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书院新会讲—— 湖南师生一起探索如何成为“大先生”

2024-09-11 07:56:4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杨斯涵 通讯员 沈可心 郝年念] [编辑:刘茜]
字体:【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通讯员 沈可心 郝年念

“我们为什么需要‘大先生’”“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大先生’”“怎样才能成为‘大先生’”……

9月10日,正值第40个教师节,《当好大先生——两座千年书院新会讲》在岳麓书院开讲。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院长陈仁仁、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院长胡春光与青年师生齐聚一堂,共话新时代“大先生”之使命担当。

专家眼中:“大先生”德才兼备

在大洋深处打下“中国孔”的湖南科技大学教授万步炎,造就一大批“湖湘工匠”的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欧阳陵江,深耕结构抗风减振科教领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陈政清……在对话中,陈仁仁和胡春光追溯岳麓书院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所承载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通过生动鲜活的三湘教师故事,深刻讲解了“大先生”之精髓所在。

陈仁仁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更注重对学生品德、素养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他表示,新时代“大先生”不仅应具备渊博的知识,更应全面发展以身示范,成为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双重引领者。

在胡春光看来,“大先生之大并不在于学段多高。只要身上闪耀着教育家精神,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先生’。”他表示,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是基石,要通过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明确的教育使命以及科学的人才培养观念,引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师生心中:“大先生”心有大爱

“在我心目中,我觉得黄大年教授就是一位‘大先生’”。现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学生刘源也参与了分享。黄大年教授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回国投身祖国科研和教育事业,带领科研团队攻坚克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他心有大爱,至诚报国,是当之无愧的‘大先生’。”

来自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教师王乐瑶认为,张桂梅也是中国人民心中的“大先生”。她创办华坪女子高中,帮助了2000多名山里的女孩走出大山,圆梦大学。在张桂梅的影响下,华坪女子高中的第一届毕业生周云丽在大学毕业之后毅然回到华坪女高任教。“我觉得周云丽的回归,不仅仅是为了回报张桂梅老师,更是对教育家精神的传承。”

今年夏天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毕业的邓帅,今年3月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时,曾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如今,邓帅已投身于家乡教育事业,成为浏阳市社港镇花桥完小的一名教师。他表示,将以那些卓越的“大先生”为楷模,用爱心、耐心、细心和恒心去关爱每一个孩子,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知心朋友。

创新实践:以“大思政”育“大先生”

如何培育时代“大先生”?位于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城南书院都被誉为“千年书院”,文脉赓续生生不息。进入新时代,两座“千年书院”以“大思政”育“大先生”的创新实践,哺育莘莘学子。

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和湖南大学共同打造“岳麓书院大思政课堂”,并将这一创新模式延伸至清水塘、李达纪念馆、芷江受降旧址等红色地标,进而走农村、入社区、下基层、进工厂。目前,湖南大学已经拥有100个移动思政课堂打卡地,并精心设计了“实事求是精神探源”与“湖湘文化与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等特色专题课程,不仅在校内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在网络平台发布后,更是收获了上亿次的点击量。

而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依托独特的校本红色资源优势,以“红色血脉”为育人载体,探索以“红色校史”铸“红色师魂”的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创新之路。以“重走主席游学路”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奔赴宁乡黄材、益阳安化等主席游学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也因此成为全国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的领军者,培养了两万多名乡村公费定向师范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的校训。

(一审:罗江龙 二审:余画 三审:蒋玉青)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