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追寻:文家市打出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熊远帆 张权 易博文 孙振华]

  【红色见证】

  一家4口当红军

  湖南日报记者 易博文

烈士后代彭传波在向记者讲述先辈的荣光。

  5月9日下午,文家市镇文家市村,63岁的彭传波站在家门口,笑眯眯地看着前来采访的记者。他个子不高,精神矍铄,不疾不徐的叙述,将大家带回到了几十年前那个“赤旗漫卷红色潇湘”的革命年代。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起义部队在向长沙进军途中受挫后,于9月19日在浏阳文家市会师。彭传波说,当时,他奶奶已经去世,爷爷彭邦铿带着3个20岁出头的儿子,即彭传波的父亲彭总兴、伯伯彭既兴、叔叔彭怀兴,艰难地生活着。当时父子4人都是赤卫队员。听到起义部队要在文家市会师的消息后,他们立即开始联络其他赤卫队员,准备配合部队行动。令父子4人兴奋不已的是,他们还到了会师现场,亲自聆听了毛泽东激情洋溢的讲话。

  彭传波多次听到父亲回忆说,毛委员号召农民组织起来,参加革命。当时,正是革命受到挫折之时,5000人的起义部队,到文家市会师时只剩下1500多人。但毛委员的话很有号召力,不少人贫苦农民立即响应,当时就参加了红军。彭传波的爷爷、父亲、伯父、叔父也由此更坚定了革命信念,1930年都参加了红军,成为了红16军的战士。

  客厅的墙上,挂着民政部1984年3月23日颁发的彭邦铿的革命烈士证。彭传波指着烈士证书说,爷爷1933年牺牲在江西万载县。1938年,彭传波的父亲负伤后回到了浏阳。因担心国民党迫害,没敢回老家,只得在邻近的中和乡养伤,并在那里娶妻生子,直到1946年,才带着家人搬回文家市住。

  彭传波父亲曾多次去江西寻找爷爷的坟地,但直到1996年他去世也没能找着。据说,彭传波的伯伯、叔叔都参加了长征,但后来全都杳无音讯,很可能牺牲了。

  一家人为革命作出了这么大的牺牲,彭传波感到很自豪。更难得的是,他从不以烈士和红军的后代自居而向政府伸手,他当得最大的“官”是7年的村支书。

  【红色感悟】

  发自内心的崇拜

  湖南日报记者 张权

  《发自内心的崇拜》,这是一个16岁的女孩子参观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后写下的一篇作文。作文里,孩子用大段的排比句,抒发着自己的感想。文章语言优美,显然是嫁接了一些美文中的经典语句,但见景生情倒是符合她那青春飞扬的年纪。

  她叫尤小丹,一个留着齐耳短发的小姑娘,就读于浏阳市第11中学高一1005班。这不是她第一次参观纪念馆,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她,从小就从父辈的口中多次聆听过这片土地上发生的那些惊天动地的故事。

  她依稀记得第一次走进纪念馆是在小学二年级,但那时的她,自然难以明白纪念馆墙壁上的那些文字和人物图像究竟意味着什么,她只是对玻璃柜后面陈列的那些斑驳的马灯、破烂的草鞋以及形状各异的长枪、土炮感到好奇,毕竟在她的生活里,这些东西显得太过遥远。

  长大了,头一次在历史课本里读到“文家市会师”,她显得异常激动,自己生活的这个小镇居然上了历史教科书,她开始感觉到脚下的这片土地是如此的不平凡,她对生活了许久的小镇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亲切感。

  此后的日子,她又和伙伴们多次到过这里,正如她在作文里写的:“每次踏上里仁学校那片绿茵茵的草地,似乎都能听到毛泽东那铿锵有力的演讲,似乎看到了小庭院里站着数百上千的官兵,他们大都是热血青年……此时,我有太多的感慨蕴藏在心里,但我只能静静地默想,在胸中酝酿着那种澎湃的血色激情。”

  血色激情!她向往那段由激情点燃的岁月,她开始懂得了那双破草鞋意味着什么。小丹在作文中写道:“他们视死如归,无怨无悔为革命事业付出生命,从那些烈士的黑白照片中,从他们的脸上,读出了希望、乐观、坚强、韧劲、艰苦奋斗、迎难而上……”

  小丹是清纯的。但在作文的末尾,小丹也以她那个年龄特有的思维,说出了这样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话:“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先烈们用平凡书写了伟大;而在物质条件优越的今天,‘伟人’这个词为何越来越难得听到了?”

  小丹的疑惑,令人无言以对。与其说,小丹是在发问;倒不如说,这是一道深刻的命题在拷问着我们。

上一页  |  下一页2 / 2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