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可爱的人】16岁女生瞒着父母入朝作战——记抗美援朝老兵、原志愿军第47军139师独立卫生营护士杨启翠

2023-08-02 07:22:0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陈新] [编辑:刘茜]
字体:【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陈新

“战场没有前方和后方,我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回忆抗美援朝期间的纷飞战火,89岁的杨启翠目光坚定。16岁那年,还是学生的杨启翠参军入朝,成为一名白衣战士,穿行枪林弹雨,拼死抢救战友。

8月1日,记者来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职工宿舍,采访杨启翠老人,听她讲述那段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

“我没有被吓倒,准备随时牺牲一切”

杨启翠出生于1934年11月,是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人。1950年10月,国家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正在沅陵卫校读一年级的杨启翠,报名参加部队组织的抗美援朝医疗队。

1951年1月,正值冬天。出发前,杨启翠一直瞒着家人。母亲收到从学校寄回的衣服和被子,才知道女儿已出发前往朝鲜参战。杨启翠是家中独女,母亲在她入朝作战期间,因思念、担心,常常落泪。

杨启翠被分配到志愿军第47军139师独立卫生营任护士。她随部队从沅陵坐车到长沙,再坐闷罐火车一路北上,来到了安东(今辽宁省丹东市),等待命令,准备入朝。

即将入朝参战,大家情绪激昂。杨启翠回忆,“腰鼓队敲得震天响,大部队在这里集结,换防场面令人震撼。”

但战争很快展现了残酷的一面,敌机轰炸,房屋炸毁。“我没有被吓倒,准备随时牺牲一切。”杨启翠信念坚定。

由于鸭绿江大桥被敌人炸毁,杨启翠和战友随部队连夜涉水,踏上了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

敌机依仗空中优势,白天肆意轰炸,朝鲜的公路遭到严重破坏,坑坑洼洼,十分难走。部队只能白天休息,夜晚摸黑行军。

急行军中,不少新战士脚板磨出了血泡,杨启翠用缝衣针挑破,再用马尾巴毛沾上酒精给战士消毒,“我们没有时间休息,忙完后,天已大亮,就靠在坑洞里休息,等晚上再行军。”

走了8个晚上,到了朝鲜谷山地区。没有住房,医疗队就住山沟里的防空洞抢救伤员。朝鲜的冬天十分寒冷,气温降到零下30摄氏度,“我们给伤员洗纱布,手冻得像红萝卜一样。”杨启翠说。

“即使在最恶劣的条件下,也没人叫苦”

战场上,敌情瞬息万变。

杨启翠经历了一次无比惨烈的敌机轰炸。有一天,部队在大山洞里召开大会,大会进行不久,突然数架敌机对会场轮番轰炸扫射。“炮弹一串串扔下来,我军伤亡较大。”杨启翠和战友冒着敌人轰炸扫射,跑到会场抢救伤员。

当天下午6时许,轰炸现场刺鼻的硝烟还未散去,战友们含泪安葬好阵亡战士。杨启翠心中的悲痛,久久不能平息。

“即使在最恶劣的条件下,也没人叫苦,没人害怕。”目睹身边的战友倒下,杨启翠老人哽咽了。

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954年秋天,杨启翠随部队回国。杨启翠先后被组织安排到解放军原169陆军医院、原157陆军医院、湖南省军区医院门诊部,从事护理工作,直到退休。她为国家卫生医疗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战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从来没有忘记他们。”轻抚着保存至今的一枚枚纪念章,翻看着抗美援朝战友的照片,杨启翠说,“和平来之不易,希望每个人珍惜这份幸福,努力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一审:夏博 二审:邓望军 三审:石伟)

相关专题:致敬最可爱的人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