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古罗马与汉代美女“相遇”的展览在湘博展出

2024-06-15 18:41:3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王士雄 刘玉锋] [编辑:周培]
字体:【

华声在线6月15日讯(记者 王士雄 刘玉锋)当西汉玉舞人,与罗马美女舞者浮雕联袂;当辛追夫人的曲裾式素纱单衣,首次“遇见”伊西丝女神的斯托拉薄纱长裙……一场古罗马与汉代美女“相遇”的展览在湘开展。今天上午,“彼美人兮——两汉罗马女性文物展”开幕式在湖南博物院举行。

本次展览的展品来自罗马和国内等19家博物馆,共计200余件(套)珍贵文物,涉及青铜器、陶器、金银器、玻璃器、玉器、雕塑等多种类别。展览以女性生命中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情感生活为脉络,设置了“怡然燕居”“巾帼风韵”“花好人团圆”三个部分。

观众与罗马雕像合影。田超摄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展览中,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曲裾式素纱单衣、三号墓出土的“安乐如意 长寿无极”对鸟菱形纹绮丝绵袍残片首次亮相,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文博爱好者、游客前来打卡。“这是曲裾式素纱单衣首次展出,我和朋友约着分别从上海、苏州赶到长沙会面。”吴鸿宇跟记者说,自己一直对古代服饰十分感兴趣,得知这个展览特意赶来一睹为快。

观众打卡曲裾式素纱单衣。田超摄

曲裾式素纱单衣比常设展中的直裾式素纱单衣更大更轻,衣长达到160厘米,通袖长195厘米,仅重48克。“安乐如意 长寿无极”对鸟菱形纹绮丝绵袍残片中的八个竖排篆字,是目前我国出土丝织品中发现的最早的成句文字,体现了西汉时期高超的丝绸纺织技艺。

除了珍贵文物首次亮相,此次展览还设计了不少文化碰撞与交流的场景。展厅入口不远,两面古罗马和汉代女性梳妆用的青铜镜映入眼帘。

其中,罗马铜镜特别之处在于,它的背面绘有母狼乳婴的图案,这个故事后来成为罗马文化的象征,也讨论了母性与文明诞生的关系。汉代铜镜则展现了云气与铭文,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对于古代女性而言,对镜梳妆是每天的必修课。可以说,古人有多爱美,就有多爱照镜子。所以我们特意在展览入口设置这两面铜镜,展示中西方文化的相通之处。”湖南博物院、展览中方策展人许宁宁解释。

“兀动赴度,指顾应声”“Swaying her arms in rhythm and curving her tender side with supple art”……在展览第一部分末尾,西汉玉舞人、西汉舞蹈俑携手,与罗马美女舞者浮雕联袂起舞。汉代的长袖翩跹与罗马的婀娜身姿交相辉映,生动展现了汉代和古罗马时代的宴乐美景。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汉代与古罗马女性对浪漫情感都有深深期盼与执着追求。汉景帝阳陵出土的草叶纹铜镜背后,铸刻着“久不相见 长毋相忘”八字铭文,展现了女性对爱情的珍视和对伴侣忠诚的期许。来自卡比托利欧博物馆的女神伊西丝雕像,则象征着爱与魔法。伊西丝是古埃及神话中掌管婚姻与生育的女神,之后影响到古罗马地区,成为完美女性的典范。

该展在湖南博物院一楼特展二厅展出,持续至10月7日,感兴趣的观众可关注“湖南博物院”微信公众号预约购买门票。

(一审:罗江龙 二审:余画 三审:鲁红)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