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领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调研】山区大县新化如何做强做优农特产业

2023-09-18 06:51:33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挖掘资源禀赋,用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壮大传统优势产业,红茶、黄精两大产业声名远播——

山区大县新化如何做强做优农特产业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熊小平 周俊

【核心提示】

新化,地处湘中丘陵与雪峰山脉交错地带,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有70余座。由于雪峰山脉阻隔,这里闭塞而偏僻,曾被称为“梅山蛮地”。

缺乏工业基础,拥有152万人口的山区大县,如何解决发展问题?

新化紧紧抓住农特产业这个“牛鼻子”,挖掘本地资源,用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壮大传统优势产业,构建以茶叶、黄精为核心的农特产业体系。全县涉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91家,从事黄精产业的经营主体409家,总产值达24亿元,辐射全县四分之一劳动人口。围绕红茶和黄精的本地化、产业化、特色化做文章,探索一条立足农特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发展路径。

【经验剖析】

挖掘本土资源

高山栽茶叶,林下种黄精

作为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新化的发展基础相对薄弱。

群山环抱,森林密布,农村劳动力众多,如何从山旮旯里突围?

“既不盲目跟风‘时髦产业’,也不搞‘捡到篮子里就是菜’。”新化县委书记李铁雄介绍,“立足本地资源,因地制宜,用现代农业模式壮大传统优势产业。”

新化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森林覆盖率高,林地面积337万亩。良好的自然条件,孕育了高山茶叶和多花黄精两种独特物产。

新化红茶始于晋,兴于唐宋,茶多酚含量35.15%,茶黄素含量22.14%,达到高级红茶标准,曾是湖南省创外汇的重要产品之一。

多花黄精,是新化的道地中药材,多糖平均含量16%,最高含量达19.3%,远高于中国药典7%的标准,全县野生分布面积达110万亩。

林下黄精仿野生栽培。

举全县之力,在高山栽茶叶,在林下种黄精,打造“新化红茶”和“新化黄精”两大农特产业。“黄精生于林下,不与粮食争地;茶叶长于高山,能充分发挥地力。”李铁雄介绍,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9.8万亩,黄精种植面积10万亩。

新化紫金茶叶生态茶园。

新化并未止步于“一种了之”,而是着力在规模化、产业化、链条化上做文章。编制茶叶、黄精产业发展规划,建设茶叶五大产业带、黄精四大片区,作为县域经济重点发展产业和农业支柱产业。成立专项领导小组、产业协会、产业办、农特产业发展中心,打造“双百亿”产业链。

产业培育下足“本钱”。2018年,该县设立农业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重点用于发展县域特色产业,仅今年安排“两特”产业发展的财政资金就达到1600万元,撬动各类资金达4000万元以上。同时,对农特产业从财政资金、金融保险、土地供应、税收优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平台建设不遗余力。建成中药材集散中心、中国黄精集散中心、新化红茶一条街、电商产业园、鑫泰农贸等一批农产品交易市场;在省内建设123家营销中心、旗舰店、专卖店,构建微商、电商、抖音等“互联网+”营销模式;依托全域旅游,打造特色农旅融合项目20余个。

发展精深加工

从鲜品到20个系列产品,提升附加值

9月9日,第三届中国林下生态黄精产业发展研讨会暨第四届九九黄精节在新化举行,现场发布新化黄精栽培技术规程、新化黄精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从产地环境、种苗繁育到加工、包装,构建技术标准。新化县农特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刘永常告诉记者,种植和加工有章可循,有技可施,为黄精的增产增量和提质增效提供了保障,新化黄精进入标准化时代。

推动产业化发展,掌握行业话语权,才能持续抢占市场。新化摒弃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用工业化思维壮大农业产业,向科技要竞争力,向精深加工要效益,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

“鲜品每公斤18元左右,经九蒸九晒做成黄精片,价格翻好几倍。”新化县颐朴源黄精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邹辉介绍,科技赋能精深加工,“土疙瘩”变成“金娃娃”。

颐朴源黄精产业园。

(本版照片均为通讯员摄)

作为新化黄精科技研发的省级龙头企业,颐朴源公司先后参与7项湖南省黄精地方标准制定、1项黄精国家行业标准起草,并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共同创建全国黄精行业首家“科技小院”。围绕黄精种质资源收集保护、良种选育、标准化种植示范、产品深加工等开展研究,为当地种植农户和生产加工组织提供免费服务。

为奠定全国行业领先优势,新化加大与科研院所合作。去年,与浙江农林大学围绕系列产品研发、建立黄精数据库、区域引种示范、基地合作等方面展开研究;与湖南农业大学等科研团队洽谈,开展产业发展规划、黄精产业研究中心建设等合作。

在黄精精深加工企业新化县天龙山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刚与湖南启迪古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500万元产品订单,企业负责人刘智一头扎进新加工厂建设。

“引进6条全自动生产线,能生产黄精提取物、超微粉、口服液等6个大类共100余个衍生产品,能按照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刘智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明年3月可投入生产,公司年综合产值预计将达3亿元。”

目前,新化已培育黄精加工企业15家,实现了从产地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初步形成了产品多元化、生产组织化、产业链条化、营销品牌化发展态势。全县累计研发九制黄精片、黄精超微粉等20个系列产品,年产能5000余吨,综合产值突破8.8亿元。

“新化黄精”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新化县成为“中国黄精之乡”“中国黄精集散中心”。

打响红茶品牌

产品、渠道创新,吸引年轻人消费

9月9日,第十五届湖南省茶博会,湖南省渠江薄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新品“麦珠红茶”,惊艳现场。

形似麦粒的颗粒红茶,每包1.5克,方便携带,水杯冲泡即可获得一杯色香味俱佳的红茶,突破条形红茶形态,颠覆“围炉煮茶”的繁琐。放进常温矿泉水瓶“冷”泡,与牛奶搭配,“麦珠红茶”给年轻人带来时尚消费场景,一“泡”而红。

“麦珠红茶引来10多批粤港澳茶商洽谈,销售订单排到了年底。”公司董事长陈建明喜形于色,“依托‘五彩湘茶’项目支持,公司新上马浮腾分段干燥设备,提升茶叶品质,年销售额达到2亿元。”

新化茶企众多,已注册红茶商标达33个,曾出现相互压价等乱象,一些优质茶园采取代工、贴牌等方式,为外地茶企打工。在全国茶叶产能饱和、产品良莠不齐的市场背景下,新化红茶出路在何方?

岩山湾阳光萎凋传统手工茶叶制作。

“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基础,打造‘新化红茶’区域公共品牌。”新化县茶叶产业领导小组组长姜世星给出了答案,“整合行业企业,‘一荣俱荣’。”

围绕“买方”市场,针对不同人群需求,开发茶饮料、保健茶、茶食品等差异化产品,拓宽增值空间。消费者既能体验“煮茶邀月”的雅致,也能享受“闲适恬淡”的时尚,一大批年轻人、上班族成为“新粉”。

打响“湖红之源”品牌。出台促进发展办法,制定门店装修、运营标准,规范产销行为;组织媒体、博主、网红、经销商等,多维推广“新化红茶”;“走出去”,每年参加20余场次展览拓展市场。

“8月参加香港国际茶展,签订了10吨成品茶意向合同;9月参加省茶博会,签订了100万元年度销售合同。”9月13日,新化县天鹏生态园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蔡辉华刚从长沙回来,又“备战”下一轮展会,“走出去就有机会,不走出去就没有机会。”该企业还发展特色农庄、露营基地,茶旅年综合产值9000万元,每年仅向周边村民发放工资就达200万元。

目前,全县形成了以历史名茶“新化渠江薄片”和奉家、天门、大熊山三大山头为主的优质高端红茶主产区,“二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21个,3000亩以上的茶园基地达14个,拥有渠江薄片、天鹏茶叶等7个省级茶叶产业示范园。

“新化红茶”被评为2022年度全省“一县一特”优秀农产品品牌,综合产值近15亿元。新化红茶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时尚新品”。

【发展感言】

走好“土特产”发展之路

新化县委书记 李铁雄

新化县委副书记、县长 左志锋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省委、省政府县域经济发展座谈会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吹响了号角、指明了方向。新化将因地制宜走好“土特产”发展之路,全力做强农特产业。

挖掘“土”的资源,找准发展根脉。依托新化地理气候优越适宜、农耕文化历史悠久、特色药材种类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深挖生态潜力,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用足用好粮食、生猪、红茶、黄精等资源禀赋,在科学保护中提升原生态价值,让本土资源从“沉睡”中“醒来”,变成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特色禀赋”。

放大“特”的优势,探索发展路径。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变”发展原则,进一步找准比较优势,大力推动“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示范建设。把特色做足、把产业做强、把效益做大,推动地域标识发展,切实打造一批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叫得响的“新化品牌”,形成以多种特色产品为支撑的发展体系。着力将黄精、红茶两大特色产业打造为“百亿级产业链”,带动打造更多特色品牌。

提高“产”的效益,优化发展布局。坚持以工业思维谋划农业,不断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持续加强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培育几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招大育强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切实做大“种养加”、做实“产供销”、统筹“贸工农”,促进全要素集聚、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聚合,不断延长农特产品的产业链、价值链。在已有的8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和41个“两品一标”农产品基础上,继续做好“两品一标”农产品申报,打造更多新化特色品牌。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推进文旅、茶旅、药旅、农旅、康旅深度融合,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新化农特产业还存在着短板。有一批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但还没有一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产业的带动能力、行业引领能力等基础不稳;红茶和黄精产业链基本形成,但缺乏专业的市场拓展和营销主体,企业各自营销,市场占有量偏低,导致产能难以充分发挥。此外,作为山区县,难以引进和留住人才,在技术研发、工艺革新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突破。

新化将从结构、链条、品牌等方面集中发力,将农业特色产业品质做优、龙头做大、链条做长、品牌做响,以农业特色产业的优质发展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审:罗江龙 二审:刘乐 三审:蒋玉青)

相关专题:思想领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调研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