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伴导读
去年3月,湖南正式以省政府名义向国家体育总局递交申办报告,是全国最早提出申办2029年第十六届全国运动会的省份。
2月27日,2024年全省体育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积极申办第十六届全运会,被列为湖南体育今年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
从2011年首次申办“十三运”,到2018年申办“十五运”,再到2023年申办“十六运”,湖南人锲而不舍、三度申办全运会,为什么?凭什么?
湖南人对全运会有多向往?
这些年,湘伴君跑了许多大型综合运动会的现场,一共落过两次泪。一次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次是去年的杭州亚运会闭幕式。
前一次,是作为一名中国人,为我们的国家、为双奥之城,感到无比骄傲,而激动得热泪盈眶;后一次,则是作为一名体育记者,圆梦夏奥、冬奥、全运、亚运大满贯,喜极而泣。
尽管如此,湘伴君始终觉得,还是少了点什么。
对!是在生我养我的家乡,跑一届有湖湘特色的全国运动会,当一回真正意义上的“东道主”。
全国运动会,是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体育盛会,也是一项具有巨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效应的盛典。
2021年9月15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图源 新华社
翻开历届举办史,从1959年的首届到2021年的第十四届,全运会已走进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辽宁、天津、陕西等8省市。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将由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大湾区时间”即将开启。
湖南人对全运会有多向往?
早在2011年1月,湖南正式向国家体育总局递交了《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湖南申办报告》,这是湖南首次申办全运会。
2018年,“积极申办第十五届全运会”首次被写入了当年的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024年连续将申办全运会作为重点任务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
我国第十三个“全民健身日”,健身爱好者在江永县市民广场练习柔力球长绸舞。田如瑞 摄
当下,随着我省竞技体育、群众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等领域不断发展,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湖南申办第十六届全运会的信心更足了,决心更大了。
2月27日的全省体育工作会议,向全省体育工作者提出要求:要在认真总结前两次申办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拟制高质量申办工作方案;要聚合各方资源力量,特别是长沙市应体现省会城市的责任担当,发挥重要主体作用,积极做好申办全运会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12年锲而不舍,湖南为什么坚持申办?
悉尼奥运会,7金1银5铜。看到这些关键词,你会想到什么?
答案正是:体育湘军。
让我们将时间拨回到2000年。这届载入历史的奥运会上,湖南共有8名运动员参赛,最终凭借熊倪、李小鹏、刘璇、杨霞、龚智超的完美表现,斩获了中国代表团总金牌数的四分之一,创造了湘籍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前所未有的辉煌。
“体育湘军”的名号,从此响彻国内外。 “7金”的辉煌或许难以复制,但“体育湘军”的精神内涵始终薪火相传。那是一种不忘初心、不畏强手,敢于拼搏、敢于胜利,团结向上、勇于超越的精神。
多年来,湖南坚持走竞技体育特色发展之路,共培养了12名奥运会冠军,获得了18枚奥运金牌。截至2023年底,湖南运动员在国际国内比赛中共斩获世界冠军250个、亚洲冠军421个、全国冠军1695个。
上一届陕西全运会,我省345名运动员参加了23个大项172小项的比赛,获得了25金13银9铜,金牌榜位列全国第八,创造了湖南参加全运会以来历史最好成绩!
在第十四届全运会田径项目女子4×100米接力决赛中,由梁小静、葛曼棋、黄瑰芬、韦永丽组成的联合队以42.72秒的绝对优势夺冠,黄瑰芬为湖南代表团再添1金。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俊 摄
硕果累累的成绩单,折射的是湖南人敢为人先、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是骨子里不怕艰辛、追求卓越的那股辣劲儿。
锲而不舍坚持申办全运会,更因为我们有情怀、有动力、有优势。
湖南是伟人故里、将帅之乡、红色热土,是新中国第一任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国家体育总局首任局长伍绍祖的家乡,同时也是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毛泽东同志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中,“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的体育思想就是湖湘人民的精神写照。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申办2029年第十六届全运会,是全省人民的大事,更是湖南体育界当前的头等大事。
有压力更有底气,湖南凭什么?
以赛谋城,以赛兴城。如果湖南成功申办全运会,将成为中部地区第一个举办全运会的省市,必将极大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幅提升综合竞争力、影响力。
作为一个“超级IP”,全运会承办权也自然成为了各个省市区积极争取的“香饽饽”。目前,安徽、湖北、江西、重庆等省市也纷纷向“十六运”抛出了橄榄枝。
竞争有压力,但湖南有底气。
湘伴君从省体育局了解到,湖南现有体育馆287座,其中,长沙有体育馆80座、体育场34个,总面积105万平方米。2022年,省委、省政府已启动长沙奥体中心公园项目建设,项目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包括建设一座6万座位体育场、一座1.8万座位体育馆和一座3000座位跳水游泳馆。
同时,湖南群众体育基础坚实。着力打造“江、湖、山、道”全民健身品牌活动和“一县一品”特色体育项目,“薪火传承·中国健康跑”等一系列自创品牌活动领跑全国。2023年,全国首创的湖南体育“云”动会,升格为全国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重要内容,超71万人参与,全网关注人次超12亿;株洲市“厂BA”、浏阳市“全BA”篮球赛,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
麻阳苗族自治县城东锦江小学,县中小学足球联赛正如火如荼进行。 滕树明 摄
当然,湖南的实力不仅仅在体育范畴。这独一份的底气,便是连续16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省会长沙。
龙年除夕夜,当央视春晚首次走进长沙,湘江之畔,三馆一厅的灯光映衬下,长沙分会场犹如一艘科幻感十足的飞舟,绽放芳华,惊艳世界。
春晚长沙分会场人气火爆 。长沙分会场自2月12日开放以来,打卡人数超过4万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今年春节假期,湖南接待游客3686.17万人次,其中省外游客1244.64万人次、占比33.77%。央视春晚长沙分会场舞台更成为网红打卡点,预约名额在每日开放后即被秒抢,相关话题不断登上热搜。
古城长沙,魅力奔涌;青春长沙,活力澎湃。传统与创新在这里碰撞,文化与创意在这里融合,城市与烟火在这里交汇,网红与长红共融共生……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一句话:假如湖南成功申办全运会,你“撑棚”不?
文 | 蔡矜宜
来源:湘伴微信公众号
责编:周培
来源:湘伴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