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守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编者按

  11月5日,由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刊发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接受中央党校报刊社社长兼总编辑肖勤福采访的报道。采访中,徐守盛就湖南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本报全文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2012年10月25日,中央党校报刊社社长兼总编辑肖勤福就湖南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对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徐守盛进行了采访。

  “老百姓满意了,才是最大的科学发展”

  记者:湖南提出“四化两型”战略,这在全国是独到的。“四化”是大家都知道的现代化战略,你们为什么要加上“两型”,有什么样的战略考虑?

  徐守盛:“四化两型”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我们的落脚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也是我们的着眼点和总体目标。

  湖南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鱼米之乡,也是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矿产之乡。有色金属的开采、冶炼,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南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为国家工业体系的建成和军工企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不可避免的是,也留下了尾矿库、累积性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对保护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与此同时,湖南要赶上全国平均发展水平,满足老百姓的期盼,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这就是说,在加快发展的时候,即使加快产业升级换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需求也必然呈刚性增加态势。这就加剧了湖南本就缺煤、少电、无油、无气的资源供给紧张状况。在资源需求增加、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我们要实现较快速度的发展,就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路子,否则,是维系不下去的。

  在历届湖南省委、省政府探索和追求的基础上,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发展的方向逐渐明晰,路子更加明确。2007年,中央要求我们依托长株潭城市群,增强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种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通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使长株潭成为辐射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按照中央部署,2007年12月,我们开始在长株潭城市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试点,推动转型创新发展、城乡统筹发展、集约节约发展,最终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转型创新发展方面,就是要转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上。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湖南自主创新体系,增强自身的创新动力,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牢牢建立在创新发展之上。城乡统筹发展方面,一方面,我们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青山绿水,防止破坏生态环境。按国家主体功能区的要求,我们明确大湘西等欠发达地区,主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另一方面,坚持加大生态转移支付力度,不能让老百姓守着青山绿水过穷日子。积极探索生态补偿办法,争取国家加大对我省的生态转移支付力度,让老百姓在保护生态、建设生态屏障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从推动城乡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我们既坚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坚持把发展作为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这样,经济发展了,老百姓满意了,才是我们最大的科学发展。老百姓不满意,不管我们认为怎么“科学”,最终也发展不下去,也持续不了。

  “迈稳步、不停步、年年有进步,确保走上科学发展路”

  记者:刚才您讲到了统筹发展,关于统筹发展,中央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六个方面,你们根据中央战略,从湖南省情出发提出了“四同”。为什么要通过推进“四同”来实现统筹发展?

  徐守盛:湖南农村区域广、农业人口多、城乡差距大。尤其是,我省城镇化率低于全国6.65个百分点,人口过百万的城市只有长沙和衡阳,16个县级市、72个县城的平均城镇化率只有44.36%和30.96%。相对东部沿海发达省区,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更重。必须把城乡统筹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两型社会”的关键,把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承接产业转移等与城乡统筹发展结合起来抓。具体说,主要做到“四同”。

  (一)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改变过去把农村资源“统”到城市发展的做法,以农村产业发展和资源利用为基础,发挥新型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创造条件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一方面,坚决落实中央各项惠农强农政策,有效整合各项政策,引导城市资本、技术优势与农村资源相结合,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

  (二)促进城乡建设同步进行。城乡差距,最直观的表现就在于基础设施。弥补这种差距,就是要把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同步推进城乡建设。第一,统一城乡规划。把城乡建设规划和国土整治规划结合起来,对大城市、中心城区、中心城镇、中心村实行统一规划,重点抓好城关镇、卫星镇和中心村的建设。尤其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水源条件、民情风俗,加强水、电、路、气、通信、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之间的衔接配套。第二,统筹城乡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区分城市近郊、远郊、偏远地区的不同情况,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第三,加强农村管理。坚持建管并重,积极探索管理、运营的新机制,确保已有设施发挥作用。

  (三)促进公共服务同等享有。首先,促进城乡平等就业。“三农”问题说到底就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说到底就是收入问题,而收入问题说到底就是就业和创业问题。到去年年底,我省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超过1300万,其中跨省务工超过900万,省内务工接近400万。这么多人口要转移,首先就要解决就业问题。要从信息服务、技能培训、权益保障、自主创业等方面创造条件,实现城乡平等就业。其次,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按照国家要求和我省规划,以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为突破口,加大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交通、通信等公共建设的投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协调同步。第三,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这是目前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总的方向是完善制度、提高水平、逐步并轨。完善制度,就是要针对制度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修订完善现行政策和办法;提高水平,就是要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支持,不断提高保障水平。逐步并轨,就是要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最终迈向城乡一体化。

  (四)促进城乡环境同步治理。这方面,湖南攸县、长沙县及长沙市望城区,已积累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和经验。关键是要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地推进。只要能得到群众拥护,能让老百姓受益,能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或者花了钱能办成事,就要持续推进下去。同时,创新生态保护机制,注重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各个层面的作用,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抓好村容村貌和乡镇集市的环境整治,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垃圾、污水处理设施。

  湖南提出“四同”,是有自身考虑的。我们知道,计划经济时期,我们有“三大差别”,其中城乡差别很明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巨大变化,我们在有些方面还是或多或少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这是令人遗憾的。今天,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就要坚持人本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如果再不搞“四同”,将来就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湖南的“四同”,就是从这个角度来思考的。这个思考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迫切需求,也符合目前湖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四同”的具体操作,对基层干部也是个考验。在县这个层面,国家和省里都有若干条线下去,也有若干个专项。据粗略匡算,大概有二十四五项专项资金到农村去。比如,农村“六小工程”,实际上就是以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带动水、电、路、气、房、环境保护“六到户”。这就要求在县这个层面,作出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的规划,制订出符合各自实际的蓝图,做出统一规划或顶层设计,确保一开始就有序地向前推进,确保一开始就走在科学发展这条路上。由此可见,“四同”是在符合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规律基础上的稳扎稳打,这就叫做“迈稳步、不停步、年年有进步,确保走上科学发展路”。我们相信,经过若干年努力,这条路,不仅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给子孙后代留下空间,同时也能见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减少农民、富裕农民”

  记者:统筹城乡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农业的发展。在湖南形成的新的产业大格局当中,未来农业发展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你们准备采取哪些重要举措来改变它的弱势产业的性质?

  徐守盛:湖南农业的比重,在中部六省中算是最高的,到去年底为14%左右。目前,主要有三个“坎”必须迈过,也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第一个,是土地经营制度的“坎”。这是一个绕不开、躲不过的问题。实现全面小康,进而向现代化目标迈进。要过这个“坎”,要求土地所有制的性质不能改变,在坚持集体所有的基础上,结合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让农民“带地入城”。这样进城农民的心里就踏实了,就有了“双保险”。他离土了,也许离乡了,但还有一份土地的使用权在他手里。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土地使用权能够得以流转,农业才能走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然后是市场化的路子,才能将千家万户小生产和千变万化大市场对接起来。这个问题通过改革解决了,其他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目前,我们已有了好的经验,也有了好的做法。像益阳的土地流转,以使用权搞质押贷款,解决农民发展的资金问题,既促进了土地向能人集中,又解决了农村金融服务的问题。

  第二个,是农业科技研发、推广的“坎”。湖南农业的机械化程度还很低,比如插秧,还是老牛耕地,传统的手插,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烂手烂脚过夏天”。现在,现代化插秧既有成熟的技术,又有推广的专项资金,这就要花更大功夫。例如,我省重大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率只有52%,如果把成熟的重大农业技术全部都推广应用起来,还有近50%的空间。做好这一块工作,要充分运用包括农村原来的“七站八所”等为农业服务的力量,发挥这支队伍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解决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农技服务问题。我们对乡镇一级政府的职能进行了组合,成立一个办公室,把原来的“七站八所”变成了一个乡镇长分管一块,然后把所有的力量都整合起来。比如国土、水利、农机等,这些都融合成一个载体。下一步,就是要把这个载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恐怕这是农业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是农田水利建设的“坎”。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还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我们现在农业的基础设施,有许多还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修造的,许多年久失修。我们要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更要把农村的有关政策很好地利用起来。要发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鼓励农民投工、投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这三个“坎”迈过去了,才能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村和谐繁荣、农民安居乐业。目前,湖南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以及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已经走上了“公司+农户+基地”的路子,已取得较好的成效。

  “发展依然是首当其冲的任务”

  记者:刚才您一再讲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在全国来说都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在湖南未来发展中,这个问题我觉得特别突出。一方面,像湘江的综合治理,株洲的重金属污染治理都要加大力度;另一方面,工业化是“四化”题中之义,湖南工业化的支柱产业当中包括像钢铁、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等这样一些行业,那么怎样在未来发展过程当中使这两个方面并行不悖?

  徐守盛:湖南面临的是发展不充分、不全面、不持续的问题。首先就要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大道理、总道理。发展依然是首当其冲的任务,悠悠万事,唯此为大。我们必须坚持握紧拳头保发展重点,集中力量办民生大事,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种种问题,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紧密结合湖南实际,把正在办的事办好,把正在抓的项目抓好,让发展建立在可持续的基础之上。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呢?首先,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搞清楚。胡锦涛总书记“7 ·23”重要讲话提出了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建设任务,进一步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我们要在实践中予以切实贯彻。

  其次,要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全省不能一个发展模式,每个地区有自己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和重点,不能千篇一律。

  第三,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以正确的政绩观指导我们的干部,这个很重要。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要现在发展,关键是要给子孙后代发展留下空间。GDP是要追求的,但是“带血”的 GDP、“黑色”的 GDP、污染环境的GDP是绝对不能要的,这不是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我们要努力做到,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安全的食品。这其实也是很现实的要求。

  至于说要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类似于重金属污染的问题,以及重化工发展带来的一些治理问题等等,这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必须多管齐下。从湖南本身的区位条件来说,发展黑色金属产业的条件不理想。如钢铁冶炼业,铁矿石要从海外进口,进口一吨铁矿石要比沿海多200多元的运费。更重要的是市场方面,本地市场不能完全消化省内产品,还要外销一部分,物流成本较高,也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这些问题,我们要通过结构调整、推动产品升级来逐步解决。结合湖南实际,要做到三点:一是要引进先进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二是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从研发环节开始做起,逐步形成自己的产业链。三是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例如,我省的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包括南车集团等等,主要是得益于开放。这些企业走出去以后,就引进了一些先进技术,直接提升了自己的竞争力。

  “‘两型社会’建设关键在人”

  记者: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是具有全国先行意义的一个新探索,你们为此做了大量的改革创新工作,包括形成了六大体系在内的建设体系,这六大体系里面包括指标体系、考核体系等。这对全国“两型社会”建设来说都具有很大的参考借鉴价值,你们在做这项工作的过程当中,有哪些体会和认识,感觉最难的是什么?

  徐守盛:我省“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现在到了第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建、共享。第二个阶段,实质性地进入“两型社会”建设过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两型”理念,要让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单位都能理解,认识到我们必须走“两型”发展之路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一方面享受前人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又能留给后人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现在我们正在做这个工作。我们现在已经把生产、生活、工作、学习中所涉及的资源、环境因素,细化成若干个指标,以此来评判什么是“两型”产业、企业、单位、家庭。这些指标,已经过实践检验,以后也是可行的,是人们能够执行或遵守的。现在我们要求把 “两型”理念向学生灌输,进学校、进课堂。这就是我们正按照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在实际发展过程当中苦苦探索,形成的经验。

  关于“两型社会”建设当中有什么难度的问题。难度肯定有,原来都是为了发展而发展,尤其是有些地方还受到一些不太正确的政绩观的影响,这就增大了“两型社会”建设的难度。比如在生态补偿方面,我们已适当作出一些补偿,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很明确的机制,只能自己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另外再争取国家一部分资金,有意识地做一些引导、做一些补偿、做一些宣传,让老百姓享受“两型社会”建设的成果。再如,我们还要探索如何把“两型社会”的考核指标与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结合起来,努力发挥干部建设“两型社会”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是说,我们要在“两型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把我们已经和正在做的一系列工作、把自己的探索成果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总结,并向国家相关部委反映,获得国家层面更多的支持。同时,在“两型社会”建设中,我们更要统一大家的认识,即不仅是我们要“两型”,而是全社会都要“两型”,不“两型”的话,我们就不能持续发展,就“活”不下去了。只要有这样的一种氛围,“两型社会”建设就有生命力。让老百姓参与进来了,才有活力、才有生机,也才能真正地建好“两型社会”。

  “老百姓安居乐业,才能真正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记者:等到“四化两型”战略最终实现的那一天,湖南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也就是说“四化两型”战略目标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徐守盛:应该说,我们第一步是把“两型社会”建设的整体目标,定位为全面达到小康社会目标。小康社会的六个方面、二十三项指标都能达到 95分以上,大概就算是全面小康小平。到去年年底为止我省是84.6分,到那个时候能达到 95分以上就能变成真正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友好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们就能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能喝上干净水,能呼吸上新鲜空气,吃上安全的食品。老百姓安居乐业,才能真正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比如,湘江沿岸的治理。将来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完全建成以后,就有200公里的航道,通航能力也从原来的5001000吨,达到2000吨以上,湘江沿岸的装备制造业物流成本就下来了。这是个了不得的事。再就是,河道从流域式的河流,变成了区域性的大水库,长株潭以湘江为纽带变成了一个“大湖”,明年冬季水位可达到3032米。现在的重点是要保好这一“湖”水。我们决心要保住,坚决防止污染。

  (全文转载自2012年11月5日《学习时报》)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