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江畔,风光无限。
一年一度的龙舟赛成为汨罗江盛事。
汨罗屈子文化园。
汨罗市推进“小田改大田”,做活土地文章。
汨罗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群众实现“屋门口坐公交、家门口取快递”。
汨罗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动员大会现场。
三一预制混凝土PC装配智能制造项目。
刘永涛 许艳辉
马如兰 周 磊
坚持产业为王,重大项目拔节生长;推动乡村振兴,领先示范日益明显;深化综合改革,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坚持民生为先,幸福指数日益攀升……汨罗充分激发城市的内生动力,释放发展的无限活力。
2023年,汨罗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任务,聚焦打好“发展六仗”,坚定不移抓好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素质教育三件大事,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时光总是向前,奋斗永不停歇!
汨罗市委书记朱平波表示,该市上下将开动脑筋,开足马力,开放格局,大兴务实之风,做到真抓实干不懈怠、争先创优不动摇、攻坚克难不停步,加速汨罗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建设“七个岳阳”作出更多贡献。
产业建设驶出加速度——
重大项目集聚成势,壮大更强劲的发展引擎
莽莽玉池大山之上,坐落着总库容18万立方米的赛英水库。6月11日,投资81.04亿元的汨罗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在此开工。 汨罗抽水蓄能电站是湖南“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该项目建设期平均每年将增加地方财政税收逾5000万元,运行期每年可稳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近亿元。 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减少原煤消耗约10万吨,将进一步优化湖南电网电源结构,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时隔5个月,汨罗再传喜讯! 11月15日,总投资85.36亿元的陕煤汨罗2×100万千瓦燃煤发电工程获省发改委核准批复,正式落户汨罗。这是汨罗市迄今为止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 陕煤汨罗燃煤发电工程项目规划建设4×10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分两期建设。一期2×100万千瓦燃煤发电工程已纳入国家能源建设“十四五”规划和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项目采用目前世界最先进的高效清洁发电技术,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具有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等特点。
项目竣工投产后,将有力助推汨罗高质量发展,有效带动群众就业和周边配套产业发展,加快推动汨罗打造湘北能源基地。
同一年度内,两个重大能源项目相继核准并落户同一县(市),这在湖南尚属首次!
11月18日,汨罗长乐甜酒产业园“一碗陈记”厂房屋顶,一排排湛蓝光伏板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2022年,汨罗入选整市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以来,全力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打造屋顶光伏开发试点“汨罗模式”。
纵观汨罗产业项目建设,聚焦产业升级、动能转换、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层出不穷,一个个火热的创新故事映射出抢抓机遇、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脉动。
汨罗市2023年第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开工暨新项目签约仪式上,最为“抢镜”的是,以氟瑞矿业、恒业锂业等为代表的一批新能源项目签约落地,以及顺华锂业、龙智三期等新能源项目正式开工。
这意味着,汨罗高新区新能源产业规模加速扩大,产业链条日趋完善,集群优势显现。
氟瑞矿业董事长曾锋表示:“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深入实施,汨罗必将形成实力强劲的新兴产业集群,为企业带来更大发展空间。”
“风口”项目快马加鞭,高质量发展动能喷涌!
汨罗市以“一区两园”为主阵地,做强实体经济,做好科技创新,做实金融服务,做优人力资源,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
高新区做精做优四大主导产业,加快调区扩区,加速集群发展,争创国家绿色园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循环园着重发展基础新型材料,建设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持续推动循环经济向高端发展、向终端延伸、向尖端迈进;
配套园理顺体制机制,继续加强与长沙经开集团合作,全力打造“飞地经济”先行示范区,助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今年,汨罗高新区新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国盈新材、三一PC装备产业园、联基电子竣工运营;优冠体育地面材料助力亚运会场馆建设;PCB产业园、山河智能(配套)产业园等“园中园”企业吸纳功能进一步增强。
肩负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和融长发展的前沿使命,汨罗开拓创新、厚植优势,壮大更强劲的发展引擎,工业产业企稳回升。
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建设、省级创新型县(市)创建全面推进,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认定22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级创新平台5个。
“汨罗全力以赴抓项目招引,只争朝夕抓财源建设,持之以恒抓环境优化。”汨罗市委副书记、市长林恒求表示,该市今年新签约项目95个,新开工项目74个,新投产项目72个;“湘商回归”投资新注册企业10家,全年净增经营主体11519户,高质量发展来势喜人。
乡村振兴创造新样板——
农村资源全面盘活,夯实更厚重的发展底色
小田变大田,低产变丰产!
2020年,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汨罗市桃林寺镇高丰村朝北冲组实施,种了一辈子“巴掌田”的村民大开眼界、大受启发。
以此为契机,汨罗市做活土地文章,坚持支部引领、市场引导,党员带头、能人带动的“双引双带”模式,引导社会资本高标准改造全村农田,确保粮食产能有提升、社会投资有回报、种植大户有效益、农户增收有途径、集体经济有收入。
为深度盘活农村资源,汨罗开展农村产权抵(质)押融资金融服务创新试点,2月21日,该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运营。
“打开后台可查看项目地图流转数据库,进一步可查看转出方、流转时间、价格、面积及受让方等信息,一张图管地。”汨罗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总经理曹玉霞在桃林寺镇级农村产权交易站点打开中心官网首页,展示相关功能,“中心不仅让土地跨省越市流转,还吸引全国各地的客商和种植能手投资。”
该中心深度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主动对接多家银行,迅速响应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发放“农村土地经营流转权抵押贷款”,支持“小田改大田”。
今年,汨罗土地经营权成交133笔9.5万亩1.5亿元,带动村集体增收1221万元。汨罗市成为全国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整县(市)试点地区。
截至目前,该市共完成“小田改大田”6.04万亩,全年粮食播种总面积98.7万亩,总产量超41.2万吨。
“小田改大田”只是汨罗市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的一个缩影。
汨罗市委副书记、市长林恒求表示,该市聚焦粮食产能提升,聚焦乡村产业发展,聚焦生产生活生态协同,聚焦公共设施服务改善,聚焦乡村治理效能提升,锚定农村改革先行区、融合发展引领区、人居环境标杆区、乡村治理样板区、共同富裕示范区“五区同创”目标,全力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汨罗着眼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统筹城乡、一体推进,做好创建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全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全国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示范县的结合文章。
今年,以“屋门口坐公交,家门口取快递”为标志的汨罗模式被央视《新闻调查》栏目45分钟专题解读,被《人民日报》《中国交通报》重点报道,“客货邮融合+电商物流+一村一品”入选全国第四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汨罗自主开发客货邮助农电商平台,为本土特色农产品电商提供免费线上店铺。今年,该市电子商务交易额60亿元,农产品电商销售交易额4.5亿元,电商从业人员达2.1万余人。
一组数据见证乡村蝶变与振兴活力——
农业产业加速发展: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园8个,发展省市级龙头企业44家、规模以上农业企业6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176家。长乐镇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人居环境有效提升:打造省级和美乡村1个、岳阳市级3个、汨罗市级30个。整治连片小微水体3000余处,建设河长制主题公园6个、小微水体示范点31处、市镇幸福河湖17处,治理城乡黑臭水体16处,黑臭水体问题整改入选湖南省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十大典型案例”。
社会治理更加有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推进,志愿者发展至10.69万人,“10万+志愿者持续18年共筑龙舟名城”入选全省志愿服务典型案例。
9月26日,2023年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暨和美乡村建设湘北片区现场推进会上,来自全省各市州的观摩团走进汨罗,看乡村面貌新变化,听产业发展好经验。
洁净平坦的道路、井然有序的院落、蓬勃兴旺的产业,勾画和美乡村的鲜明图景;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湖南省水稻农机社会化服务典型县等“金字招牌”纷纷落户,见证汨罗乡村振兴的铿锵步伐。
民生保障再上新台阶——
“急难愁盼”呼有所应,彰显更温馨的发展成色
今年9月,岳阳现代服务职业学院开学,汨罗第一所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崭新起航。
作为素质教育的先行者,汨罗把新时代素质教育作为头等大事,举全市之力激活素质教育发展新动能,教育改革更深入。
该市深化新时代素质教育改革,多措并举建设“家门口”好学校,坚持打造高效活力的“好课堂”,造就幸福感常在的“好老师”,培养有教育情怀的“好校长”,建设生动活泼的“好校园”,培育有公民意识、精神追求、健全人格的“好学生”,全力以赴发展“最持久的民生”。
近年来,该市投入12.5亿元资金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城乡品质学校,先后改建24所寄宿制学校,改扩建40片运动场,建成21个高标准图书阅览室、190余个图书角。
“精品一中、优质二中、特色三中”的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全市93.5%的学生在中心校、品质校就读。
即使是最偏远的乡镇,家门口也有好学校,小学校也有好老师,小学跨村不出镇,中学寄宿走读两相宜!
今年,汨罗市高考本科上线率73.96%,高出全省本科上线率31.6个百分点,排名全省前列、岳阳第一。
屈子生态湿地公园人流熙攘,汨罗江沿江风光带流光溢彩,友谊河、李家河等黑臭水体经治理变身市民公园……漫步汨罗市,一个个城区新地标相继落成,蕴蓄更坚实的发展底气。
汨罗市委、市政府立足群众急难愁盼和共同富裕目标,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诺言。
该市夯实民生之本,大力培育就业增长点,新增帮扶车间10间,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480个,帮扶脱贫人口就业413人。投产“家门口就业”项目78个,带动就业2553人;在建“家门口就业”项目35个,可带动就业2000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4.1%。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看得见、摸得着”。
一个个温馨的民生故事,一张张拉长的“民生清单”,书写成有温度有厚度的“民生答卷”——
医疗服务更优质:新人民医院加快建设,新二人民医院投入运营,120指挥调度中心启动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村卫生室医保定点全覆盖,免费“两癌”筛查1.6万人。
公共文化更惠民:“友谊河之夜·周三有约”等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开展,送戏下乡95场次。汨罗市图书馆获评全国一级(县级)图书馆。
社保体系更健全:公共租赁住房建成140套、开工212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490套。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资金8727.6万元,社会救助创新实践入选省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社会大局更稳定: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获评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罗江镇罗江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2023年平安建设和民调排名均居岳阳各县(市)区第一,平安汨罗更具成色……
志不改,道不变。乘势而上,扬帆再出发。
“以百倍热情、千倍信心,把汨罗的事情干好!”汨罗市委书记朱平波表示,汨罗将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带领全市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素质教育三件大事,保持坚定的信心、赶超的姿态、务实的作风,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以实干实绩推动汨罗高质量发展。
本版图片均由胡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