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傍水、古韵悠长。
长沙望城区的铜官古镇,犹如散落在湘江东岸的一颗明珠。
铜官老街作为铜官的灵魂居所,历经千年时光流淌,风雨不惧、宠辱不惊,氤氲着最动人的人间烟火气。在老街尽头,夏国安艺术博物馆庭院内,有一座飞檐翘角的古戏台,这便是铜官东山寺古戏台的旧址。戏台石柱上刻有一副楹联:
一曲谱薰风,藉铁板铜琶,演出河滨景象;
群仙翻乐府,驾苍虯白鹤,掀开水面文章。
(铜官东山寺戏台联)
10月末,秋意阑珊,记者特邀湖南师大附中语文教师,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欧阳荐枫一同翻阅历史卷轴,品读这副楹联。
一镇阅千年:凝土为器,陶瓷文化今可寻
记者一行驱车来到铜官镇,这里不同于城区的车水马龙、霓虹闪耀,随处可见的是青瓦红砖和错落有致的老屋,还有许许多多兜售着陶瓷的小店。
谈及铜官,绕不开的就是陶瓷了。
铜官窑始于唐代,盛于晚唐。北起铜官镇,沿湘江东岸往南,直至石渚湖一带,便是一千多年前的古铜官窑(又称长沙窑)的十里窑场。
昔时窑火繁盛,唐代湘籍诗人李群玉在《石渚》一诗中生动描绘了长沙铜官窑烧窑时的壮观景象:“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烛洞庭云。迥野煤乱飞,遥空爆竹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无独有偶,著名唐代诗人杜甫行至铜官目睹此景留下了《铜官渚守风》:“不夜楚帆落,避风湘渚间。水耕先浸草,春火更烧山……”
为何铜官窑如此繁荣兴旺?这与云母山密不可分。
云母山又名铜官山,蕴藏着适宜制作陶瓷的土壤。千年以前,沿着湘江而来的陶瓷艺人发现了云母山,于是一代代陶瓷艺人在此安家,一个个窑炉在此兴建,窑火越烧越旺。
这里,不仅烧出了世界第一批釉下多彩陶瓷,更造就了千年前的“世界工厂”。
(铜官窑遗址 资料图)
船只密布的石渚湖,曾是湘江码头所在地,慕名而来的中外商贾络绎不绝。带有湖湘文化符号的铜官窑瓷器扬帆起航、漂洋过海,远销29个国家和地区,从千年沉船“黑石号”里打捞出来的瓷器至今仍精美如新,浸透着先人的勤劳与智慧,彰显着湖湘文化开放基因。
值得一提的是,铜官窑瓷器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等融入到瓷器之上,开辟了中国陶瓷装饰艺术的先河。如广为流传的爱情诗“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就是出自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二十一首》。这些诗歌题材涉及饮酒、品茶、爱情、民间故事等,真实记录了唐代长沙的民俗风情,盛满了市井烟火气息。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产业,丰富的陶土资源、畅达的水运交通,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使铜官制陶业在宋明清时依然繁盛,是我国古代五大陶都之一,以陶瓷闻名于世。
一联窥戏外:年丰物阜,古典文化显昌隆
漫步在铜官老街,这里古朴的石阶、宅亭、庙碑、古井,似乎还在向游人讲述着它的辉煌历史。
坐落在古镇南端的铜官老街成形于唐代,是铜官窑重要商埠之一。明清时期,街上商贾云集、商铺林立,各类手工作坊和老字号商铺众多。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铜官街尾修建了彤关寺,光绪三十年(1904年)改建为东山寺。寺院内正对主殿有一座大戏台,戏台左右镌刻一副对联格外醒目。
据夏国安艺术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夏国安先生在此建设云母书院庭院时挖掘出清代古戏台台柱10根,其中两根刻有清代文人李爱生所撰楹联“一曲谱薰风,籍铁板铜琶,演出滨河景象;群仙翻乐府,驾苍虯白鹤,掀开水面文章”。这些石柱后来在恢复重建戏台时被利用上,重新焕发光彩。
(夏国安艺术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为记者介绍东山寺古戏台)
“戏曲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而这副楹联就是很好的佐证。”欧阳荐枫向记者阐释道。
上联“一曲谱薰风,藉铁板铜琶,演出河滨景象”,是写戏曲台词气概豪迈,音调高亢。“铁板铜琶”四字背后还有段趣闻:北宋时期,苏轼与随从外出郊游,随从在一旁高唱苏轼的歌词。苏轼问自己与柳永的词有什么不同。随从说:柳郎中的词只可借17岁的女孩子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您的歌词得请关西大汉持铁板唱“大江东去”。
因此,上联的意思可理解为荡漾在初夏时节的暖风中,戏台上演唱着戏曲,伴随着铁板和铜琶这般激昂的打击乐,演绎出一派年丰物阜、繁华锦绣,充满生活气息的河岸图景。
关于此番盛景,欧阳荐枫进一步解释,“‘滨河’,在这里代指铜官古镇,一船船陶瓷由湘江入长江,经扬州、靖江、宁波口岸,开辟了一条通往南亚到北非的‘海上丝绸之路’。随着商业发展空前繁荣,勾栏瓦肆也兴旺起来,说这戏台相当于长沙的‘百老汇’也不为过啊。”
下联“群仙翻乐府,驾苍虯白鹤,掀开水面文章”,对仗工稳,继续紧扣戏台。“乐府”这种民间诗歌体裁创作出来优美的诗篇,借用神话故事中的仙人神兽,描绘了水面上进行的一系列精彩活动。
我们都知道,没有风的时候,水面平展如镜。而乍然风起,水波一圈一圈泛开,平静的“水面”,便有了“文章”。而铜官古镇的“水面文章”,正是由繁荣的社会经济生活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绘就的,绚烂如这里名扬世界的陶瓷。
“此联充分体现了戏台联的特色,联中所描绘的戏曲优美意境,从听觉和视觉上体现了戏曲里的音乐婉转动听、舞姿曼妙优美,也让人领略到中国戏曲的美妙及魅力。”欧阳荐枫感叹道。
当我们置身于东山寺古戏台前,认真品读这副楹联,不禁遥想当年的光景:它曾记录着这里的丝竹乐音,收藏着簇拥的人影、如雷的喝彩,也记载了当时民间娱乐文化的兴起和繁盛。从掩埋的地下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它不仅是铜官曾经繁荣经济文化的一个典型注脚,也给我们以另一种形式留存下了一段珍贵的历史。
一人见豪情:穷则思变,革命文化淬火而生
铜官古戏台是古镇的脉络,带着岁月的纹理、历史的韵脚。
欧阳荐枫告诉记者,东山寺古戏台的往事还与一位人物牵绊颇深。
在过去,雅俗共赏的戏曲是铜官人的消遣方式。铜官窑工们在辛苦劳作之余,都爱去东山寺戏台听戏聊天。20世纪初,中国社会内忧外患,大量洋货倾销市场,铜官陶器没了销路,窑工们难以养家糊口。那时的他们,无比期盼社会发生变革,摆脱困苦的生活。
(铜官东山寺古戏台旧址)
五四运动爆发后,反帝反封建的新思潮传到了长沙,铜官老街附近的一名年轻人郭亮深受触动。1919年,毛泽东同志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传播介绍新思想,探索改造社会的道路。一贯关心国家和社会的郭亮被毛泽东的文章深深吸引,开始有了明确的革命思想。
1920年,郭亮考入第一师范第二部,其时毛泽东在一师附小担任主事,郭亮经常去向他求教。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郭亮在毛泽东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成立后,毛泽东任书记,郭亮分管工人运动。随后,郭亮回到铜官领导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反对“窑门捐”和“窑货税”的斗争取得了胜利。1923年3月,在郭亮的积极筹措下,3000多名窑工齐聚东山寺,召开了铜官陶业工会成立大会。
据《中国共产党望城县历史》记载,中共湘区委员会派夏曦、易礼容等到会祝贺,并赠送了一副对联:“莫说散沙不能成大器,须知泥土可以变黄金”。以此勉励工人像“泥土成陶”一样团结战斗,揭开了湖南工人运动的新篇章。
(如今的铜官老街)
“透过这副戏台楹联,我们看到了铜官千年不熄的熊熊窑火、繁荣热闹的人间烟火、穿越幽暗的革命薪火,而这‘三把火’也为世人照亮了铜官积淀深厚的地域文化、古典文化、革命文化,写满了湖南人勇于求索、追寻成功的精神密码。经历千百年形成的湖湘精神,虽然它所处的时代已变迁,但其气质、风格仍在民族性格、习俗、建筑、艺术作品中留存,而且还将持续、深远地发生作用,焕发出磅礴力量。”欧阳荐枫如是总结。
记者手记
铜官故事未完待续
姚懿轩
行走于铜官古镇街巷,这里相比于长沙其他网红景区的人流如织、热闹喧嚣,更显幽静安谧。
但当你打开历史深处的铜官,就会被它独有的“魅力”所深深折服。古时,它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不断向外输送着中国文化、中国文明;近代,又通过先进知识分子引进共产主义思想、马克思学说,这里面蕴含的不正是一个可以走出去,更能够引进来的开放包容的故事吗?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去学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穿汉服、听戏曲、买文创……“国风”文化也频频出圈,年轻一代正从传统文化中重新认识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成为了文化传承的新生力量。
这届年轻人为什么爱上了传统文化?爱上的是它所呈现的美丽外表吗?不全是,应该还有它超越时空的人文精神和蓬勃发展的生命力。铜官的陶瓷、戏曲、建筑,这些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被新一代年轻人吸收创新后必然也会碰撞出新的火花。铜官的“故事”未完待续,等着你、我、他们去共同书写。
点评嘉宾:欧阳荐枫
湖南师大附中语文教师,湖南大学文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湖南师大文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湖南省中语会常务理事,湖南写作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作协教师作家协会常务理事,湖南楹联协会理事。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出品
总策划/夏似飞
统筹/文凤雏 赵雨杉
执行/周红泉 朱玉文 王华玉
撰文/姚懿轩 刘乐
摄影/邹尚奇 戴钺
剪辑/戴钺
设计/陈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