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特刊丨绿色发展新标杆

2023-11-01 10:14:0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黄馨怡 彭孙英] [编辑:欧小雷]
字体:【

黄馨怡  彭孙英

“两山多竹篁,翠色逼人来。”这是沈从文笔下的绿意湘西。绿色是湘西生命的底色,象征着清净、纯粹、希望,蕴藏着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无论站在湘西的何处,放眼望去,触目皆为绿——苍翠欲滴的茂密树林、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的青山、清新恬静的万亩茶园……

湘西,如诗如画,是梦中的港湾,是人间的珍珠,是绿水青山所眷顾的人间仙境。

10年间,在这片充满灵性的土地上,湘西人民以绿色之笔,书写了一段段欣欣向荣的秀美篇章。

生态优美、如诗如画的紫霞湖。石林荣 摄

农业升级 绿叶里的致富经

清风轻拂脸颊,茶香沁人心脾,采茶姑娘们身着古朴精致的苗族服饰,迎着喜人的春光,一起采茶。清脆的采摘声在耳畔萦绕,银饰叮咚,笑声朗朗,苗歌悠悠,世间美好云集于古丈县默戎镇牛角山村的山顶茶园。

10年前的牛角山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是一个人均年纯收入不到800元的“老少边穷”苗族聚居村。“有女莫嫁牛角山,家家户户穷叮当。半年有粮半年荒,十个汉子九个单。”曾是牛角山的真实写照。

在国家加快推进扶贫开发的大背景下,全国人大代表、牛角山村党总支书记龙献文,与村两委班子带着全体村民,利用牛角山海拔800多米、生态良好的荒山开辟茶园,发展林下本地特种畜禽生态养殖,开发特色苗寨旅游。曾经阻碍发展的大屏障,变成了增收致富的大宝藏,广大年轻人返乡就业,乡亲们在“家门口”创造富裕生活。

2016年,牛角山村实现全村脱贫。

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618元,是10年前的30倍,被推介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

围绕着一片小小的茶叶,牛角山村坚持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生态、绿色、有机的全产业链。

“牛角山上茶飘香,夯吾苗寨游客欢,搭帮党的好政策,家家户户是小康……”苗歌新唱,在牛角山村回响。

湘西茶产业正向科技化、智能化发展,制茶技术不断升级。

一座现代化的湘西黄金茶加工中心,两条全自动数字化加工生产线正在有序高效地运转。新鲜采摘的嫩枝芽叶,被送至二楼的摊青槽里散发水分和青草气,乘坐着传送带来到一楼,在滚筒杀青机的热气里飞快翻滚,在“大圆筒”揉捻机里被搅拌均匀,在烘干机中进一步脱去身上的水分……

“这里是四省(市)边区智能化程度最高、产能最大的加工厂,每天的产能可达14000斤鲜叶,覆盖吉首市周边20多万亩茶园的生产。但这总面积7000平方米的制茶车间,只需要2名员工。”湘西神秘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相关人员介绍。

湘西茶产业正从规模化走向标准化,迈向品牌化。

要想声名鹊起,离不开茶叶品牌的打造。保靖县抓住保靖黄金茶的核心资源——种质资源,系统推进保靖黄金茶传统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和传承工作,通过苗祖祭祀民族文化艺术节、茶王争霸赛、少儿茶艺大赛等活动传播品牌文化,首开先河启动保靖黄金茶种质基因库建设,开展古茶树资源立法保护……保靖黄金茶1号入选农业农村部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保靖黄金茶以综合评比第一入选全省首届农作物十大优异种质资源。

截至目前,全县保靖黄金茶茶园总面积15.5万亩。2022年,保靖黄金茶综合产值21.36亿元,在中国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评估中,品牌价值达12.35亿元。

目前,湘西州茶叶总面积突破90万亩,居全省第一,综合产值超过80亿元,涉茶人口超过60万人,覆盖脱贫人口20余万人,吉首市、保靖县、古丈县荣获2023湖南茶叶“三茶统筹”先行县市。茶叶产量从2013年的0.18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1.4万吨。

茶叶,成为了湘西人民的脱贫叶、致富叶、幸福叶,湘西州逐步从“茶叶大州”迈向“茶叶强州”。

湘西茶叶种植面积90余万亩,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吉首市供图

工业转型 与自然和谐共生

走进湘西高新区,充满现代感的智能化建筑错落有致,青山绿树环绕。这里是“湘西国家锰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也是全州绿化生态和森林城市建设的佼佼者。

曾经的湘西高新区,只是一片郊野荒坡。

园区发展之初,各类项目纷至沓来,扬尘不断、污水横流,固体废弃物随处可见。“当时,到处开工搞建设,噪音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一名本地居民回忆道。

在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湘西高新区逐渐意识到“要想长久发展,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整治扬尘污染,排污管全贯通,加强对采石打砂场的整治;相继建成湾溪河、万溶江沿河风光带、民族文化园、生态公园,兴建景观坝、景观桥等,加大环境基础设施,耗资500万元建设西区隧道水体净化工程,投资近400万元建设了2个环境空气小微站、1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园区大气监测体系日趋成型。空气质量和水质显著提升,整个园区的生态面貌焕然一新。

湘西高新区全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靓化“五化”工程,完善园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污染防治能力,实现园区资源的高效利用,着力推进园区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工厂、建设绿色供应链,探索出产业升级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新思路。

2021年,湘西高新区自主编写的“三线一单”工作应用成果,被生态环境部列为全国第一批示范案例推广。2022年,园区被评为湖南省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单位。

按照“三线一单”产业准入标准,园区引进新材料产业、大健康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项目并重点支持发展,逐步退出高耗能、污染企业,加快产业改造升级,推进绿色发展。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态与经济共生,湘西高新区的经济体量居全州第一方阵,生态环境在全州名列前茅。2013年以来,园区以年均增长30.51%的速度,GDP从2013年的7.7亿元提高到2022年的84.6亿元,增长了10倍。

近年来,湘西州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培育战略性低碳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构建现代绿色产业体系,已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1家、省级绿色设计产品3家、省级绿色园区1家、省级绿色工厂5家、州级绿色工厂41家。

位于泸溪县的红土溪村大山生态农庄,草木葱郁,花繁叶茂,清新的绿意与古色古香的民宿相映成趣,游客络绎不绝。

2019年前,这里却是岩山裸露、乱石林立、粉尘飞扬、气味刺鼻的采石场。

采石矿场停止开采后,泸溪县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实施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复绿,种植红豆杉、紫玉兰、杨梅、樱桃等绿化树种和水果5000多株,播撒花种33000多平方米;在废弃矿坑上修建了水上乐园、网红桥、休闲亭等旅游设施,建造了采摘园、农家乐、乡村民宿。

“采石破坏生态、污染大,老百姓埋怨多。比起挖山采石,农庄利润低,收入少,但长久可持续,周边群众认可。平时的餐饮、民宿、水果采摘都很受欢迎,夏天时水上乐园人潮涌动。短期和长远相比,我更喜欢目前矿山转型后的绿色经营模式。”大山生态农庄“庄主”张大山感慨不已。

绿色发展湘西高新区生机勃勃。湘西高新区供图

旅游蓬勃 绿水青山游人醉

中秋、国庆假期,湘西州迎来旅游高峰,游客们在此探寻亿万年前的深海记忆——湘西世界地质公园,欣赏静谧旷远的碧水青山,感受浓郁纯正的民族风情……

8天假期,全州累计接待游客218.4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3%、89.29%;全州39家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45.29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6646.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6.28%、79.44%。

沈从文曾说:“湘西那个地方,任何时节实在是一个使人神往倾心的美丽地方。”

湘西州是一片绿意盎然的生态福地,世界地质公园的金字招牌光彩夺目,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森林城市的生态名片熠熠生辉,被国家林草局誉为“北延安、南湘西”两个绿色发展典范之一。

古色古香的民居,静谧葱茏的树林,虬曲苍劲的百年古树,泸溪县新寨坪村宛若天然氧吧,令人心驰神往。

新寨坪村被誉为“中国古树博物馆”,是湘西州仅存的保存完好的古木集中、资源种类众多的原始生态宝地,有珍稀古树120株,绝大部分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全村围绕生态古树群落做文章,发展绿色休闲农业,打造生态康养度假景区,先后获得“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国家3A景区”等国字号荣誉。2022年,该村接待游客7.6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万元。

昔日贫困落后的新寨坪村,如今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新农村样板村。

围绕打造全国绿色低碳发展样板区,湘西州大力推进生态湘西、和美乡村建设,在绿水青山中发展旅游经济,湘西大地处处是风景、遍野是“金山”。

湘西,不仅有如诗如画的绿水青山,更有浓郁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族风情。目前,该州拥有1座世界地质公园、1项世界文化遗产、1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9个国家级旅游景区、178个中国传统村落、400多个国字号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和1517处历史文化古迹,是名副其实的旅游宝地。

2021年以来,湘西州积极推动文旅、茶旅、农旅、体旅、工旅深度融合,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百姓富”的综合效应不断放大。

2022年,湘西州在全省率先召开旅游发展大会,助推文旅产业复苏。

今年6月,在全国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湘西经验”得到推广;今年9月,“魅力湘西沉浸式非遗体验游”入选2022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为全省唯一。

10月1日,国内首部沉浸式苗境喜宴剧《德夯幻境》在矮寨奇观旅游区上演,“双节”期间,场场爆满,一票难求,每场上座率达100%,相关话题热度持续上涨,游客们自发在网上进行宣传,激发湘西夜经济活力,打造文旅融合新样本,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

10年间,湘西州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从2013年的2322.8万人次增长到2022年的4606.91万人次,旅游收入从144.9亿元增长到475.29亿元。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对湘西州GDP增长贡献率提高到75%以上,带动300个村寨发展,50多万人吃上“旅游饭”。

传承非遗技艺,竹山苗寨文化+旅游持续火爆。李健 摄

湘西人民发挥智慧、奋发图强,与青山共舞,与绿水同唱,依托绿水青山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一条独特的绿色发展之路,在绿意之间创造出生生不息的未来,以实际行动谱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诗篇。

原载于《湖南日报》2023年11月1日《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特刊T14版

(一审:卢小伟 二审:蒋玉青 三审:禹振华)

相关专题: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