春明粗纺厂选择了出租厂房搞都市型工业园区的路。两三年后,一些上海的艺术家因各种原因搬迁至M50,也逐渐促成了它之后的热闹与辉煌。现在,M50已经成为上海市动漫创作基地、最大的音箱后期制作基地、上海最具规模的艺术创作中心。

  相比之下,裕湘纱厂虽坐拥独一无二的便利交通,至今却依旧只是一个空壳。自2009年全面修复,它就一直安静地矗立在湘江之滨,既未变身旅游景点,也未进行商业开发,天晴时偶有游人玩耍,下雨时则更显凄凉与落寞。

  对于裕湘纱厂如今面临的发展困局,陈先枢认为,在不改变文物外观和内部构造的前提下,进行保护性利用开发,“不仅能够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弥补政府修复它时的高花费,还有助于它发挥更多的公共效益,从而形成良性的保护循环。”

  【契机】

  交通人气集聚

  大河西商业中心呼之欲出

  3月20日,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会见香港优质旅游服务协会一行,特意就裕湘纱厂的历史保护和开发建设进行了交流。他表示,希望能够借着香港优质旅游服务协会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先进的服务管理经验为裕湘纱厂的保护开发出谋划策,以帮助裕湘纱厂在今后的开发与发展中彰显自身的历史文化魅力。

  由此可见,开发保护裕湘纱厂,着实是有“人和”的。而当“长沙向西”的发展战略正大跨步行进时,河西经济发展速度有目共睹:麓谷经济开发区内中联重科、湘邮科技等诸多湘股上市公司集聚。绿地、恒大、南山、阳光100等知名房地产开发商都已进入河西,规划面积达1200平方公里的大河西先导区建设正发展得如火如荼,往日“宁要河东一张床,不要河西一间房”的观念也早已不复存在。

  2010年,保利、万科两大房产巨头买下与裕湘纱厂仅有一路之隔的商业用地,目前房产开发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大河西商业中心呼之欲出,裕湘纱厂无疑已占据了黄金码头的先机。如此好的地段,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裕湘纱厂旧址有什么理由不顺势腾飞?

  对于不可移动性文物的开发与利用,陈先枢认为,可以考虑3种发展模式,其一是将裕湘纱厂改造成为博物馆,向市民开发展示当年纱厂运作的流程面貌;其二是开发成为与北京798相似的艺术区,为国内外的艺术家提供交流以及谋生之所,第三则是让它变身为与上海新天地具有相似功能的休闲娱乐场所,让文物迸发出全新的活力。“虽具体的模式尚待揣摩,但用一定是比不用好。”陈先枢如此说道。

  记者手记

  社会文物不是陈酒,一味窖藏反会贬值

  “不到长城非好汉”。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在去年创下了日接待游客人数超过8.1万人次的纪录。65元一张的门票不算贵,但积少成多却为长城的修缮、维护累积一定费用。

  国家每年划拨文物保护经费有限,僧多粥少,终究会有未及之处。五千年的历史积淀,还有多少珍贵的文物在保护问题上苦苦挣扎,对每年的划拨经费望眼欲穿。裕湘纱厂的闲置并非个案,折射的更是历史文物保护的困惑。

  世间大部分的事物如未尽其用,都会避免不了显出老态,最终损坏。2013年,已是裕湘纱厂修缮完成后的第4个年头。眼看2009年高达千万的修复费用似乎就要“打水漂”,谁能不心急?这些具有社会意义的文物不是美酒,不会越陈越香,长期闲置最终只会耗尽它的风采。

  与其等靠,不如自谋出路。在保护的前提下,对文物进行一定程度的商业开发,不仅有助其文化价值品牌的推广传播,对文物的生命力也是另一种延续和激发。旅游参观也好,商业经营也罢,给它注入人气,助其实现自我修复,确是一条可行之路。

  ■记者 朱蓉

上一页  |  下一页2 / 2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