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支书讲新故事①凤凰县菖蒲塘村丨王安全:科技托起乡村振兴致富梦

2023-09-17 16:11:14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朱倩萱]
字体:【

开栏的话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访贫问苦,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十年来,湘西州按照总书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十六字方针的指引,深挖自身丰富的“绿色”“红色”“古色”等资源,一座座土乡苗寨拔掉穷根焕新颜,撸起袖子加油干,阔步在乡村振兴康庄大道上。

今天起,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将走进湘西州8县市的10个村(社区),听“老支书讲新故事”,从老支书的经历及视角感受“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年来的山乡巨变。

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原党支部书记王安全。(向莉君 摄)

凤凰县菖蒲塘村丨王安全:科技托起乡村振兴致富梦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张颐佳 向莉君 通讯员 李瑞杰 整理报道

人物介绍

王安全,72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原党支部书记。在2011年至2017年任职期间,他带领村民不断试种选育猕猴桃、蜜柚新品种,教授村民嫁接技术,帮助全村在发展水果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苗木产业。2016年,王安全获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贫人物”;2021年,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故事讲述

在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当年习近平总书记采摘柚子的果园边上,“依靠科技,开拓市场,做大做优水果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几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十年时间,当年的土路已变成平整宽敞的炒沙路,路边还划了停车位,设置了栏杆,忙着猕猴桃采摘的村民或开着农用车、或骑着三轮车来回忙碌。凭栏远望,一条笔直的炒沙路穿村而过,一栋栋蓝灰屋顶、白色墙面的村舍错落排布,掩映在猕猴桃及柚子树间。

菖蒲塘村。(吴东林 摄)

“当时总书记就是在这里摘的柚子,还夸我们摘柚子是项技术活,他对柚子品种很熟悉!”聊起习总书记来村里的场景,王安全记忆犹新。

1951年出生的王安全虽已70多岁,但他思维清晰,干劲十足。1995年王安全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任菖蒲塘村村委会主任,2011年任村党支部书记直至2017年卸任。

上世纪80年代,王安全和几名敢于“吃螃蟹”的村民出去跑市场、学技术,先后在村里试种推广柑橘、乌黑蜜桔、椪柑、脐橙、柚子、猕猴桃等,让一向“塘上只长菖蒲草”的菖蒲村水果产业“异军突起”,村民逐渐靠着种水果吃上了小康饭。

村民在采摘猕猴桃。(李瑞杰 摄)

“物以稀为贵,那时贵州的商贩都自己开车来村里拉水果,我们根本不用叫卖。”提起当时的场景,王安全仍旧难掩欣喜。但随着市场的饱和,2010年左右,菖蒲塘村一枝独秀的水果种植市场被打破。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菖蒲塘村,提出“依靠科技,开拓市场,做大做优水果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科学论断,为菖蒲塘指明方向。

“习总书记快上车走了,我才和他说了我们遇到的困难。”对于总书记的叮嘱,王安全牢记心间,也进一步促进菖蒲塘村产业的创新、发展、扩大。2016年,菖蒲塘与周边的马王塘、长坳、樱桃坳三个村合并,成为全新的菖蒲塘村。

靠着紧抓“科技”“市场”两个关键要素,菖蒲塘村紧跟市场需求,不断引进、选育新品种。产业面积从2013年前的不到2000亩,增加到现在的8000亩,并带动合并村一同发展致富,全村人均年收入从2013年的6000多元增加到去年的30000多元。

王安全给驻村工作队介绍柚子的培管技术。(向莉君 摄)

王安全见证了村里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水果品种不断更新、改良,技术不断提升的全过程。通过传帮带,村里的“土专家”“田秀才”越来越多,形成人人懂培管、个个会嫁接的“技术村”,拿着专业技术职称本本的农民就多达150人。村里的“金剪刀”女子嫁接队、男子搭架队等,不仅撑起村里的水果、苗木产业,还奔走全国各地“卖技术”。

“凤凰有个菖蒲塘,您的产业让农村变了样,您的产业继续创新,继续加强,继续发扬,您的明天更辉煌!”采访结束,王安全掏出自己为菖蒲塘写的歌词,欢乐地唱了起来。

变化感言

在王安全看来,乡村振兴,必须得因地制宜发展真正“适合”的产业,必须得有本领过硬的带头人。产业的发展要不断创新,不断优化,要紧跟着市场走,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并在好政策的指引下,不断培养新的示范户和年轻的技术员,做好产业发展的传帮带。

(一审:杨露 二审:卢小伟 三审:谢峰)

相关专题:老支书讲新故事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