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专家去调研——制造业篇】衡阳输变电产业,“输出”澎湃动力

2024-01-19 07:07:0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曹娴 见习记者 于淼] [编辑:刘茜]
字体:【

1月12日,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的云集5G科技产业园内,自动化生产线正在进行“智慧生产”。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邹尚奇 摄

1月12日,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技术工人正在作业。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邹尚奇 摄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曹娴 见习记者 于淼

“这样一组3台变压器在湖南电网运行,可满足湖南省1/5的电量负荷,彻底解决湖南缺电问题。”1月12日,记者刚走进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简称“衡变”),就被装配车间里一台“大家伙”和公司副总经理李勇的一番介绍给“震住”了。

用电,离不开输变电装备。业内称:“世界输变电看中国,湖南输变电看衡阳。”由衡变自主研制的世界最高电压等级最大容量1500MVA/1000kV特高压变压器,正是湖南输变电产业的实力之作。

一个近300亿元规模的输变电产业何以在衡阳崛起?一家老国企改制后何以拥有“装备中国 装备世界”的底气?1月12日,记者同湘雁输变电产业服务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晏华衡一道,走进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1.3亿千伏安的实力

尼日利亚、马来西亚,山东大连、广东中山、湖北黄石……衡变公司装配车间里,一台台不同型号的变压器,有的在抓紧生产,有的在进行试验调试,即将发往国内外各个电网工程项目。

“甘孜站1000千伏电抗器,试验情况怎么样?”来到一台头顶10余米高“管子”的大型设备前,晏华衡问道。

“首台试验已完成。”李勇介绍,川渝特联网高压工程甘孜站项目是我国在建海拔最高的特高压变电站,将我国特高压变电站的海拔高度从1500米提升至3450米,对特高压产品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作为国内首台用于高海拔、高地震区的1000千伏电抗器,其高压套管首次采用1000千伏环氧树脂浸纸干式复合绝缘外套,穿上“防护服”应对高严寒、高紫外线特殊运行环境。

我国幅员辽阔,但能源分布不均衡。国家实施“西电东送”“北电南送”战略,实现“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电力远距离输送,需要国产化装备支撑。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攻关。”李勇说。衡变前身是建于1951年的衡阳变压器厂,2001年经过重组成为特变电工的全资子公司。此时,衡变的技术还在220千伏级徘徊。

输送容量大、送电距离长,又要保证线路损耗低,电压等级大幅升降并不是对前一级别的简单放大或降低,而是关键技术和配套设备质的提升。

李勇说,以正在向国网黄石特高压项目供应的1000千伏变压器为例,研制过程中,60多人的技术攻关团队,5年时间做了10多种仿真模型,在高电压、大电流、漏磁等不同工况下进行实验。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重来。

“目前,我国建成投运的特高压线路达31条,衡变公司承担了27条特高压线路工程供货,研制1000千伏变压器和电抗器共计123台套,换流变产品129台套。”李勇介绍,衡变的变压器总产量达到1.3亿千伏安,是世界单厂产量最大的变压器制造商,创造了38项世界第一、104项全国第一。

行走衡变车间,晏华衡感慨地说,20世纪30年代,湖南第一台变压器就诞生在这里,当时只能根据美国图纸进行生产。如今,在特高压输变电领域,中国标准就等于世界标准。

3年翻50倍的蝶变

从衡变公司出发,车程20多分钟来到特变电工云集5G科技产业园。

人少、二维码多,是这个数字化工厂给大家的第一印象。

地板上的二维码,提示AGV小车在货架与生产线之间穿梭不“迷路”;原料上的二维码是其“身份证”,可以查看原料“从哪来”“到哪去”等各种信息;产品上的二维码,扫一扫就能打开使用图纸。

衡变公司高起点规划建设云集5G科技产业园,其中一期、二期已投产,主要生产电气高端配网设备、G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产品等。

“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带来了什么?”晏华衡问。

“从直观的效益看,我们的规模在3年间翻了50倍。”特变电工云集电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怀晟说。

沿着生产线,肖怀晟边走边介绍:喷涂工序的槽液酸碱度以前靠人工取样检测,现在通过实时监控PH值的变化,自动调整配料;钣金工序用的原材料,以前是人工拿卷尺量,现在由机器视觉识别系统进行“目测”,分毫不差……十大自动化生产线让企业实现采购、物流、工期、工况数据的实时生成、故障感知分析、产品质检管理。

在肖怀晟看来,长远收益更可观:生产效率提高,交付期缩短,客户更加满意;一致性得到保证,产品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一线工人素质提升,向技能型工种甚至工程师转型。

车间一角,摆放着多台如冰箱般大小的产品。“这款72.5千伏海上风电充气柜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的充气柜。”特变电工云集电气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厉复新向大家介绍。

海上风力发电从浅海向深远海挺进,电力输送效率如何相应提高?厉复新说,以往应用的几乎都是进口产品,且电压等级无法做到这么高。作为我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之一的子项目,这款海上风电充气柜2022年立项,2023年6月通过专家评审鉴定,一致认为其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同类产品的国际领先水平。

听说新产品即将量产,已有多家新能源建设单位抛出“橄榄枝”,晏华衡竖起大拇指。“一手抓智能化升级,一手拓展产业新赛道,不管市场风云变幻,企业发展自有底气。”他点评道。

千亿产业集群加速成势

225家产业链企业、年产值近300亿元,这是衡阳输变电产业集群的“素描画像”。画像背后的故事,更耐人寻味。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四大变压器厂”“八大电缆厂”“九大绝缘材料厂”等,在衡阳均有布局。基于深厚的产业基础,至20世纪80年代,衡阳已经成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输变电基地。

“从有影响力到有竞争力,一方面要靠龙头做大做强,一方面也需要产业协同发展。”在衡变,晏华衡询问企业如何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我们的省内配套率超过70%。”李勇说。从湘潭的钢板到邵阳的绝缘件,从衡阳的电磁线到株洲的电瓷套,衡变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

以邵阳的广信科技为例,在与衡变合作的10年里,企业从最初只能给中低压产品配套升级为可为特高压产品配套,建立起技术管理、质量管理体系,成功开拓海外市场。

晏华衡与企业人员一起分析:衡阳正在成为国内输变电产业链条最完备、企业数量最多的产业集聚地,当前目标是如何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世界级的输变电产业集群。

以2023湖南输变电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举办为契机,国内200多家行业龙头、配套企业来到衡阳。现场,当地引进一批项目,引资300多亿元。

“补链强链,当前我们主要盯原料、抓人才。”晏华衡向记者透露。

铜线是输变电企业生产所需的重要原材料,也是衡阳输变电产业的堵点。集群促进组织走访了国内几十家铜企,加快招商引进;同时,努力争取常宁水口山电解铜产能扩大规模,尽快补上本地供应的短板。

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大量高质量人才。南华大学设立输变电现代产业学院,校企联合技术攻关,培育一批技术骨干;企业与高职院校开设“订单班”,培养一批产业工人。“我们在与省内外高校、人力资源机构积极对接,解决人才‘引育留’的迫切问题。”晏华衡说。

为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到2025年,衡阳输变电产业集群将实现产值1000亿元,形成涵盖多元电力装备研发制造体系的国家级高端输变电产业集群。

衡阳“输变电之城”,源源不断“输出”澎湃动力。

【调研手记】

轻舟已过万重山

曹娴 于淼

“轻舟已过万重山”,成为2023年网络流行语。跨过艰险后的淡定从容,面对挑战时展现出勇气和智慧,何尝不是衡变助力特高压成为独步世界的国家名片的写照?

濒临破产老国企的“逆袭”故事,衡变人已很少谈及。在“过去时”中总结经验,在“进行时”中把握机遇,才能在“未来时”真正“遥遥领先”。

立志“装备中国 装备世界”,衡变聚焦先进制造,从变压器“拳头产品”向GIS、高端配网、输变电设备集成、电力二次产业延伸;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深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开拓检修及运行维护、国际电力工程总承包等新兴板块。

智能化生产线旁,企业人员说:“不在落后的管理上搞数字化,不在落后的工艺上搞自动化。”紧跟时代、勇于创新,方能挺立潮头。

车间休息室里的咖啡机,洋溢着香气,似乎与制造工厂的“硬核”画风不符。细细回味,却又觉得“相得益彰”。

(一审:谢振华 二审:余画 三审:文杰)

相关专题:我和专家去调研——制造业篇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