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3市的"金腰带"解读灵性流淌的湘江(图)

[来源:长沙晚报]

  

  

  

  

  一条美丽湘水让湖南省的简称充满水的灵性

  湖南是与水有缘的省份。湖南省,因湖南北部那个八百里浩瀚的洞庭湖而得名。而湖南的简称——湘,则因纵贯全省的湘江而名。

  湘江,湖南的母亲河。这条美丽的江水,不但给湖南以“湘”的简称,湖南省会长沙也因有了这条穿城而过的江水,在历史上被称作“临湘”、“湘城”、“湘州”等名。

  《说文解字》:湘,从水、从目、从木,为“相水”之意。

  南朝宋庾仲雍《湘中记》说,湘江是条美丽的河流,他写道:“湘水至清,虽深五六丈,见底了了,石子如樗蒲矢,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雪,赤壁如朝霞。”

  在中国山水地理的版图中,湘江是长江中游最重要支流之一。湘江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海洋山西麓的海洋坪,自西向东北蜿蜒而下,流经广西兴安、全州两县,在叉江入湖南东安县下江圩,斜贯湖南省境,经永州、冷水滩、祁阳、祁东、常宁、衡南、衡阳、衡东、衡山、株洲、湘潭、长沙、望城等县市,从湘阴县芦潭入洞庭湖。干流全长827公里,沿途接纳大小支流1300多条,流域面积92500平方公里,是湖南境内流入洞庭四水中流域面积最大、水量最多的河流。湖南省因湘江而简称“湘”,实具道理。

  潇湘、沅湘、蒸湘是“三湘”最权威的说法

  湖南,不但简称“湘”,而且人们还常以“三湘”代指湖南,作为湖南的美称。清代陈运溶在1893年辑录撰写的《湘城访古录》中,采纳多种说法,为“三湘”作出最权威的解释,三湘,指的是潇湘、蒸湘和沅湘。

  据考证,“潇湘”、“沅湘”两词至迟出现于汉代。

  《山海经·中山经》说湘水为“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而“沅湘”则已出现于战国时屈原的有关作品中。

  自宋代以来,世人多以“三湘”代指湖南。清代著名史学家陈运溶《湘城访古录》以权威的声音,解析“三湘”的得名,他说:湘水发源与漓水合流后,称漓湘,但这一段不在湖南境内,应不属“三湘”之列。湘江进入湖南后,“湘水至永州,与潇水合,曰潇湘”;“至衡阳,与蒸水合,曰蒸湘”;“至沅州与沅水合,曰沅湘”;湘江就这样“合众流以达洞庭”。

  也就是说,陈运溶认为古人以潇湘、蒸湘、沅湘这三块具代表性的湘江流域而代指全湖南,这就是“三湘”的由来。

  清代陈运溶的“三湘”之说,可谓综核众家,在《湘城访古录》中,他还直接以附文形式援引清代学者王文清的《湘水记》:“潇湘、蒸湘、沅湘,三水皆纬流,而经之者湘水也。湘源出阳朔,至永州,潇水入焉,曰潇湘;至衡州,蒸水来会,曰蒸湘;卒与沅水合于沅江,曰沅湘。此三湘之所由名也。”

  当然,另有一种“三湘”的说法,也曾多被人们提及,即“三湘”指漓湘、潇湘、蒸湘。有人认为它们分别代表了湘江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这种说法把广西的湘水流域,纳入湖南之内。在广西阳朔山立有一块“湘漓分派”大石碑,湘水向东北流去,漓水向西北流去,这是湘漓二水的分水岭,人们通称从湘江发源至湘漓分离的这片流域为“漓湘”;湘水蜿蜒流入湖南零陵,与发源于九嶷山的潇水汇合后向北奔流,这一段为湘水中游,称“潇湘”;潇湘二水滚滚流到衡阳,与蒸水合流,其下为湘水的下游,称蒸湘。此“三湘”之说,也有一定道理。

  沿湘水而行,湘江自河源至永州老埠头为上游段,两岸层峦叠嶂,苍山如画。著名的罴岭峡谷,最窄处约250米。祁东归阳到衡山间,江水蜿蜓折转于衡阳盆地中,盆地宽达5公里以上。在这一段先后有舂陵水、蒸水、耒水和洣水等支流汇入,径流量大增。然后,江水穿过雷溪和昭陵等峡谷状水口进入下游,直奔株洲、湘潭、长沙盆地。这段湘江接纳了渌水、涓水、涟水、浏阳河和沩水等支流。望城县靖港以下属湘江尾闾,进入洞庭湖平原。这里港汊纵横,平畴万顷,已是一派江南水乡景象。

  长、株、潭三市成犄角之势,湘江是其“金腰带”

  湘江滔滔南来,汩汩北去,过湘潭昭山进入长沙地区,至白泉乡鹅洲进入望城县(今属岳麓区)境。

  进入长沙地区后,在炭塘子,有白泉河自西南注入。至巴溪洲南端,有观音港自西注入。至坪塘镇与长沙市郊分界处,有靳江河自西南注入。至城中溁湾镇西纳龙王港水。至市郊东北,相继有浏阳河、捞刀河汇入;至西岸三汊矶,湘水自此折向西北流。至回龙洲,西纳大泽湖(一名大塞湖)水系。至霞凝港,有沙河从东北方向注入。至同福垸北端,有马桥河自西南注入。至新康镇汇纳沩水和八曲河。至石渚垸有石渚河自东注入。至铜官花果垸,有黄龙河(旧称罾子港)自东注入。至北境门户乔口镇,有乔口河自西注入。湘水自此又折向东北流,从东城乡鱼尾洲出境,经湘阴泄入南洞庭湖。

  湘江流经长沙全境74公里,河宽1000-1500米,西接靳江、沩水,东纳浏阳河、捞刀河等大小支流,经十五洲,淌十三滩,烟水云天,千帆竞发。

  春夏之时波涛汹涌,浊浪排空;夏末秋初常见西水倒灌,水碧如镜。

  两岸白沙如雪,垂柳如丝,樯帆如云,构成美丽的长沙沿江风光带。

  今长沙城湘江两岸数十公里长堤已建成融防洪、绿化、休闲、娱乐、观景、旅游于一体的湘江风光带。绿化带中建有各式园林小品、雕塑和游乐设施,各段风格不同,或古典,或现代,或婉约,或豪放,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成犄角之势,而湘江正好环绕三市而过,形成独具魅力的“金腰带”,今建“湘江生态经济带”,成为中国最长的沿江生态经济带。

  湘江在流经省会长沙时,水流平缓,河床宽阔,东西两岸,支流汇注,下游受洞庭湖水顶托,形成绿洲片片。仅长沙市境就有鹅洲、巴溪洲、橘子洲、龙洲、月亮岛、香炉洲等,宛如一串明珠。

  清慧湘江水,流淌几千年来文人骚客的名篇佳作

  清雍正、乾隆两朝重臣孙嘉淦南游长沙时慨叹:“湘江之水清而文。”印证唐代刘禹锡所言“潇湘间无土山,无浊水,民秉是气,往往清慧而文”确非虚言。

  北宋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米芾描绘“潇湘漪丽”之风光说:“洞庭南来,浩淼沉碧,迭嶂层岩,绵衍千里,际以天宇之虚碧,杂以烟霞之吞吐,风帆沙乌,出没往来,水竹云林,映带左右,朝昏之气不同,四时之候不一,此则潇湘之大观也。”

  历代诗人游过湘江后无不留下名篇佳作。杜甫的“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柳宗元的“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谭用之的“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等都成为千古绝唱。

  湘江更因五千年前的舜帝二妃娥皇、女英化为湘水之神的传说,以及三闾大夫屈原放逐沅湘的悲壮史迹而使无数文人墨客心驰神往。湘江这条由南向北流淌的河流,在中国文化的版图上,具有通天地贯古今,沟通中华五千年南北文化的作用。南宋大词人张孝祥知潭州时,泛游湘江,赋《水调歌头》说:

  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

  吴山楚泽行遍,只欠到潇湘。

  买得扁舟归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沧浪。

  蝉蜕尘埃外 ,蝶梦水云乡。

  制荷衣,纫兰佩,把琼芳。

  湘妃起舞一笑,抚瑟奏清商。

  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

  莫遣儿辈觉,此乐未渠央。

  橘子洲头和八景台上可一览千年湘江美景

  湘江,虽难比黄河长江,但湘江是流淌在中华南方大地上的一支血脉,这条河流以赤烈湖湘情怀,不但发扬着远古神话传说中一脉传承的敢于牺牲的国殇精神,更以“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南人精神影响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

  在湘江之上,站在何处,可以观尽这条诗意无限、充满灵性的江水的所有美景,可以从其看到赤县神州的命运、前途?

  1925年时,毛泽东以其《沁园春·长沙》的词作,回答了这个问题:在橘子洲头,面对湘江北去,不但可将“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湘江美景一览无余,更可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宋代文人的气局不及伟人毛泽东的胸襟,但他们也善于归纳总结,在宋代,一帮文人、画家就已经将湘江美景概括为“潇湘八景”,由此引来无数文人墨客竞相题诗绘画,湘江上的八景美名越发传播宇内。

  “潇湘八景”最初原无实指,后渐被文人墨客画家实指为湘江流域某县某山某洲某处的八处胜景,如山市晴岚、烟寺晚钟,有人就认为此景在长株潭交界处的暮云市、昭山;江天暮雪则在长沙水陆洲尾等等。

  “潇湘八景”据宋代沈括《梦溪笔谈》的记录,在距今900多年前,就已广泛传播。《梦溪笔谈》说:“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落雁、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谓之(潇湘)八景。好事者多传之。”

  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长沙驿步门(今大西门)外湘江之滨建起了一座八景台,上摩画宋迪“潇湘八景图”。淳熙十五年(1188年),南宋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陈傅良讲学岳麓,又在八景台建有二亭,有人认为登此亭台,可以览尽湘江美景,于是登临观景者日盛,加之众多诗酒名家、丹青妙手纷纷为八景台题诗、撰文、作画,八景台遂名噪海内。仅以“潇湘八景图”而言,除宋迪外,北宋李成、南宋牟熙等众多丹青妙手皆绘有其图。可惜大多失散,只有牟熙的《眺望潇湘八景图》被日寇掠走,今藏东京博物馆。元代八景台仍是登临景观的胜地。曾主编宋、辽、金三史的翰林学士欧阳玄返乡省亲时就登过此台,留下《登八景台》诗:

  山几重兮水几重,

  晴岚夕照有归鸿。

  潇湘八景丹青画,

  都在高台指顾中。

  (本文部分内容任草草经核实《湘城访古录》等书,内容稍有调整)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