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潮更好赋能网络文学创作

2024-03-29 07:24:38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潘华]
字体:【

文|周慧虹

网络文学问世之初,人们普遍认为网络写作只是些低俗或娱乐性质的文字游戏,缺乏优秀作品。随着时间推移,许多人的刻板印象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这既缘于网络文学创作始终求新求变,同时,也与有些创作者有意识地向中华传统文化探寻富矿不无关系。

上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发布《2023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报告从价值定位、内容题材、创作生态、IP产业和网文出海等层面,清晰展现了中国网络文学产业最新发展脉络。报告显示,现实、科幻等多元题材,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持续推动传统文化融入多元题材,“国潮”写作形成年度风尚。

的确,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与阅文集团主办的“阅见非遗”第一届征文大赛,就收获了6万部非遗题材作品,涉及京剧、木雕、造纸技艺、狮舞等127个非遗项目。尽管,“国潮”成为2023年网络文学写作的一个关键词,但事实上纵观以往,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就已融入国风国韵,《茗门世家》的茶文化传承,《枕水而眠》的书法笔墨情怀;《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香蜜沉沉烬如霜》《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热门网剧的原著小说,更是以古典诗词表达青年人的所思所感。

何谓国潮?“国”,与家国、民族相连,蕴含着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体现着根脉之源和身份标识。“潮”,以文化产品凝结情感连接与价值认同,同时外显为一种社会风尚和生活方式。一些网络文学作者在创作中积极融入国潮元素,既使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学中得到多样化表达,令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同时,也增厚了网络作品的文化底蕴,助益网络文学拥有了新的可读性。

作为通俗文学,不可否认,网络文学具有消费性、娱乐性,与此同时也要看到,经过多年发展,无论是从优秀作品的涌现还是文学地位的确立来看,都已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网络文学的形象得以不断刷新。这种形势下,作为网络文学创作者应该顺势而为,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将传统文化与时代语境下的适宜表达有机融合,在创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加以运用,无疑甚为可取。

国潮与网络文学牵手,如此发展态势固然令人欣喜,不过,想要使国潮更好地赋能网络文学创作,目前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就创作群体而言,由于网络文学所具有的开放性,不论何人只要乐意就能无障碍地投身于网络文学创作,就能随己所愿对外展示自己的创作结果,如此一来,未免导致网络文学作者及其作品的泥沙俱下。有些创作者因其文化积淀不深,不了解传统文化,不善于借力国潮提升创作质量,制造出一些庸俗、低俗和媚俗的文化垃圾,污染网络文学生态。就创作技能来看,也还存在亟需提升的空间。

以“诗入小说”为例,中华诗词作为一种表征古典语境的文化元素,与穿越网文具有天然的耦合性,“诗入小说”也就成了历史穿越小说的自然选择,但据观察,在一些网络小说中,诗的内容与小说叙事通常并不相关,纯粹沦为穿越者的“道具”,这种割裂诗词与小说叙事、美学追求整体关系的倾向,应予改观。

“文学之于人也,譬乎药,善服有济,不善服反为害。”网络文学欲使人“善服有济”,首要的还在于提升本身质量。而要提升作品质量,其创作者就不能不增强责任意识,不能不谦逊好学,向中华传统文化的广处、深处耕耘,在此基础上,借力国潮元素探索和表现社会广泛认同的主流价值。如此,更易创作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让人们感受美好,也让网络文学走向愈益光明的未来。

(一审:龙晓龙 二审:卢小伟 三审:谢峰)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