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长沙郡 云归走马楼

2025-01-09 07:56:4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易鹰] [编辑:伍镆]
字体:【

易中天为长沙简牍博物馆题词。

易鹰

简牍学因其受众范围小,学术门槛高,一度被称为“冷门绝学”。但近年来,在创新性的阐释和表达中,简牍已逐步走进大众视野,从“绝学”走向“显学”。长沙作为全国简牍出土数量最多、时间跨度最大、序列最完整的城市,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简牍文化之都”。

简牍中承载着长沙作为“屈贾之乡、楚汉名城”的独特气韵,展现了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是长沙擦亮悠久历史文化名片的重要依托,也是答好“两个融合”命题的破题之钥。1996年,长沙走马楼孙吴简牍的发现被列为“一九九六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二十世纪中国百大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它在长沙城市编年史中的地位完全能比肩马王堆考古发现。

2026年是走马楼吴简考古发现30周年,长沙简牍博物馆应把握这一契机,增强历史自觉,把握时代机遇,立足本馆特色,切实利用好简牍这一重要文化资源,加快破题,探索创新简牍书法展示、沉浸式数字体验、特色文创产品等形式,提高简牍文化吸引力。做好简牍博物馆与天心阁等周边景观互动,馆阁一体,内外兼修,文旅融合,丰富片区的简牍元素、活动、业态,建设具有鲜明标识的文化项目,让更多的人通过长沙简牍博物馆感悟长沙文脉之厚、文气之丰、文化之美。

简牍不简,要树立新坐标。长沙简牍博物馆作为国内首个以简牍为主题,集收藏、保护、整理、研究和陈列展示于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17年来,观众接待量逐年攀升,今年有望突破百万人次大关,在全国乃至国际简牍学界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对比近年来大热的甘肃简牍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等特色专题馆,在展陈和文字精准度等方面长沙简牍博物馆还存在展品单一、展陈陈旧等问题。长沙简牍博物馆不能因循守旧,不能故步自封,要对标国内一流博物馆,以大视野大格局、大责任大担当、大魄力大决心,全力把长沙简牍打造成叫得响、传得开的文化IP,进一步提升长沙简牍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将长沙简牍博物馆建设成全国简牍研究展示的核心阵地,逐步打造成闻名全国的简牍收藏保护中心,简牍文化展示中心、简牍学术交流中心和联动周边天心阁、白沙井等古迹资源,打造简牍历史文化街区。

冷门不冷,要突出新表达。简牍文物极具文字性特点,简牍博物馆就相当于一座古代的图书馆,要将简牍中的文字活化利用,考验的就是我们讲故事的能力,需要我们通过“文化+科技”融合、“文化+旅游”融合,还原两千年前的历史。简牍博物馆作为独具长沙地域特色的专题博物馆,要在“精、特、新”字上做足文章,以精取胜,以特引人,以新求变,找准简牍与文创的连接点、与旅游的结合点,与艺术的契合点,在博物馆+上做文章,通过艺术化、思想化、故事化的讲述,构建简牍文化传承弘扬体系,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让书写在简牍文献里的历史活起来。做好保护,活化利用是我们的主要工作。创建多元化的文博新场景,丰富展陈手段,增强简牍博物馆的体验感、观赏性、趣味性,使简牍与现实文化相容相通,与当代观众心心相印,以映照当下的方式助力简牍“化冷为热”“日新又新”。学富五车、韦编三绝、三缄其口、连篇累牍、罄竹难书、删繁就简……这么多千百年来耳熟能详还在使用的成语都与简牍有关,如何创新表达讲好故事,始终是守正创新要做的功课。只有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才能传承好文脉,创现代文明之新。

星耀长沙郡,云归走马楼。奋斗路正长,行者方致远。我们要坚持传承与弘扬并重,守正与创新并举,于变局中开新局,让千年简牍焕发新颜,让历史文化在传承发展中滋养人民、光照人心。

(一审:罗江龙 二审:余画 三审:谭登)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