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黄婷婷
10月25日,长沙市统计局发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长沙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87.90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追平全国,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增长5.3%。
一季度低位承压,二季度止跌回稳,三季度逆势赶超。长沙经济逐季向好,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支撑作用。
“硬支撑”——
全市63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七成,孕育发展新动能
10月29日,长沙自贸临空区玉湖冷链(长沙)交易中心建设现场,一片繁忙。
作为湖南省外商投资标志性项目,玉湖冷链(长沙)交易中心投用后,将建设中南区域冷链食品流通枢纽基地,巩固长沙在全国商贸物流中心地位。
今年,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在此情况下,实实在在的重大项目建设,发挥着“稳定器”作用,为助推长沙经济稳中有进提供“硬支撑”。
记者从长沙市发改委了解到,前9月,全市63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98.4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5.98%,超序时进度。
其中,长沙列入省重点建设的92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66.99亿元,投资完成率超七成。
(楚天科技生产车间。)
产业发展项目投资完成率已超八成。望城益海嘉里粮油食品加工基地、上汽大众长沙分公司新朗逸技改项目、宁乡楚天科技生物医药和生命科学产业基地、隆平生物种业产业基地等15个项目建设快马加鞭,提前超额完成全年投资任务。
招商引资,纷纷落地。前9月,长沙新签约2亿元以上重大招商项目130个,预估总投资1288.44亿元,落地项目111个。其中,新引进“三类500强”企业项目38个。
平均算下来,长沙每个月新开工项目约21个,新签约项目约15个,为湖南发展孕育新动能。
“韧实力”——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经济运行韧性如何,一个数据不容忽视:用电量。
电表飞转,转出的是数字,折射的是经济活力。前9月,长沙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0%,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速6%。
稳步上扬的工业用电量曲线,是长沙经济积极向好态势的真实写照。
在湖南湘江新区,9月末,随着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起重机械园区开园,中联智慧产业城四大主机园区全部建成投产。
在这里,工业AI、数字孪生、全流程智能物流等数字化技术与制造深度融合,平均每6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每7.5分钟生产一台高空作业机械,每18分钟制造一辆汽车起重机,每27分钟产出一台臂架泵车。
在先进制造业带动下,1至9月,长沙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有规工企业的30个制造业行业大类,增长面超过80%。电子信息、有色金属、食品制造等产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净增2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纵观国内外经济形势,长沙前三季度的工业“成绩单”,实属来之不易。
从“制造”到“智造”,长沙十年磨一剑。目前,长沙绝大多数龙头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已驶入数字化转型“快车道”。
透过出口数据,可以直观看到,长沙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了。
10月25日,星沙海关公布数据,前三季度,长沙工程机械产品出口219.6亿元,同比增长26.7%,超九成为自主品牌产品,“长沙制造”在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软环境”——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全省第一,本地转化率不断提升
近日,全球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发布2024年“全球城市综合排名”。长沙从去年的全球第108位,升至今年第104位。
长沙何以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提升位次?结合另一份全球报告,可以找到答案。
8月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长沙入选“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榜”“全球科技密度百强榜”两个榜单,分别排名第32位、第33位,较去年分别上升5个、4个位次。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快重塑全球经济版图,2023年,长沙开启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以“研”塑城,将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今年前9月,长沙新增研发机构68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7家,建成启用企业研发中心69个。
长沙研发投入稳步增长。2023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3.3%,居全省第一。今年1至8月,规工研发费用快报数为200.11亿元,增长13.5%。
前期投入高、研发周期长、经营状况不稳定,科创企业如何平稳发展?长沙用“耐心资本”护航科创企业“长跑”,助力更多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前9月,长沙攻克关键核心技术76项。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0.1%,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合同本地转化率提升至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