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长沙韶山南路,做好防晒措施的路人从被晒被的石狮子前走过。图/记者吴琳红
本报记者张沁任弯湾通讯员杨浩长沙报道
4日,长沙气温迅速升高,湖南多市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长沙雨花区、芙蓉区、天心区、开福区、湘江新区最高气温都升至35℃以上。
晴热高温天气为何来得这么快?
释疑升温为啥这么快?
湖南省气象台国家级首席预报员刘红武表示:“主要原因是副热带高压加强,天气转晴。”
据气象部门统计,7、8月份本来就是湖南的高温季节,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因此,在强降雨结束后,晴热高温天气迅速“上线”,属于正常现象。
刘红武表示,此轮晴热高温天气将一直持续到7月上旬,从湖南南部开始,自南向北逐渐转为晴热高温天气,35℃以上高温范围逐渐扩大,最高气温将达37℃或38℃。
“7、8月份可能还会有强降雨过程,但不会出现像此轮强降雨这样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雨量大的强降雨过程了。”刘红武说。
预报最高温达到37℃
湖南省气象台4日16时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至5日20时,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岳阳、常德南部、张家界东部、益阳、郴州、永州北部、怀化北部、娄底将达到35℃以上高温,局部地区将达37℃以上。
7月5日白天到晚上,晴天间多云,湘西北局地有阵雨或雷阵雨;南风3~4级;最高气温湘西32~34℃,其他地区35~37℃;最低气温湘西23~25℃,其他地区
26~28℃。
7月6日白天到晚上,晴天间多云,湘西北局地有阵雨或雷阵雨;南风3~4级;最高气温湘西北33~35℃,其他地区35~37℃;最低气温湘西23~25℃,其他地区26~28℃。
提醒除了防中暑,还要注意什么?
高温天气下,除了要防范中暑,还需要注意什么?湖南省疾控中心4日发布健康提醒。
暴雨过后,高温天气下食物容易快速发生霉变或腐败,同时野生蘑菇增长迅速,因此要防范食物中毒。食物食用前,首先要观察食物是否霉变,不要吃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发霉腐败变质的食物,要将食物煮熟煮透,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
此外,暴雨转高温天气,受灾地区蛇、鼠等动物发生迁徙,应尽量少去蛇、鼠出没的地带,如草丛、灌木和树林等。因生产或救灾需要必须进行野外活动时,应穿上长裤和套靴,并涂抹蚊虫驱避剂,避免皮肤裸露在外面。如果不慎被毒蛇咬伤,应尽快就医。
最后,高温天气下火灾易发,要注意用火安全,应及时清理易燃物品。
延伸
我国极端高温事件呈显著增加趋势
据新华社电 中国气象局4日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显示,1961年以来,我国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次呈显著增加趋势,且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21世纪初以来明显偏多。
在中国气象局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袁佳双介绍,全球变暖持续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且影响范围更大。
“长序列气候观测资料综合分析显示,极端高温事件发生更为频繁、强度更强、持续时间延长,如2022年7月至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温干旱、2023年6月中下旬至7月华北地区的高温热浪,对农业生产、能源供应、人体健康等均造成显著影响。”袁佳双说。
与此同时,伴随气温升高,大气中持水量增加,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发生频次和强度也有所增强。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多次发生破纪录的特大暴雨,如“21·7”河南极端暴雨过程、“23·7”华北极端暴雨过程等。从极端事件的长期变化看,我国年暖昼日数平均每10年增加6.7天,年累计暴雨(日降水量≥50毫米)站日数每10年增加4.1%。
袁佳双表示,全球变暖背景下,未来我国极端高温事件将呈增多趋势,极端降水增加的幅度大于总降水量,变率增大,降水更趋于极端化。
责编:兰宇琪
来源: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