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一江碧水 赋能绿色发展——巴陵石化打造世界规模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研发基地

2023-12-25 08:16:44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刘茜]
字体:【

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全貌。

项目最高、最重大件设备——净化装置001塔吊装现场。

项目首批尼龙6切片产品产出。

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夜景。

文/图 彭 展 何 洁 李翼骏

12月15日,巴陵石化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酯化环己酮装置开车成功,标志着历时近30个月建设的湖南省和中国石化“双重点”项目全线贯通。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岳阳,嘱咐“守护好一江碧水”。同年11月7日,在中国石化和湖南省政府的共同推动下,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产业链整体搬迁至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项目采用中国石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荣获中国工业大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己内酰胺成套绿色环保新技术建设,对己内酰胺产业链升级,探索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为加快建设具有强大战略支撑力、强大民生保障力、强大精神感召力的中国石化,实现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产业链“搬新家”

护长江长久安澜

岳阳是长江中游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巴陵石化己内酰胺搬迁升级项目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被工信部列为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的标杆工程。

巴陵石化己内酰胺老区投产数十年,生产装置距离洞庭湖不足1000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产厂区与居民生活区相互交错,面临“化工围江”“化工围城”困局。

2018年11月,湖南省与中国石化、岳阳市与巴陵石化签署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产业链搬迁工程,项目新址距离长江岸线3000米。

产业链从岳阳城区搬迁至岳阳绿色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面积由4066亩降至2650亩,减少1/3、生产成本降低20%;用工总数由1869人降至999人,减少47%;单位产品主要污染物减少50%,外排污水总量减少70%,在产能翻番的情况下实现了集约用地、绿色发展。项目按照“5G智慧工厂”标准建设,设备99.9%实现国产化,中央控制系统全部实现国产化。

该项目采用荣获中国工业大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己内酰胺绿色成套新技术建设。其中,酯化加氢制环己酮成套技术、浆态床蒽醌法制双氧水技术为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

酯化加氢制环己酮装置为全球首创工业化装置,采用全新反应原理,颠覆传统工艺技术路线,具有碳收率高、“三废”排放少、清洁高效等优势,为产业链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浆态床蒽醌法制双氧水、环己酮肟化制环己酮肟技术首次大规模成功应用,双氧水新技术安全系数有效提升;煤气化装置为中国石化首套采用第三代国产水煤浆水冷壁气化工艺技术装置。

“项目实现了‘2431’目标:有效破解了‘化工围江’‘化工围城’两大难题,用地、消耗、排放、用工‘四个大幅减少’,成功应用中国石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行业领先的3项新技术,建成投产全球单套产能最大、技术领先的己内酰胺生产研发基地。”巴陵石化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邬智勇介绍。

“大兵团”齐上阵

稳步推进项目建设

2021年6月,己内酰胺搬迁升级项目开工建设,采用在IPMT(一体化项目管理)领导下的“E+P+C”(设计+采购+施工)建设模式,参建各方紧盯安全、质量、进度、投资、合同、廉洁“六大控制”目标,克服项目规模大、施工安装难度高、工期紧张等困难,坚持“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一起干”,充分发挥中国石化“大兵团”作战优势,持续优化施工统筹,群策群力推进开车,助力项目高质量建成投产。

项目建设阶段,巴陵石化携手上海工程、宁波工程、南京工程、湖南百利工程等4家设计院,以及四建、五建、十建、南京工程、胜利建设工程、胜利油建工程、中原建设工程、中原油建工程等8家总承包公司,在中国石化和湖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总部工程建设、安全监管和科技发展等部门的专业指导下,全力推进项目安全、高效、高质量建设。

项目建设施工高峰期有超过1.3万名建设者同时作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湘北地区极端天气影响,巴陵石化和承包商在确保项目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一方面按照疫情防控管理要求,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组,采取“网格化+链条式”管理方式进行联防联控,加强外来人员的防疫检查,优化调剂项目现场各区域用工,确保现场施工井然有序。另一方面制定实施《极端天气施工管理规定》,明确高温时段室外错峰作业;开展高温天气作业危害及防护等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建立完善《高温天气作业时突发疾病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建设者参与演练。公司领导带队深入工地送清凉,协调解决高温条件下安全施工作业的具体问题,确保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项目中交冲刺阶段,工地白天上万名参建人员追风赶日,晚上近千名建设者挑灯夜战,进行设备安装和中交试生产准备等各项工作。开车准备期间,来自石科院、宁波工程、九江石化、扬子石化、青岛安工院、中安联合、南化公司、中科炼化、镇海炼化、茂名石化、贵州能化等单位的中国石化开车专家组汇聚项目现场,查流程、定方案、除隐患、促安全、保稳定,协力为应用绿色环保新技术的双氧水、煤气化、酯化法环己酮等装置顺利开车贡献集体智慧。

“己内酰胺生产成套技术从模仿到创新再到原创,我们足足走了30多年。我们要把所学知识转变成高质量发展动力,用技术创新报效国家。”中国石化科技创新功勋奖获得者、首席专家宗保宁说。

创新管理模式

严控项目安全质量

项目新建包括日投煤4500吨煤气化、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15万吨聚酰胺、33万吨合成氨、24万吨双氧水、48万吨环己酮、66万吨硫黄制酸、60万吨氨肟化、90万吨硫铵等生产装置,安全平稳完成173台大件设备(超100吨)起吊安装。

面对纷繁复杂的项目管理任务,巴陵石化抽调180多名技术骨干成立己内酰胺搬迁项目部,下设控制部、设计部、施工部、HSE部、设备部、质量部,并根据现场区域的管理职责设置己内酰胺分部、氢氨分部、动力分部、公用工程分部、厂外分部、电气分部,紧盯目标,着力打造优质工程、阳光工程。

己内酰胺搬迁项目部倒排项目建设三级进度计划,以日保周、以周保月,通过“网格化+专业化+规格化”管理,落实HSE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干,每周现场办公,检查督促抓好各项施工;成立危大工程专项管理小组,落实危大工程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建立安全和质量问题曝光机制,查找问题及时通报立行立改;建立82个管理网格,加强网格长(员)监督、指导和考核;每月对总包单位画像并向其总部通报;表彰优秀承包商、先进班组、优秀个人,评选“最美建设者”,加大正激励力度;规范设置员工驿站,强化承包商员工人文关怀和身心健康管理。

同时,该公司与承包商签订党建共建责任书,开展“岗区带”(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建带项目)创建活动和“助力‘十四五’、建设新高地”主题劳动竞赛,组织慰问演出、节日慰问和送清凉慰问,做好路灯配建、工地循环车和食堂用餐等工作,加强先进典型选树宣传,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面对困难,项目建设者坚定‘争创国家优质工程’信念,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铆足干劲投身项目建设。”巴陵石化副总工程师、己内酰胺搬迁项目部总经理张晖介绍。

拼全力“双线作战”

决胜项目全线贯通

2023年3月,己内酰胺搬迁升级项目建设进入中交前的“三查四定”阶段,巴陵石化成立新区己内酰胺部和聚酰胺部,围绕“三大攻坚战”重点工作,确定“两个确保”目标,即确保新区开得顺、运行稳、效益优,确保老区安稳生产、安稳退出。

该公司组建试车工作小组和14个专业工作组,决战决胜尾项施工和投料开车。各单位抽调近千名骨干投入新区生产准备工作。面对新区顺利开车、老区安稳生产的双线任务,巴陵石化干部员工开启了“双线作战”工作模式。

该公司组织员工分批次参与新区上岗培训,学习新装置的工艺技术和操作手册,通过理论考试、上岗考试、现场实操三个阶段的考核,检验员工对装置理论知识和操作流程的熟悉情况,确保人人过关。首批通过考核、进驻新区现场的员工全面参与新装置“三查四定”和开车准备工作,他们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为新区顺利投产提供“金点子”,查漏点、消隐患,人人马不停蹄,个个身不卸甲,用脚步丈量“星辰大海”。

坚守老区的员工发扬装置主人翁精神,立足岗位稳生产,确保老区装置安稳运行,直至11月26日装置按计划逐步停运退出历史舞台,创造了老区煤气化装置A级连运266天的世界纪录;参与新区装置开车,利用休息时间轮流到项目现场加班加点,与进驻新区现场的岗位员工一道进行岗位知识学习和装置生产准备,助力装置安稳开车。

项目开车阶段,党旗在项目一线高高飘扬。巴陵石化各直属党工团组织积极响应公司党委倡议,组织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志愿者突击队共14批400多人次,到新区各装置现场开展义务劳动,以实际行动助力“双线作战”。

(一审:田镇圆 二审:蒋俊 三审:蒋玉青)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