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片敬时代 以初心致未来

2023-11-24 09:0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湘江] [编辑:刘茜]
字体:【

《总书记来信》海报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海报

湘江

近日,由湖南省委宣传部和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新时代“新闻大片”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中,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台)和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在中国记协新闻大厅发布《新时代“新闻大片”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湖南广电“新闻大片”的探索,是提升主流媒体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实践创新。新闻大片,作为一种重大主题报道的新闻实践新样态,是面向新时代的新闻舆论工作要求,紧扣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民之大事,以青年网民作为主要受众,以主题化策划、影视化手法、强情感输出、年轻态表达、全媒体传播为特点的多集系列中视频报道。“新闻大片”在主题、叙事、画面、音效等方面颠覆了传统重大主题报道和纪录片的表达模式,通过每集8—15分钟的多集系列中视频,兼容长视频、短视频的优势,依托全媒体传播、全矩阵分发,形成强大影响力。

“新闻大片”作为重大主题报道的新闻实践新样态,有四大特性值得推广借鉴。

一是紧扣时代之问的“新闻性”。

新闻是时代的反映,“新闻大片”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宣传重大战略思想、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典型,让受众在沉浸式的大片视听语言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国家发展和时代变迁,在回应时代之问的过程中主动引领时代之声、服务发展大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贡献了宣传思想文化力量。

二是恢宏精致的“大片感”。

“新闻大片”汲取了不同电视艺术形式中观众喜闻乐见的元素,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视听语言,为新时代的新闻类视频宣传作品提供了创新性的参考模板。与传统电视新闻专题相比,“新闻大片”拍摄风格更多样,叙事方式更多元,视听元素更丰富;与纪录片相比,“新闻大片”新闻性更强,写意性更强,叙事性更强。与网络中绝大多数制作粗糙的短视频相比,“新闻大片”在受众中拥有很高的识别度和记忆点,也具备反复传播、常看常新的潜力。

三是积极饱满的“情感化”。

湖南广电“新闻大片”发展出了基于“三极致”原则的情感实践。首先,以极致任务为抓手,在确保报道真实性的同时,赋予了新闻报道更多的人文情感。第二,借极致环境展现矛盾,如实还原人物与自然环境间的矛盾与冲突。第三,于极致细节处见真章,融入了文学的“非虚构”要素,捕捉新闻事件中那些充满温情的人物和故事。报告发现,“新闻大片”情感词频次最高前5位为:发展、希望、选择、成功、创新,均为偏向宏大叙事的积极用语,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四是引领文化“青春态”。

从年轻用户的感知角度出发,传达新时代之声,是“新闻大片”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特色定位。首先,人物选择“青春态”,尽量选择35岁以下的青年人作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第二,题材选择“青春态”,尽可能选择具备“知识性”、能够给年轻人带来“神秘感”和“探索欲”的内容。第三,叙事落点“青春态”,体现在以真实个人承载时代命题的叙事落点上。第四,语态表达“青春态”,彻底抛弃原来创作习惯中刻板而生硬的“空话套话”,转而使用新型的、年轻化的、灵活接地气的语态与表达形式。

专家观点

宋振远 中宣部新闻协调小组组长

全媒体时代,传播介质不断发生变化,但对优质新闻内容的需求是不变的,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是党媒国企的时代责任。作为省级新闻媒体机构,湖南广电一直在探索,在求变和应变,推出了众多现象级的“新闻大片”,承担起了回答时代之问、发展之问、中国之问、世界之问的主流媒体责任。“新闻大片”突出立根铸魂,锤炼政治品格,突出国情思维,彰显中国特色,突出价值传播,锻造核心竞争力,突出数字赋能,创新全链条生产传播方式,这四个特点是做大做强做优重大主题宣传的基本遵循。

刘梅茹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副司长

湖南广电多年以来一直走在广电行业宣传创新和改革发展的前列,以精品意识和创新思维开展新时代的主题宣传,积极探索实践具有独特风格的“新闻大片”的宣传路径。紧扣国之大者、民之大事,强化新闻性、大片感、情感化、青春态,推出了《绝对忠诚》《我的青春在丝路》等一大批优秀作品,特别是《总书记来信》等几部作品获得最新一届中国新闻奖。十年来,有8部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新闻大片”得到了全国新闻行业最权威的肯定和褒奖。

殷陆君 中国记协党组成员、国内工作部主任

湖南广电是新闻媒体的翘楚,是融合发展的排头兵,是网上网下同频共振的先锋队,其发展经验值得借鉴。尤其是十年来,湖南广电创制的“新闻大片”成为值得关注的现象级作品,体现了湖南广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轮子一起转,坚持新闻立台和节目立品牌两个特色一起创,坚持节目质量和人才队伍两个支柱一起立,坚持为地方服务履行职责和为国家全局发展作出贡献两项任务一起担的两手抓、两手硬。这是地方台对国家大局的重要担当,也是对行业全局的独特贡献。

李颖 湖南省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一级巡视员

湖南广电的发展历程就是一段创新的历程,创新已经成为湖南广电人最鲜明的标志、最深刻的印记。此次研讨会主要着眼点就是如何在新征程上创新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全媒体时代,我们只有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拓展融合发展新路径、精品创作新理念、培养人才新方法,才能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新时代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天地广阔、大有可为,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关心支持下,湖南广电一定可以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在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彰显更大作为。

唐绪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

今年是媒体融合发展十周年,湖南广电的“新闻大片”刚好做了十年,这是时代使然,也是创新的结果,体现了湖南广电坚持新闻立台、融合发展的成果。传统媒体面对互联网冲击,说到底就是要有新的方法产生优秀作品。“新闻大片”以中视频的形式传播,单片集成系列,有立场、有情感、有导向,符合新时代的要求,这样的探索和努力是可贵的、可佩的,给省级电视新闻创新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曹书乐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评论(清华大学)基地副主任

“新闻大片”站位高、意识强,作品主题宏大,回答时代之问。对选题的操作上,“新闻大片”巧于破题、工于技巧,抓住了众多可亲可敬的人物形象,抓住了推动国家民族发展、受到社会尊敬的群体。我们在“新闻大片”叙事中,可以看到一个人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可以看到如何将个人的奋斗与国家人民的命运结合起来,有力地引领了青年文化,传递了主流价值观。

高贵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新闻大片”不仅有精巧的选题角度,还有不动声色的价值输出,电视语言传达做得非常到位。这一系列作品,确确实实找到了当今媒介环境之下主流媒体做重大主题报道的密码。“新闻大片”将新闻创新创优“卷”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新的高度,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好新闻的策划重点、出发点是要体现家国情怀,体现我们如何去面对生命、生存、生活,体现出对真善美的向往和孜孜不懈的追求。

赵子忠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几年我和湖南广电打交道,听得最多的就是新闻立台。湖南广电有很多好的综艺节目,但新闻立台的基因是这些综艺节目的底色,“新闻大片”非常好地体现了湖南广电新闻立台的努力和成绩。“新闻大片”不仅体现一个大字,它其实反映的是湖南广电对极致专业主义的追求。没有长周期、高密度的思想碰撞和反复磨合,没有湖南人这种特有的“轴劲”,也就达不到这种极致的效果。

责编:刘茜

来源:华声在线

今日热点
焦点图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