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9月3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镇东 通讯员 胡思蕊)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从哪些维度观察、评价一堂课?近日,长沙市教科院正式发布的《长沙市“六维”品质课堂评价标准》,对困扰教育界已久的“好课标准”问题给出了长沙答案。该标准将在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广泛运用,并作为校本教研、听评课和教学竞赛的重要工具,以此为抓手推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
近两年来,新课程方案的出台、新教材的使用、新高考的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挑战、新视角与新要求。为积极应对这些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标准》从学校目标、学习内容、教学策略、思维品质、技术支撑、课堂文化等六个维度对课堂进行观察和评价,其分值权重分别为15分、30分、20分、20分、5分、10分。
其中,学习目标要作为课堂教学的灵魂,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的全程,是内容、策略、思维、技术、文化等其他“五维”的锚点;学习内容要基于学科大概念,采用大单元、大任务教学,从碎片化的知识点教学到结构化的“知识树”建构;通过设疑激趣、任务驱动、实践探究、创新创意等教学策略,突出学科实践,帮助学生简约地经历发现知识、建构知识的关键环节;课堂要适度留白,给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和留足思考的时间,杜绝“满堂灌”“满堂问”;在技术支撑上,伴随式采集学生学习数据,支持教师迅速准确调整教学过程;要鼓励尝试与表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要允许试错,满足学生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六维”中课堂观察点有哪些?“学习目标”有目标设计的准确度、目标维度与内容等其他“五维”的契合度、教学任务完成后的目标达成度等;“学习内容”有教师的教材处理、情境创设、资源整合、课堂容量、认知难度、问题解决等;“教学策略”有教学方法、课堂生成,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心理状态等;“思维品质”有课堂问答、课堂结构、评价量规等;“技术支撑”要为智慧教育手段的运用效度;“课堂文化”有学习氛围、课堂交互等。
据悉,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和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长沙市教科院组织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反复论证和实践检验后,构建了“品质课堂”模式。《标准》融入了深度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最新研究成果,契合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和长沙建设“品质教育”的现实需求,为开展诊断式、循证式教研,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育人水平提供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