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职业教育“订单式”培养走红 人还没毕业,就被“预订”了

2024-06-25 09:12:58 [来源:长沙晚报] [编辑:潘华]
字体:【

▲在数控实训区的车床前,龙晓雨正“沉浸式”打磨槽轴。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何文瑞 摄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攀

两年前,初中毕业的陈昌坤很困惑,选择职业教育是否有未来?

近日,在长沙高级技工学校的实训教室里,他自豪地告诉记者,自己已经不担心毕业后的出路了,还有望成为家里赚钱的“主力”。

陈昌坤就读于该校汽修22056班。上学期间,不仅无需交学费,他所在的“订单班”也让他不用发愁找工作,大大减轻了他的心理压力和家庭经济负担。

毕业不用找工作,企业直接把岗位送上门,还能有这好事?记者展开了走访调查。

为他们打开职业大门

“忙,好忙!每天都有电话打进来咨询,不相信我们上学是免学费的,也不相信毕业能安排就业。”连日来,长沙高级技工学校校长谭绍云的手机几乎没停过:“来考察的家长一个接一个,也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直接过来‘要人’。”

站在数控实训区的车床前,将头发完全束起挽进工帽内,全神贯注地观察磨具接触情况,“沉浸式”制作一个个槽轴……这是龙晓雨的17岁。去年中考过后,她进入数控班就读。令她没有想到的是,看似复杂且枯燥的机械操作,却激发了自己强烈的学习兴趣。

通常完成这样一个标准件,她需要2个小时。打磨,外行人看似粗活,但在龙晓雨眼里,这也是项技术活,要求精度高堪比绣花。“我想趁着还在学校的时候多练练手,熟练掌握各种机械设备的原理、性能。”

已在长沙方圆回转支承有限公司实习的杜彬彬,是今年该校数控专业的毕业生。“当初老师劝我选别的更轻松的专业,觉得这个太累了,但我就是想学,看中了数控专业好就业。”于是,从山区走出来的她开始苦练实操技能,每天最早去实训场,最晚离开教室。“我不怕苦,其他人能学,我也一样可以。”

“现在进了企业就明白,学校教的都是和产线精准接轨的,所以我一上岗就得心应手。”在校还考取了高级技工证书的杜彬彬现在是就业市场的“香饽饽”。回忆求学的日子,她觉得很幸运,可以心无旁骛、无负担地学好一门技术。“三年免学费,还给我这样山区学生提供每学期1000元的补助,毕业时学校会联系企业主动提供就业机会,极大地减轻了我的压力。”

记者获悉,作为隶属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全市唯一一所公办技工院校,该校以培养机械制造、智能制造类技能人才为特色,拥有完善的数控加工、汽车维修、“焊接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教学实训场所。截至目前,已累计为智能制造产业培养和输送各类技能型人才5.7万人。

一拍即合的校企合作

来自市科技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38家、总量达7889家,跻身全球领先科研城市前30强。

一家家企业、一条条产业链,助力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发出了海量的用工需求。今年3月,长沙还发布了紧缺急需人才目录,其中显示对工程机械产业人才需求量位居全市第一。

“企业缺的不是员工,而是真正‘拿来即能用上’的复合型人才。”中联重科招聘负责人邓女士对此感受很深,“以往学生刚来企业适应时间长,在学校学的内容转换到生产实践上很难,现在的学生不仅上手快,有时还能指点老师傅一些新技术,专业素养越来越高。”

6月15日,2024年长沙市技工院校校企合作集体签约仪式举行,19所技工院校、31家长沙地区企业参加现场签约。当天,长沙高级技工学校与比亚迪汽车正式签约,联合培养专业对口的技能型人才。此次校企合作集体签约也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开展企业“订单班”“冠名班”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全新探索。

事实上,开设“订单班”早已经是长沙高级技工学校的人才培养传统。该校“订单班”紧密对接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合作企业包括中联重科、山河智能、远大科技、格力空调、比亚迪汽车、长高集团、意达机电等。

“学生毕业后会优先输送给‘下订单’的企业,不仅保障了就业的稳定性,也为众多学子提供了一条成为高技能人才的道路。”谭绍云表示,即便是“订单班”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另找同类型企业的岗位,或者选择升学继续深造。

据了解,现在的技工院校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同属于中等职业教育范畴,技工院校毕业的学生既可以选择就业,也可以参加对口高考或高职高招升学。在长沙高级技工学校,已有30余名学子考上大学。

“放在合适位置的梯子”

技能型人才到底有多“受宠”?

在前不久举办的2024年度“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上,不少技工院校学子尚未毕业就已被提前“预订”,大赛获奖选手立马被大厂高薪“收走”……不难发现,企业转型升级后对“高级蓝领”的渴求正愈发强烈。

又是什么让技工院校变“真香”?

答案是,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近年来,长沙持续深化劳动育人,全市30所正常运营招生的技工院校高质量服务17条产业链,在校生规模达3.5万余人。

以前,人们或许对技工教育存在一定偏见;如今,经过多年的发展,技工教育已成为我国培养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继续完善全市技工教育办学体系,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提升技能人才在全社会的认可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人们常把施教者比作“搬梯子的人”,他们选的梯子好不好,放的位置合不合适,首先和自身能力有关。

对于这样的类比,谭绍云感同身受。为科学设置课程,他们会组织专业老师去企业生产车间留意一线的新技术,与企业技术人员一同编写人才培养方案。

这几天,长沙高级技工学校在忙着组织期末考试。记者注意到,数控实训区,打磨好一个槽轴,眼力、心细、手勤一样也不能少;汽修班里,老师会要严格考核学子对汽车减震器的相应操作是否过关;焊接机器人班上,如何通过编程让机械臂实现精准焊接也是一道必考题。

“我们都是拿市场一线的案例来教学和考试,不管是新技术的应用,还是故障问题的分析,都完全切合实际。”谭绍云认为,这样的育人方式犹如“放在合适位置的梯子”,托举着学子更好地走入职场。

(一审:蒋宇 二审:蒋俊 三审:石伟)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