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涉外法治建设
省委政法委 郭 凯
当前,我省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要求匹配度不高,涉外法律服务质量有待提升,涉外业务律师相对缺乏。建议:
制定涉外法治协调小组工作规则,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确保统筹有力、协同高效。
建强湖南企业海外利益法治安全链。加强国际执法、司法合作,强化企业合规意识,用好国内国际两类规则,切实维护涉外经营主体合法权益。
依托司法、法务、泛法务机构,高标准建设实体法务服务中心,提供商事立案、诉讼、检察保护、司法鉴定、仲裁、律所等法律服务,培育一批国际一流的仲裁机构、律所。
充分利用省内法学院校资源,创新法学教育与实务培训协同培养模式,建立涉外法治人才库和实训基地,建设优秀涉外法治人才队伍。
加快推进长沙临港片区建设
长沙市金霞经济开发区
长沙临港片区建设与国内先进内陆开放型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建议:
以长沙金霞经开区为核心区域设立长沙临港区,建立临港经济区管理体制。整合发挥长沙国际铁路港、长沙新港、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功能作用,拓展辐射带动范围。
以长沙市为“一体”、长沙金霞经开区临港片区、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为“两翼”,构建“一体两翼”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内陆城市改革开放高地,实现临港临空协同发展、优势互补。
积极申报长沙-武汉中欧班列联合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将其打造成中部地区最大的国际集拼中心。推进长沙新港铁路专用线运营,支持申请铁路专用线集装箱运输资质,建立海关危险品公用保税仓。加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打造国家多式联运工程。
发展和培育湖南新质生产力
湖南科技大学 刘友金
强化示范引领,规划建设3-4个省级新质生产力发展示范区,在管理上充分授权、要素上充分集聚、激励上充分保障,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创建国家级新质生产力示范引领区提前布局。
培育启航企业,启动实施新质生产力启航企业培育工程,聚焦重点方向、重点领域遴选一批企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前瞻性地培育一批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赛道上的“独角兽”企业和领军企业。
大力提升我省高校专利转化率
湘潭市政协 肖冬梅
高校专利转化率低的原因主要是,专利存量运营渠道不畅、增量补给不及时、质量管控不到位。建议:
一是唤醒沉睡专利。充分发挥我省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五大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作用,持续支持高校知识产权中心建设,大力培育知识产权品牌服务机构,激活我省高校专利的有生力量。
二是布局专利组合。鼓励支持高校科研团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布局专利组合,常态化开展专题培训和普法宣讲,提升高校重大、重点项目组成员专利保护和布局意识,构建知识产权品牌服务机构与高校科研团队沟通平台和协同机制。
三是嵌入评价机制。支持高校建立健全专利申请预评估制度,强化专利质量管控,有效提升高校专利质量,整合用好专利经费,提升高价值专利在专利总量的占比。
完善湖南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尤 婷
目前,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构建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其规定多数是倡导性或原则性。湖南省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机制构建上做了诸多探索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但仍存在横向补偿适用范围较窄、补偿方式单一等问题。结合湖南省情,根据湖南省流域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和流域水环境,完善湖南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为美丽湖南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拓宽湖南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适用范围。确定“流域+区域”补偿模式,推进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横向补偿。二是建立多元化的补偿方式。以“输血式”补偿方式为主、“造血式”补偿方式为辅。三是建设湖南省市场化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准确把握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在横向补偿中的定位,确定湖南省多元化市场补偿路径。四是健全湖南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规范体系,加强对湖南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的执法监督,并强化监督问责、落实责任等。
围绕“4×4”现代化产业体系创新高等教育发展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唐 瑾
加快构建“4×4”湖南现代化产业体系,对省内高等院校办学适应性提出了新要求。建议:
对照“4×4”现代化产业体系涵盖的16个产业类型,指导省内高校在学历层次和学科(专业群)方面精准定位,主动对接产业需求,动态调整服务方向,提高人才供给能力,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智力支持。
根据产业新动态、新业态、新模式,以及岗位需求的新知识、新技能、新素养,探索开展课程体系重组,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设置一批新农科、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特色学科(专业群),确保人才素质结构符合产业岗位新要求。
强化优质本科示范作用,淡化地方本科区域属性,加快普通本科应用转型,提质民办本科整体质量。依托优质高职院校组建一批职教本科院校,统筹重组一批复合型特色高职院校,鼓励行业头部企业根据需求融合一批对口高职院校。
大力推广“以竹代塑” 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
网友 蔡富强
竹材在替代塑料制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湖南是竹产业大省,竹林面积约121.7万公顷、居全国第三,拥有竹产品加工企业4000余家,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发展潜力巨大。建议:
进一步支持双牌、桃江等省内竹产业重点县,加快创建“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培育“以竹代塑”绿色消费新引擎,为实现“双碳”目标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挥积极作用,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
深化我省研究生教育培养改革
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叶坤燚
聚焦我省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整合我省重点高校和重点企业资源,建立校企联合科研攻关机制,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研发团队,提供从技术研发、测试验证到市场推广的全链条技术服务,推动产业核心技术突破和创新。
以科研项目为载体、校企为主体,推动项目与学科深度融合,实行高校与企业“双导师”制,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实行研究生深度参与科研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制度,提高研究生科研和实践能力,培养一批重点产业领域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
推动我省高校加强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与产业、企业需求有效衔接,开展科研项目共研、学科专业共建、教学资源共享、紧缺人才共育。围绕产业链需求与重点企业联合开发实践课程,把企业真实项目、产品研发设计等纳入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研发等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郭宸 通讯员 水月月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