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陈勇 郭宸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湖湘大地寒潮来袭,新化县琅塘镇街巷村组却依然活跃着“志愿红”。热心帮人带路、不间断守夜巡逻……这样的“志愿红”,在当地拥有一个美丽的称号——“琅塘星”。
群众身边“活雷锋”
琅塘地处娄底、益阳两市交界位置,因“美玉汇聚”而得名。
琅塘镇党委书记刘鑫说:“‘琅塘星’的初心,就是‘我因琅塘而骄傲、琅塘因我而闪耀’,传承发扬雷锋精神。”
再冷的天、再滑的路也拦不住“湖南好人”、琅塘镇龙凤村志愿者邱田军服务群众的步伐。11月11日、12日两天,他冒雨上门给村里的6位老人义务理发,还去镇上物流点替好几位出门不方便的老人取回快递,帮他们购买生活用品。这样的好事,他坚持做了近3年。
“邱田军的义行善举让家园变得更美好,我们以他为荣!”龙凤村群众说道,现在,大家和他一起当“琅塘星”,龙凤村的“琅塘星”有70多人。
去年5月的一天,苏新工贸区千岛湖小区一住户发生火灾,屋内有一位年近90岁的老人被困。“琅塘星”志愿者周松玉得知情况后,以最快速度冲进房中,找到卧床老人,背起就冲出门外,大火随即也被其他人扑灭。
“琅塘星”就是这样,发挥地熟、人熟、事熟优势,摸准群众诉求“主动脉”,畅通实践服务“微循环”,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不仅为基层减了“包袱”,更让群众得了实惠。
干群齐心争先锋
琅塘镇镇长刘铁辉向记者介绍,他们刚开展此项工作时,并非一帆风顺。起初,有的群众对志愿者有偏见,认为志愿服务是“出风头”,有的村干部因为积分统计增加工作量而提出辞职。
怎么办?开弓没有回头箭!刘鑫、刘铁辉等镇领导花了17个晚上,走进村社区,向居民群众宣讲“琅塘星”的意义和架构。
镇领导带头,全镇所有党员干部首先成为志愿者。建立乡镇一总队、各村和镇属部门一分队、各网格一小队“星架构”。实行积分制管理,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
“‘琅塘星’是‘服务星’‘奉献星’。”“当个‘琅塘星’,既为社会出了力,自身能力价值也得到提升。”群众思想得到统一,握指成拳力无穷。
该镇太平水库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承担上千亩农田灌溉任务,因为年久失修,主干渠淤积严重,送水效果很不理想。今年5月,镇政府提出清淤大会战,672名“琅塘星”志愿者主动报名参战,两天时间清理15.5公里主渠及支渠的石块、淤泥、杂草等垃圾,解决了长期困扰当地的排灌问题。
人人崇尚志愿者,个个争当“琅塘星”。如今,该镇志愿者从最初的130多人发展到7238名,一年多里提供各类服务3.1万余次,排查信息7000余条,结对帮扶“一老一小”等特殊困难群众476人。
共建共治“生力军”
十几个人每天分三班,轮流值守,风雨无阻守护学生安全。琅塘镇苏新社区苏溪湖实验学校门口,道路复杂、车水马龙,学生出入存在安全隐患。“琅塘星”志愿者联合学校成立了“护学岗”。从此,家长、孩子过马路不再担惊受怕。
苏新社区地处新化、安化两县交界处,“琅塘星”志愿者协助社区开展治安巡逻、应急救援、矛盾调处等工作,干部群众一起管理社区。昔日的“矛盾窝子”变成了礼让和谐、秩序井然的“团结社区”,社区负责人感叹“工作任务虽然增多了,精神负担却减小了。”
去年,新化夏秋连旱,琅塘镇部分群众生活用水紧缺。拥有打井经验的戴均初等人挺身而出,对辖区废弃多年的50余口老井进行义务清淤、修缮和消毒,让老井又流出了清凉的井水,保障了2000余人的生活用水。戴均初说:“当了‘琅塘星’,有了归属感,做事更有劲。”
“琅塘星”实践探索出星星点灯公益计划、家情家事档案馆等品牌服务项目,形成“大事众为、好坏同评、事事共管”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获评全省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今年以来,该镇群众信访总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3%,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排名连续5个月位居全县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