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水库“复活” 成为长沙最大社区公园/图

[来源:潇湘晨报]

  昨日开园迎客,市长张剑飞到场祝贺,居民称公园的落成,体现了政府对民意的尊重  

  昨日,红星社区公园开门纳客。 图/记者赵尚渝

  “呵呵,红星水库终于有了个好归宿。”张振超今年60岁,住在红星水库北面仅一墙之隔的老居民楼上,一直见证着水库的变迁。昨日,水库变身社区公园,首次开园迎客。

  张老和同伴坐在公园的长凳上晒太阳,聊着往事,成群的金鱼在面前的水池里游弋,身后则有一群孩童正在溜冰场中嬉戏,即使没穿溜冰鞋,也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兴致,用胶鞋“滑冰”或许更显水平。本报记者龙源 通讯员杨人 长沙报道

  三年前:从灌溉水库到一塘臭水

  红星社区公园位于韶洲路与韶山路的交会处,占地3.2万平方米,由长沙市城管局修建,是目前长沙面积最大、配套最为齐全的社区公园。

  昨日,不少居民前来探个究竟,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也到场祝贺,同行的还有各城区从事城市建设、规划工作的副区长。“或许,市长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醒各部门要保护好城市绿地和水面,红星公园的落成,体现了政府尊重民意。”张老这样理解市长的祝贺。

  时光倒回到一年前,这个地方却是“臭”名昭著,也因此频遭居民的嫌弃。红星社区公园的前身,是1958年建成的红星水库,当时是为了灌溉井湾子附近农田而开挖的人工湖,是城南最大的水库之一。到2000年,由于周边农田被征用改造成楼房,该水库也逐渐失去灌溉的作用,后改为养殖场,之后蓄水量减少,水质降低,基本闲置。

  从2004年到2006年,伴随着推土机的轰鸣,四周的渣土不断蚕食水面,导致四分之三的水面区域被填埋,本报记者曾连续数月介入调查,多次制止非法填埋事件。由于利益驱动,更多的施工被安排在深夜,很难被制止。终于在水库50岁那年,她彻底消失了,消失得只剩下一堆渣土。

  一年前:因地制宜,水库慢慢有了点意思

  “20多年前,水库边种着泡桐、橡树,还有一些花草,水质清澈,水库里游满了鱼虾,景色不亚于现在的烈士公园。”老人们都一直叫它“绿洲”。夏天,居民在这里游泳、钓鱼,夜晚在水库边乘凉聊天。忆及当年的红星水库,许多居民的心中尽是美丽的回忆。一年多前,家住在一墙之隔的80岁老人任怀澡,还计划着搬家。“仅存的一点水面,散发着恶臭,一年四季不敢开窗。”任怀澡家住四楼,每天起来望一眼窗外的“臭池”,他就唏嘘不已,“一天都没有好心情”。

  “从2010年下半年,挖机开始进场,发黑的烂泥被挖出来,然后被渣土车运走,湖底随后重新铺土,利用渣土就地造山,红星公园慢慢有了一点意思。”任怀澡亲历了公园的改造。

  现在:引进水菖蒲帮忙净化水面

  昨日,在雨花区园林局谢海波的带领下,记者对社区公园进行了一番探访。公园的主体是红星湖,而以湖为中心,则形成了水系景观带,包括了环湖道路、健身平台等,在水面的西部,则是利用原有渣土建成的小山坡,登高眺望可览公园全景,山下则是儿童溜冰场和篮球场。公园的西南角设置了环保厕所,为不浪费用地,厕所“藏”在了地下,而厕所上方,则被改造成地面停车位。“停车位是免费的。为了尽可能对土地综合利用,并且不影响景观,所以采取了立体式设计。”谢海波说。

  之前的红星水库由于缺乏水源,成为一座死塘,那么,如今的红星湖又如何进行水面净化?谢海波说,“我们大量引进了水菖蒲,是一种喜水湿的水生植物,宜布置于水景岸边浅水处,和其他一些水草一道调节水汽、对湖水进行净化。一旦水质不达标,将通过排水系统重新更换源水”。

  昨日,来自长沙金秋之声合唱团的老人们,则倚靠在长廊下练声。如今,红星公园已是高楼林立,有星语林、亚商国际、党校等众多单位和小区,从社区中受益的居民达到4万。

上一页  |  下一页2 / 2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