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2月26日讯(记者 周小雷 范远志)在长沙县城东北部,风光旖旎的松雅湖畔,即将崛起一座未来科技城。今天上午,长沙县松雅湖未来科技城多项重大建设项目集中开工。长沙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永高出席并宣布项目开工。助力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松雅湖未来科技城从美好蓝图到行动落实,星沙的建设者心潮澎湃。
把最优地块留给科创产业
松雅湖未来科技城位于县域城区东北部,规划面积约137.98平方公里,包括松雅湖东片区、水渡河片区、茶塘片区和湘龙片区,常住人口可达40万。松雅湖未来科技城始终把“产城融合、产业兴城”作为发展理念。目前,路网建设、沿河风光带、招商引资项目有序推进,紧跟上级要求,让产城融合融出新天地。
不久前,长沙县发布的《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集聚区距离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显示,松雅湖未来科技城作为长沙县重点打造的四大战略平台之一,坚持“把最优地块留给科创产业,把最美生态留给最强大脑”的理念,打造以产业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创新研发引领区、成果转化加速器、机制创新试验田、未来产业新引擎和科创人才栖息地。
作为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一城一区三基地”中的重要板块,这里将以“融城发展新示范、产业科创新平台、品质城市新标杆”为建设目标,倾力打造集智慧生态新城区、水城共融示范区、产业科创策源区、总部经济集聚区于一体的未来科技城。
项目建设描绘民生底色
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4300余亩水面,绿化率90.06%,风景优美,游人如织,一幅“生态、宜居、宜业”的美好民生图景正徐徐展开。
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相辅相成,解决民生问题与推进经济建设紧密相连。除了在产业上拥有众多“造血引擎”,未来科技城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往无前。
松雅湖未来科技城路网建设项目、毛塘铺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项目、长沙县松雅湖产业配套项目、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整体提质项目建设正酣;万明路、产城融合包支路网一期及生态绿环项目、半边街撇洪渠水系治理项目、中森职教城项目等正抓紧办理;长赣涉芦冲路口项目、滨湖东路三期也火热开工……
从松雅湖未来科技城概念提出至今,规划设计经过多轮优化。“3+2+6”三级规划体系建设已经启动。综合交通、给排水、水利防洪、电力等专项规划和新型产业用地、轨道交通等专项研究成果稳定,已纳入在编控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规划正在编制。
匠心筑城奔向美好未来
以招商引资之诚,眺望未来科技之城。截至目前,未来科技城已落地招商项目11个,其中已摘牌项目6个,已开工项目3个。望新集团总部、永旺梦乐城、琨基集团总部等一大批项目已开工开建,其中永旺梦乐城项目有望年底前实现竣工验收。
一个个重大项目选址在松雅湖科技城且落地生根,在政务、商贸、科教、文旅多个领域结出累累硕果,赋予了科技城在国内国际上的广阔前景。
这里,与20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森林覆盖率达到50%,空气优良率常年保持在90%左右,获评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国家“两山”创新实践基地殊荣;这里是湖南首个“5G+工业互联网”先导区,全县有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335个、驻地高校17所……
一直以来,长沙县松雅湖未来科技城建设脚步从未停歇,始终以一名探路者的姿态,走前列、树标杆,担当率先打造“西有岳麓山,东有松雅湖”的国际科创高地新使命。
站在新的发展阶段,松雅湖未来科技城将以超越满分的热忱之心诚邀广大精英人才汇聚于此、强化优质产业资源接入,为长沙市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和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献礼。
【相关链接】
建设未来科技城,松雅湖为什么能?
作为长沙县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引擎”,松雅湖未来科技城备受重视。松雅湖生态新城(未来科技城)对标重庆、成都、上海、深圳、东莞等先进科学城案例,充分利用长沙经开区制造业优势,服务于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围绕“国际新城、科技新城、产业新城”,定位应用型科创研究,为推进长株潭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发挥“引擎”作用。松雅湖为什么能建设未来科技城?得益于以下六大优势。
区位优势明显
松雅湖生态新城(未来科技城)作为长沙市湘江东岸北大门户,地处长宁浏发展带与长株综合发展轴交汇处,紧邻大空港、大高铁及霞凝港,毗邻长沙经开区、自贸临空区、金霞经开区、金阳新区以及国防科技大学、湖南信息学院等。同时该区域交通优势明显,未来将拥有“4+1”〔即:地铁3、5、7、11号线及长株快线(S4)〕的城市轨道体系,半小时可达黄花国际机场、高铁南站,可最快链接国际国内科创要素,具备汇聚国内国际科创资源的交通要素。
产业基础雄厚
长沙县作为自贸区、经开区、临空区、会展区、综保区五大平台叠加融合区域,已形成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拥有30万产业工人和41家“世界500强”,现已跻身全国百强县投资潜力第3位、新型城镇化质量第4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第5位、绿色发展第5位、科技创新第6位、工业百强第7位、服务业全国10强,并连续16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松雅湖生态新城作为长沙县举“全县之力”打造的未来科技城,坐享国家级平台叠加优势,尽得千亿级产业集群助推之力,聚享湖湘最优资源,依托先进制造发展科创,未来潜力巨大。
生态优势突出
科技城起步区、核心区将围绕“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一是高标准规划蓝绿空间比,区域建设用地与蓝绿用地比为6:4,打造“四分生态六分城”的城市空间;二是保留天然水系、山体,在松雅湖、捞刀河、白沙河及饮马湖等临湖临河处布局科研和公共建设用地,同时沿捞刀河退让百米以上的绿带,打造“十里画廊”景观带;三是规划城市公园系统,规划城市级公园4座,社区公园20座,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建设一座蓝绿相交、水城相融的公园城市,以优质生态资源汇聚科创产业和人才。
发展空间留白
松雅湖南片(星沙主城区)、西片(碧桂园)已建设成熟,而位于松雅湖未来科技城的松雅湖东片、北片(水渡河片)多年一直处于留白状态,在整个长沙市仍属于为数不多的稀缺资源,也是长沙市待开发“两湖两垸”中的一湖。两片待开发留白区域用地资源丰富,征拆工作开展顺利,在用地保障方面,为松雅湖未来科技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顶层规划成形
构建“3+2+6”三级规划体系,完善科创空间载体。一是松雅湖生态新城总体规划与科技新城产业发展规划。目前松雅湖生态新城总体规划已获县人民政府批复(2022年8月),未来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产业发展规划已启动编制工作。二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两个重点片区控规单元(水渡河片、环湖片)均完成初步方案专家评审,形成初步成果;城市设计与控规同步编制,完成初步成果专家评审。三是专项规划,综合交通、给排水规划、水利防洪、电力规划、新型用地及轨道交通研究已通过专家评审,顶层规划体系正逐步形成。
项目建设铺开
按照“三年成形,五年成城”总体目标,先期开发水渡河片区(起步区),重点建设松雅湖东片区(核心区),三年完善配套设施,五年实现新城雏型。2022-2026年期间,项目建设投资约216亿元(以市政道路、公共配套、科创平台及生态景观为主)。截止目前,已建成安沙大道一期、金安大道(G319)二期、毛塘区集中整治(X002)、东十线及省人医(星沙院区)等重点项目。松雅湖未来科技城正以斗志昂扬的姿态掀起开发建设热潮,奋力夯实发展基础。
责编:周培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