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木船·鸬鹚

2024-05-20 10:57:2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王敦权] [编辑:潘华]
字体:【

老人与鸬鹚。 通讯员 摄

王敦权

故乡的应水河,亦称芦洪江,源头在邵阳的崇山峻岭,始为一脉细流,穿越峡谷密林,沿途汇聚无数山溪小涓,渐渐成了气候。流经五六十公里入芦洪市镇区域后,河床宽敞起来,水流平和了许多。最开阔处更有从九连桥那边注入过来的一条溪流,交汇于老街茅屋台子,形成了宽阔迂回的河湾。

我家就在这个河湾附近,一年四季赏不尽花香鸟语,看不完山光水色,听不够潺潺流水。令人羡慕的当然不仅仅是这些,那得天独厚的捕鱼优势,更让人眼馋。河湾水缓环流,水中藻类植物茂密,加之另有一溪活水注入,故而成了鱼类繁衍生息的天堂。毫不夸张地说,我家要想吃鱼,实属举手之劳,只要到河里捕捞半个小时,那活蹦乱跳的鲫鱼、鲤鱼、黄鲨鱼等,便成盘中美食。

不知什么时候,父亲对这般自给自足的捕鱼方式不满意起来,动了靠水吃水的念头。他用那双粗糙的大手,舞锯弄斧,击锤敲钉,居然做出了一只像模像样的木船。船宽不足一米,长约三米,造型简朴,船体轻便,敞篷,桐油漆刷,整条木船通体亮爽。任凭日晒雨淋、风霜雪露,船板不翘不裂,船舱不渗不漏,以致若干年后船舷、底板长满了绿茵茵的舟苔,船形依然没有什么改变。父亲还特地在船头船尾各支一横木,五只鸬鹚便常常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地立在这两根横木上。

鸬鹚是我小时候最喜爱最崇拜的一种动物,它的嘴、颈、蹼像鸭,不过嘴比鸭嘴要长许多,颈脖比鸭脖要粗许多,蹼比鸭掌要宽许多;翅膀扇开后如鹰翅,拍击有力,能飞跃十来米;腿杆修长,曲张自如,像鹤腿;其羽毛漆黑,仅是颈脖四周羽毛呈墨绿色;两只眼睛圆溜溜,鼓鼓的,贼亮。鸬鹚最喜爱的去处就是小河、木船,最喜爱的食物不言而喻那便是鱼了。

父亲如此巧妙地将小河、木船、鸬鹚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实在是美丽而又高明的构想。当圆圆的红红的旭日升起时,霞光万道,河水金波粼粼,父亲便提着装有五只鸬鹚的竹笼,执一舟楫,肩扛一木盆来到河边,不急不慢地打开竹笼,放出养精蓄锐了一整夜的鸬鹚,鸬鹚就训练有素地站在木船的横木上。然后,他将木盆盛上河水,稳稳地置放在船舱。最后,解开船桩上拴船的绳索,用木楫轻划几下,木船便悠然离岸,驶向河湾那片宽阔的水域……这样,父亲就开始了他的捕鱼工作。

父亲一边怡然自得地欣赏晨光里小河的美景,一边注视着鸬鹚的动作,几乎是陶醉在这般情境中。鸬鹚扑哧扑哧钻入水里,捉到鱼后马上浮出水面,父亲用舟楫将其带上船,然后笑眯眯地从鸬鹚叼着鱼的嘴上取下鱼来,放养在木盆里。五只鸬鹚争先恐后地入水、叼鱼、上船,木盆里的鱼越来越多,父亲的笑容就越来越灿烂,不时还哼着几句小调。从河湾过往的行人,无不驻足观望,欣赏小河、木船、鸬鹚以及忙碌而快乐的父亲开心捕鱼的图景。熟人还忍不住在河岸高声喊话:“捉到几斤鱼了?”父亲便在木船上用双手握成喇叭状大声回复:“不多,不多,七八斤咧。”要是有亲戚或好友喊话,父亲就快速将木船划过来,从木盆里挑几尾鱼送给他们尝个鲜,他们客气几句后便高高兴兴地收下了。父亲再将木船划入捕鱼的水面,继续捕他的鱼去。到中午,父亲将船划到河湾的拴船处,拴好船,将捕到的鱼拿到集镇上出售,每天十几元的收入便进了账,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因此滋润了许多。

一俟节假日,尤其是放暑假,我都会跟着父亲去河里捕鱼。开始是出于好奇,尔后便渐渐上瘾。

我和父亲坐在木船上,往往因鸬鹚叨上一条较大或品质较好的鱼而兴奋,再看看木盆里的鱼越来越多,心中充满了满足和自豪。当夕阳西下,满河荡漾着绚丽的晚霞,百鸟投归河岸那片树林的时候,我们便准备休工,划着小木船悠悠驶向河湾,这是多么惬意而美好的场景啊!

(一审:杨露 二审:卢小伟 三审:鲁红)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