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记者 邓桂明 通讯员 邓凡 株洲报道
大洋彼岸墨西哥城,蒙特雷轻轨3号线列车一路驰骋,年载客量超4000万人次;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机场,时速120公里的最快地铁载客运营,全自动无人驾驶又快又稳;
“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时速350公里的雅万高铁在爪哇岛上奔驰,持续演绎“一带一路”共赢故事......
翻山越海,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制造。
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入,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重大跨越,“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
12月8日,2023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轨博会”)在湖南株洲开幕,来自国内外轨道交通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高校院所的1200余名重要嘉宾参展参会。
“这款专为沙特客户定制的磷酸盐漏斗车,最大承载量可达100吨。”展馆外,一节印有阿拉伯语字样的奶黄色车体,映入眼帘,这是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带来的最新展品。
不同于平车和铲车,磷酸盐漏斗车具有顶盖和底门漏斗自动开闭功能,可实现全天候无人操作自动化装卸货和实时监控,可以将沙特内陆地区的矿产运输到沿海港口,大大提高运输效率。
今年,全球首列氢能源智轨电车在马来西亚当地时间9月6日亮相。
以胶轮取代钢轮、无需铺设有形轨道、具有建设周期短、投资成本低、低碳环保、智慧便捷的特点,自2017年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轨”面世以来,“智轨”已成为中国先进制造“走出去”的新“利器”。
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走出去,靠得不仅是产品技术输出,还包括投资、建设和运营。
今年墨西哥当地时间10月29日,中国中车旗下中车株机承建的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地铁1号线整体现代化改造项目正式开通运营。 这是中国中车首个海外“系统+”项目,涉及投融资、车辆新造,以及既有车辆通信信号系统、线路及机电系统全面现代化升级改造、全系统维保等内容,采用的新材料、新技术,以及轻量化设计结构,让整车能耗更低,同时可实现车地之间的双向通信,确保行驶安全。2022年入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十大PPP项目经典案例”。
面向世界,株洲已建成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制基地。目前,株洲生产的电力机车、城际动车组、城轨车辆、智轨以及轨道交通装备衍生产品,出口欧洲及非洲、东南亚、中东、中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球第一。
走出去,让世界看见中国;引进来,让中国拥抱世界。
据悉,本届“轨博会”国际展商比例高,国际参展企业65家,占比超20%,涵盖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来自德国、美国的企业最为抢眼,占外方参展商总数的70%。
“我们带来了完整的铁路行业解决方案,用户可以在现场体验定制化服务。”首次参展的德国浩亭技术集团是世界领先的工业连接技术供应商,致力于为铁路设备的电力、数据和信号传输提供连接解决方案。集团创新中心总监吴志扬表示,近年来,中国轨道交通市场快速发展,为能够快速响应本土客户的需求,集团还在珠海设立了全新定制化方案区域服务中心。
“看好中国市场,这是一个典型的双赢结果。”美国西屋交通运输集团中国区总裁崔垚向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西屋交通在中国国内市场实现3亿美元销售的同时,带动了约6亿美元中国企业的出口额。
“公司将展出制动全套产品,其中新一代地铁及客运车辆的制动控制系统,可大大降低制动系统的重量、能耗、全寿命周期成本和制动距离,且系统95%的部件在使用寿命结束时可以回收。”崔垚充满期待。
展会期间,湖南省贸促会将联合美国驻华大使馆商务处、美国驻武汉总领馆商务处共同举办“2023中美轨道交通国际合作圆桌论坛”;株洲市政府将举办产业推介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并举行重大项目签约;中车株机、中车株所等领军企业将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举行面向欧洲市场发展论坛......
制造名城,与世界接轨,轨博会已经开启,精彩也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