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邑耒阳 不止于“纸”——湖南第十三届新闻影像研修班学员作品选登

2024-06-14 07:07:38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刘茜]

耒阳市蔡伦竹海风景区,观海楼与茶园、竹林交相辉映,景美如画。李文 摄(湖南图片库)

蔡伦古法造纸作坊,工作人员现场演示抄纸过程。钟伟锋 摄(湖南图片库)

耒阳经开区韶能集团耒阳蔡伦纸品有限公司,工人在巡查复卷机运行状况。柴舟 摄(湖南图片库)

耒阳市南正街热闹非凡,市民和游客在品尝美食、畅游夜市。谷佳庆 摄(湖南图片库)

耒阳市东江中学,学生齐唱革命歌曲。刘贵雄 摄(湖南图片库)

耒阳市大市循环经济产业园湖南先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曾启武 摄(湖南图片库)

耒阳市龙塘镇江头村,游客在江头贡茶茶园体验采茶。陈大勇 摄(湖南图片库)

耒阳市淝田镇集凤村,一幅江南田园风景映入眼帘。2023年,该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吴超辉 摄(湖南图片库)

文\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通讯员 张涛 邓正华 卢健

耒水悠悠,竹海茫茫。

春末夏初,穿行蔡伦竹海,诗情画意道不尽,竹林深处寻访古法造纸作坊,体验一把抄纸的乐趣;走进企业车间,现代化生产线有序运转,平均每分钟有1500米生活用原纸下线;来到江头茶园,满眼翠色欲滴,连空气里都是淡淡的茶香;漫步南正街,夜市人声鼎沸,食一碗人间烟火,满口耒阳味道……

古邑耒阳,因神农创耒而得名,因蔡伦造纸而闻名,2200多年来不曾改名。1986年撤县设市,是全省城区面积最大、城市人口最多的县级城市。这里交通区位优越、矿产资源丰富,素有“南竹之乡”“油茶之乡”“能源之乡”的美誉,先后荣获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中华诗词之乡、湖南省创新型县等多项荣誉,并于2023年进入“中部百强县”。

耒阳,文化源远流长。这座文化古城被誉为“荆楚名区”“三湘古邑”,乃“一帝三圣”之地:炎帝神农创“耒”于此,华夏五千年农耕文明由此发轫;“纸圣”蔡伦诞生于此,造纸术推动了人类文明巨大进步;“诗圣”杜甫卒葬于此,留下的千古诗篇历代传颂;“游圣”徐霞客巡游于此,不畏艰难跋山涉水的遗迹童叟皆知。

耒阳,旅游方兴未艾。立足蔡伦造纸、湘南起义主战场、井冈山会师出发地、蔡伦竹海等人文资源优势,着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形成了“红色”炽热、“绿色”蓬勃、“夜色”璀璨、“古色”韵味的旅游特色,全力打造体验、休闲、观光、康养、消费为一体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耒阳,发展高质阔步。全面落实“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和“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全力推动以先进制造业和循环经济为“主”,以纸品和童车为“特”,以其他产业为补充的“211+X”产业布局,先导稀材、金凯循环、蔡伦抄纸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投产;加快城区自来水管网改造、燃气管道开口和铺设、沿江路及防洪堤、107国道绕城以及鹿歧峰大桥、城北路高架桥等管网、路桥项目建设,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在大力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推进“三灰一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振兴信心,乡村振兴成效明显。通过几年努力,耒阳的经济社会已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今日耒水河上,楫声帆影已悄然远去,但耒阳赓续绝代风华,砥砺奋进的新篇章,已奋然开启。日前,湖南第十三届新闻影像研修班走进耒阳,100多名学员来到蔡伦竹海、大市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地,用镜头记录耒阳市的自然景观、文化底蕴和产业经济发展。

(一审:罗江龙 二审:余画 三审: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