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广场”解“千千结”
——张家界武陵源区创新载体推进基层善治
全媒体记者 贺威 通讯员 韦波
“这些年村里变化很大,产业搞起来了,旅游也已复苏,能不能修个停车场......” 12月13日18时,张家界武陵源区索溪峪街道黄龙路社区接近零摄氏度。吴家台屋场的小广场上燃起了柴火堆,吴必化等几位居民和社区党总支书记毛成辉围坐火堆拉家常,一个小型的“屋场会”就此“开幕”。广场另一头,音乐响起,几位阿姨跳起了欢乐的广场舞。
武陵源区根据居民分散居住的特点,去年以来在索溪峪街道试点,以两至三个居民小组为单位,建成了40个村(社区)“小广场”。为居民提供文娱活动、反映社情民意、宣讲政策方针、民主议事决策的场所,让心里话、烦心事都拿到台面上说,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广场搭台议百村千事
今年10月12日,田富村通了自来水,村民告别了旱季靠消防车、洒水车送水的日子。
“小广场上开屋场会,我们都提了建议,没想到效率真高,三个月就解决了通水的问题。”村民胡周文说。
年初,武陵源区人大二级主任科员、驻村第一书记吴飞虎就通过平常走访和联系村民,了解到“吃水”的难题,决定将此事作为今年村里的头等大事。
7月开始,吴飞虎一边联系消防和城管的洒水车进村送水,一边筹划召开屋场会。
“我们一直都盼着通自来水,只要开建,架设水管占点地算什么......”
“不行我们向上面争取,村民自筹些也行,反正要通水。”
7月初,在几个小组的小广场上,村民集中提出了通自来水的建议,商量了很多方案。因为资金投入大、牵涉面广,大家都觉得这事“不容易”。
“事情已经有了眉目,我了解到区里正在征集‘城乡供水管网一体化’项目的点,村里已经开始前期对接,还需要大家的鼎力支持。”吴飞虎适时抛出了方案。看到希望的村民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态全力支持自来水进村。
在各村(社区)的小广场上,共召开民主议事会40余次,决议村级重大事项18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措施22条,制定村级管理制度12个。去年6月以来,各村(社区)在小广场收集民情民意124条,为群众解决问题35件,改造污水管网2千米,新增供水管网工程2处,修建及硬化公路12公里。
对于不能满足的诉求,镇村(社区)各级也会做好解释工作。吴必化修停车场的想法因可用的土地极其有限,耕地的红线坚决不能碰。毛成辉耐心宣讲政策,街道宣统委员、办事处副主任万桥提议在路边划出部分临时停车位,吴必化欣然接受。
多社联动聚治理合力
为更好发挥小广场的作用,武陵源区积极把“千头线”引进“小广场”,各级各类组织也看中了小广场这块阵地,纷纷“植入”业务。
9月18日,武陵源区的“医保快递员”在金杜村卫生室购得1盒格列齐特缓释片、1瓶风油精,送到了本村唐春雪家中。
去年,武陵源区医保局在丁家台屋场会上收集到村民“买药难”的反映。如何解决村民的难题?于是就有了全国首创“村民群众动嘴、干部数据跑腿、医保快递上门”的“医保快递”经办服务新模式。
双星村一二组的小广场原本是邓寿意家的水塘。这片两个组的中间地带选址为小广场后,建成了300平方米的水泥坪,配备了健身器材,竖起了党建、村务公开、法律法规、涉及乡村的政策等公布栏。
省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陈化金,也是村里的“五老”代表。他身兼数职,积极发挥作用。2022年7月的一次屋场会,争取支持修通了连接一二组的道路。2023年3月份的三四五组屋场会,实现了全村损坏水管更换。4月份清明祭祖问题的屋场会后,争取了5.5万元,对60盏路灯进行了维修,助推了移风易俗......
张家界市民政局副局长杨登胜告诉记者,小广场强化了力量整合,统筹党建、综治等方面力量,充分利用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网格员、志愿者、“五老”参与其中,整合民政、乡村振兴、文化体育工作经费,完善小广场硬件,充实活动经费,保障“硬件”“软件”协同发力。
索溪峪街道的小广场模式已向全区推广,逐步引导群众在村(居)治理、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形成基层协商民主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