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天岳书院。
通讯员 摄
1958年,彭德怀在天岳书院与师生合影。(资料图片)
天岳书院。 通讯员 摄
简介
天岳书院位于岳阳市平江县,始建于1720年,后四易其址。1868年,天岳书院在汨罗江畔黄土仑重新修建。它前承荆楚大地民俗武风,后继孔孟程朱往圣绝学;古纳屈原杜甫不朽诗魂,今得平江起义红色加持,成为文化“化石”。
吴抄金
在“蓝墨水的上游”平江,矗立着一座已有300余年历史的天岳书院。它不是平江历史最悠久的书院,却是平江现存最完整的书院。书院仿岳麓书院建制,坐东南、朝西北,为砖木结构三进院落。门厅正门横书“天岳书院”,东西两边嵌有“天经地纬”“岳峙渊渟”镏金石联。
1994年,我考取师范。班里组织“文化晚餐”,每次都有四名同学依次走上讲台进行文化分享。我脑海中不断闪现着家乡那个青砖石地、灰墙玄瓦的天岳书院——那里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它的惊人体量和宏大气场,不断地吸引着我去打量、猜测、感悟、发现。
一
1997年,学校安排学生回家社会实践。我以准老师身份回到平江,做了一次关于“天岳书院”的调查,才知道现存三阳村黄土仑的天岳书院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这是它的第四址,天岳村的天岳山才是它的第一址。
从天岳书院一路向西,会经过汨罗江。汨罗江江面开阔、江平如镜,如果不仔细观望,分不清水是往东流还是向西流。古时,汨罗江河床幽深,水运发达,有“三十五里水不响”之说,“上吨船只可以畅通无阻”。在汨罗江边,矗立着鲁肃山,相传为三国鲁肃屯兵之处。过了鲁肃山,才是天岳山。据记载,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知县杨世芳在天岳山的南侧创立“天岳”书院,比现存天岳书院早了148年。
天岳山不高,但比较陡峭。在攀爬时还不时会遇上一些竹桩顽石,随时有受伤的危险。在山路上,有斫柴与布菜的山民,见我小心翼翼,不由哈哈大笑,顺手斫下木枝,削好丫杈,丢给我作为上山拐杖用。
这里山民以劳作为乐,让我想起幼年和父母、乡邻在田地忙碌的身影。我心头一颤:那些遥远先民,在幕阜与连云山隙间,以山草为烟火,用田地续口粮。他们就与《周易·系辞》记载的“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一样,过着简单的田园生活。时至今日,这里仍保留了上山砍伐习惯与“斫柴”方言。
登上天岳山,四方气象尽收眼底。只见一条河流从东南方向“龙门”流入平江,又在天岳山脚拐角西去,河流墨蔚青蓝。可原有的书院却已消失不见。
沿汨罗江逆溯至天岳山西麓的沉潭村,留存“屈原殉国处”石碑一块。据传,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秦国攻占楚国都城郢之后,屈原在此怀砂沉江。
在天岳山南麓的小田村,留存杜甫墓祠,祠门正上方有青石匾,上刻“诗圣遗阡”。史书有一种说法:公元770年,诗人杜甫病逝在江上的一条小船里。“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诗祖与诗圣的到来,为老百姓注入了“心怀天下”的忠魂。知县杨世芳将此天岳书院定址在汨江河畔,一定有他的文化考量。
那天,从天岳山下来,我坐上了小船,从沉潭一路追寻到小田,在汨罗江的柔波里,体验了一回“蓝墨水”的厚重。
二
许是相承了屈杜行吟的书卷气,老百姓在汨水两岸积极建设私塾学校,兴办县学义学。可在唐五代以前,平江有历史记载的杰出人才并不多。直到书院的出现与兴起,平江人才方脱颖而出。这一切,首功要归功于九个人。
宋光宗绍熙年间,朱熹与张栻在岳麓书院会讲论道,那些在大师跟前聆听答问的生员中,就有来自平江的吴雄、李儒用、邹輗。随后,许炳、方暹、毛友成、鲁仕能、方輗、万镇成为朱门弟子,史称“平江九君子”。这九位朱子门生为倡明理学,先后在平江兴办阳坪、台川、殊恩三座书院,开启了书院与私塾竞相发展的新时期。其中,以吴雄为最。吴雄回到家乡阳坪创立书院,“户外履恒满”,听者云集,教化四方。淳祐年间,出现了全省会试,三届满榜都是平江考生的盛况。
清代,书院发展进入繁荣期。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天岳书院应运而生。在康熙至同治年间,经官方主办,得乡绅(学田)捐助,又四易其址。1868年,经士绅张岳龄与李元度慨然助力,天岳书院易址汨罗江畔黄土仑重新修建。天岳书院至此“一举而大创其规”,集“教学、藏书、祭祀”于一体。
天岳书院为官办学院,在全县社学、义学、私学中招收学生,培养经世致用的文化人。据传曾有朱子手书石刻“存忠孝心,行仁义事,立修齐志,读圣贤书”立于书院门外,定为书院学训。这与《朱子书院教条》一脉相承。
书院“山长”这个称呼野趣十足,引人入胜。学识渊博之人,如名仕夏大鼎、李汉章、余仕镜等纷沓而至,担任“山长”,开坛主讲。新派小说的鼻祖——平江不肖生向恺然先生,很自然地接纳了这个称呼。此后的武侠江湖,派别林立,也称某山掌门。
初建时,天岳书院教学以《四书》《五经》为主,兼学史书、子书、诗词集。课程日记为句读、抄录、质疑、博览,传承经典理学。1897年,知县冼宝榦倡导实践,主持改革,他致信梁启超曰:“西人之学,内皆依器而行,算学固赖仪器,穷意声、光、化、电各学,欲求实验,亦必有应用之器……”对课程进行了大胆革新。
1901年,朝廷下旨改书院办学堂,在天岳书院内兴办县立学堂。1903年,创办官立高等小学堂。1907年,天岳书院设平江中学堂。1911年,学堂改称学校,天岳书院随后设立平江县第一高等小学。1919年,开办县立师范学校。1925年,县立师范学校改办县立中学(后为平江第一中学)。
在天岳书院的墙壁上,排列着从北宋开宝年间至最后一次科考平江考中的进士与举人名单,共有进士53人、举人236人。清代,平江武事亦迎来巅峰,共诞生将军560多人,其中正二品以上59人。即使在战乱年间,天岳书院(县立中学)仍坚持开办,有1100余名学生顺利毕业。
翻译家凌壁如在回忆录中写道:“食堂设在一间广大的厅子里,排列几十张方桌。一桌坐八人。全校师生都在此就餐。那时候,就餐的信号不是摇铃,而是敲梆。早、中、晚三餐都是干饭。都是六菜。两碗豆腐汤,两碗炒白菜。其他两样变化较多,如腌菜、腐乳、炒蛋,小鱼虾类。学生们最有兴趣的是学院每星期六的午餐必打牙祭一次。每次都有一大碗肉……”
与凌壁如同时代的周令钊、钟叔河、凌敏猷等都作为学生在此修习,后来成为不同领域的“最美奋斗者”。
三
从书院推门而入,内置门厅,用木屏风隔开。转过木屏即见花园。桂花、冬青、铁树、剑麻诸多植物应时而兴。拐角走廊操过两厢斋房,东西各十四间。沿花园正上方垂带式三级石阶踏上大厅,便是书院讲堂,分为前、中、后厅。前厅八个青砖四方立柱,排成四横排,横柱之间饰有木质隔扇。在第三排隔扇之上,横悬“整齐严肃”牌匾,黑底金字。中厅居中摆放着一把大椅子,大椅子前面还层层叠叠、整齐有序地摆放着一把又一把小椅子。中厅两边各有耳房一间,原为山长住室。后厅正面则供奉着孔子画像,上书“万世师表”。
我想:这椅子上应该坐过很多人。那大椅子上面坐着的一定是老师。那下面的小椅子坐着的是学生。这种无法言说的隔世斯文与师道尊严,悄悄地撞击着我的心灵。
仿佛间,我看到了余虎恩将军着一品顶戴,穿御赐黄马褂,从天岳书院走出,远赴新疆,跟随儒帅左宗棠。令旗所指,“每战都辄以平勇为先锋”,与分裂势力、国外势力作战三百余次,共收复领土160多万平方公里。“余蛮子打海外”从此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
我看到了彭德怀来到天岳书院,带领老百姓发动平江起义,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后来赴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中央红军胜利会师,成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力量。两年后,彭德怀又回到书院指挥20余万红军攻打长沙,取得了红军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夺取省会城市的胜利。
还有程潜和陈明仁将军的谈判代表程星龄也来了。他们在天岳书院与解放军和平谈判代表团成功谈判,促成湖南全境和平解放,为当时民众免除战争涂炭带来福祉。
……
1958年12月22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彭德怀元帅回到天岳书院(平江县第一中学)实地调研,手书“平江第一中学”校名,并与师生合影,题写“虚心学习,锻炼身体,为了将来努力工作”。如今,在平江县第一中学校门处,彭总亲笔书写的校名和“敢为天下先”训导相互辉映;在书院前面的广场之上,彭德怀元帅铜像横刀立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攻坚克难,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在天岳书院里,我也许再也看不到学生围绕着山长,聆听讲学的场景。但是,还会有很多人如我一样来到这里,看那饱经岁月的青砖灰瓦、墙壁上的累累弹孔以及不知年代的革命标语;我们仍会看到满堂的座椅与孔子慈悲的目光。
也许,随着现代学校的建制,天岳书院的招生功能如其他书院一样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再也不会有一个书院能够像天岳书院这样文成武就。可这里的实物早已超越了实物,它的文化育人功能一直都在,在时间的流转与时代的变迁中,诉说历史,筑梦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