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家精神——科技创新在湖南】奔波在“探矿寻宝”第一线

2024-11-01 08:00:1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王铭俊 刘婧 石少华] [编辑:刘畅畅]
字体:【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通讯员 刘婧 石少华

10月30日晚,湖南省地质调查所(以下简称“省地调所”)1号楼,不时传出翻阅纸张和敲击键盘的声音。

省地调所联合中国地质科学院历时9年编撰的《中国矿产地质志·湖南卷》志书,到了出版前的紧要关头。

志书详细记载了省内已发现的121个矿种、2782处矿产地。

这些文字,饱含着志书书写者和地质调查员们,在湖南崇山峻岭之间、河流峡谷之畔忙碌的汗水和辛勤付出。

为了我国的能源资源安全,他们奔波在“探矿寻宝”的第一线。

探出一条“金腰带”

10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景文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办公室内,拿起平江县万古金矿的样品,欣喜地表示:“含金量远超预期,且矿石的纯度相当高。”

毛景文和万古金矿结缘,已有30余年。

20世纪90年代初,正值青春年华的毛景文,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地质工作者一道,汇聚在革命老区平江县。

他们要在平江已有的发现上,探究金矿的成矿规律。“探矿的过程好比通过一个果子找到果树的枝干,再通过一棵果树找到一片果林。”毛景文告诉记者。

那时,他们居住在当地百姓的平房里,日常用水需要自己挑运。很多夜晚,只供电2小时,他们就靠着煤油灯微弱的光亮,整理白天收集到的资料。

2019年,省地调所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裴荣富的带领下,毛景文、陈毓川院士等17位专家牵手“有色金属之乡”湖南,要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找到更多的“国家宝藏”。

“冬茅草割在身上,血印子一道一道的。”省地调所所长董国军介绍,如今的野外考察条件较20世纪90年代大为改善,但有些山因常年无人涉足,反而更难以行走。

但这并没有未阻挡地质调查员的热情。30年风雨,吹尽狂沙始到金。

沿江南造山带湖南段前进,越过连云山、幕阜山、雪峰山、武陵山等隆起的山脉,在这条500余公里的条带上,湖南地质人探明了省内90%以上的金矿,并朝探明千吨黄金目标继续努力。

建起一套“探宝神器”

随着时间推移,找矿愈加艰难。

2019年,省地调所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后,将利用科技手段助力湖南稀有金属资源的开发利用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

以锂、铌、钽等金属为突破口,省地调所组建多组“行动队”。

部分队员每天伏案工作10余个小时,在“堆成山”的书籍和资料中,梳理分析年代、大地构造环境、岩相、岩性等对成矿的影响,试图探出成矿规律。

另一组队员建立起一套“探宝神器”。他们背着先进的探测设备,分赴各潜在成矿点,从空——天——地多维度,获取目标矿产的地球物理场、化学场及遥感影像信息,建立起数据大模型。

在复杂的地质环境下,避免植被对遥感的干扰,准确获取勘探数据并非易事。

科研团队没有被困难吓倒。在北京专家的指导下,团队不断试验和攻关,提取遥感光谱信息时,已可以消除云雾、植被的影响。

他们揭开了“大岩体成大矿”的秘密,发现了湘东北地区伟晶岩上各种金属资源独特的分布轨迹,预测出我省潜在锂矿资源超过400万吨。

今年4月1日,喜讯传来。在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的2023年度“十大地质科技重要进展”中,“湖南省锂铌钽等稀有金属资源高效勘查与开发”入选,成为仅有的2个省级项目之一。

如今,历时9年编撰的《中国矿产地质志·湖南卷》志书即将出版。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数万名湖南地质工作者跋山涉水,用辛勤汗水所取得的劳动成果的总结。”省地调所党委书记曾风山告诉记者,《中国矿产地质志·湖南卷》系统集成了湖南省内已发现的121个矿种、2782处矿产地的勘查和科研成果,既有志书、普及本,还推出了省矿产地质图、省矿产数据库。

不少成员因长期翻阅资料,患上了颈椎病;北京专家反馈的意见书,写了一页又一页……

大家都朝着一个朴素的愿望努力着:为找矿提供更专业、实用的参考工具,守护我国的能源资源安全。

(一审:龙晓龙 二审:邓望军 三审:鲁红)

相关专题:弘扬科学家精神——科技创新在湖南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