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林寅 摄影/喻伟铖
“省管县”和“市管县”是当前对县级的两种主要财政管理模式。前些年是“市管县”的省多。财政资金先分配给市,再由市分配给县。这就存在着一个财政资金在城市和农村分配的问题。而财政实行“省管县”,实际上是城乡分治,之所以要推行“省管县”,就是要把钱直接落实到县,跳过市这一级,更好地发挥县级的积极性。
未来“省管县”的发展,应当是在财政“省管县”基础之上,时机成熟的时候,再动行政管理体制,实现行政上的“省管县”,真正实现市县平级。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一大看点,就是强调了要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同时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减少行政层次,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
可见,“省管县”改革之风已经在全国各地刮起,中央已有明确要求,县级呼声也极高。湖南省作为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此次改革显得格外谨慎,迟迟没有公布改革方案,外界对于湖南的改革方案也有诸多的猜测,是“海南模式”、“浙江模式”还是开创“湖南模式”?带着各种疑问,本刊记者在近日采访了省财政厅预算处熊彩荣副处长。
谈起湖南的“省管县”问题,熊彩荣说:尽管湖南实行的“市管县”财政管理模式,实际上在2004年就将“省管县”的部分内容纳入到现行财政管理中,如将财力性转移支付直接按因素法分配到县,市级视同县级单位对待。显然,湖南目前的财政管理模式,严格意义上讲应属于“市管县”与“省管县”两者兼有的混合型模式。单纯就“省管县”来说,按照财政界权威人士的说法,湖南应属于“省管县”中的补助管理型省份。
在“市管县”模式下,存在诸多问题,如县级财政困难的状况无法得到根本缓解,县级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无法得到充分释放,上级对县级的补助资金无法及时到位,省级无法直接快速了解到县级信息等等。
相对于“市管县”,“省管县”意义则十分显著。熊彩荣告诉记者,一是规范了省、市、县(市)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调动了各级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二是减少了管理层级,中央和省精神可以直传下达,基层信息也可直接上传,不打折扣。三是财政资金调度和专项资金拨付及时足额,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提高了财政支出效率。四是由“省管县”后,有利于缩小地区间财力差异,促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
从其它省的改革情况我们可以看到,“省管县”改革的积极作用非常明显,对于省内的经济拉动作用也很强,但是湖南何时推出“省管县”方案?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方案?是分步到位,还是全面推开?熊彩荣并没有正面回答记者的提问,只是提到了近期对部分已经实行了“省管县”改革的省份进行了考察,也正在着手研究“省管县”问题。不过,可以肯定,“省管县”改革将会全面推开。
易可君:改革的问题会在改革中解决
■文/本刊记者 林寅 摄影/喻伟铖
对于湖南省管县会有怎样的进程,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湖南省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湖南县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易可君教授。
新闻天地:请您谈谈市管县和省管县两次变革的背景有何不同?
易可君:过去市管县是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在此之前,除市县外还有不少“地区”和人民公社,在改革后这些“地区”和人民公社被撤销了,就转变为现在广泛采用市管县模式。现在的环境已经改变了,交通和通信的条件大大改善,现在都是“一小时经济圈”和“两小时经济圈”,各种信息的交换速度非常快,交通也非常便利,在这种技术条件下,省里有能力直接管理县。还有一点就是市管县造成行政的成本提高,效率降低,不太适合新情况下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迫使我们进行改革。
新闻天地:对比其它省的省管县改革,湖南现在还有什么不足?
易可君:现在全国已经有不少改革成功的例子,比如海南省和浙江省,浙江省已经实现了全省的财政省管县,我们湖南现在还处于一种强县扩权的起步基础上,没有向前推进,我们周边的省在这个方面已经走在我们前面了。
新闻天地:您认为湖南应该进行哪种程度的省管县改革?
易可君:我认为至少也应该是达到财政直管的程度,财权可以下到县里。而且对于此次改革的范围这次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说明了,至少要先在一些农业大县要做到资金的直管。
新闻天地:您觉得湖南应该采取哪种形式的改革?
易可君:在浙江省,现在已经是全省范围都进行了省管县的改革,其它的一些省则采取了先试点再全部铺开的方式,我觉得湖南可以使用后者。比较有趣的是湖北是挑选比较落后的县,安徽是挑选发展较好的县,我认为湖南应该挑比较好的县,我们应该挑选一些地质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域面积比较大的,经济实力有一定基础的,生活条件比较好一点的县进行改革。我们湖南挑出这些县,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增加县的活力,以及将来向周边县的辐射肯定是有好处的。
我们要把省直管县和发展县域经济联系起来,不能单单看做是一种政治体制的改革,要从湖南全盘来考虑问题。我们建议首先挑选13—18个县进行试点。
新闻天地:挑选试点县有什么条件吗?
易可君:如果要挑选也不会按照现有体制进行挑选,肯定要进行一定的调整,这主要考虑了区域次中心城市的培育。我们湖南的经济版图上,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说有一些“空洞”,都是缺乏次级中心城市带动的区域。我举一个例子,永州的南部六个县,就没有一个次级中心城市,我们湘西北的一些地区也没有次级中心城市,在缺乏次级中心城市带动的地区,经济很难搞上去。我建议是不要在现有的体制下挑选试点,应该要作出一些调整。
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提出了一批试点县市,具体是武冈市、浏阳市、宁乡市、澧津市(澧县、津市合并)、石门市(石门县、临澧县合并)、攸州市、凤凰市、衡山市(衡山县、衡东县、南岳区合并)、资兴市(资兴市、永兴县合并)、祁州市(祁东县、祁阳县合并)、冷水江市、耒阳市(耒阳市、常宁县合并)、汨罗市(汨罗市、湘阴县、屈原区合并)、道州市、靖州市等。在这些县市的选择中,都是将要发展成次级中心城市的地区,用以填补经济空洞,对于这个区域中的资源整合有非常大的好处。
新闻天地:省管县遇到最困难的问题是什么问题?
易可君:权利的配置应该是最大的困难,人权和事权的配置问题。市里的行政权利缩小后,管理范围变小肯定会造成人员过多的情况,多了人要进行分流,而省里因为管理空间的增多,人员还要充实一点,这也是一种分流方式,其它的方法比如鼓励干部创业、提前退休等等。
虽然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是省管县的改革不推进那是不可能的,哪一次改革没有困难?我们曾经有过几次大规模的公务员改革分流不也是闯了过来,出现了问题我们不应该怕,还是要鼓足信心向前;改革中的问题,最终还是会在改革中解决,不要怕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