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走转改”——记者一线见闻】屈原精神绽放时代光芒——汨罗市屈子文化园见闻

2023-07-05 07:10:3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刘永涛 徐典波] [编辑:刘茜]
字体:【

6月21日,汨罗屈子祠前,纪念屈原逝世2300周年祭祀大典隆重举行。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徐典波 摄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刘永涛 徐典波

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屈原,醒目的中华文化符号。今年端午节,恰逢屈原逝世2300周年。在屈原怀沙殉国的汨罗江畔,规模宏大的汨罗市屈子文化园,定位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习俗传承基地,矢志弘扬屈原精神,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火起来”。

一线见闻

人文力量,赋能文旅融合发展

端午节前夕,记者驱车沿汨罗江前往汨罗市屈子文化园,只见一江碧水,自东向西奔流。

烟波江面,鼓声骤起、号子长鸣,一条龙舟闪现,又渐行渐远。

“五月五,龙舟下水打烂鼓。那是村民自发组织的龙舟队在训练。”汨罗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艾志军说,今年端午国际龙舟邀请赛,12支本土龙舟队参加民间龙舟赛,汨罗市“90后”马界,从河北赶回家乡,只为参加村龙舟队训练。

“龙舟赛为何如此受欢迎?”

“年年赛龙舟,如今尤为盛。”艾志军介绍,今年不仅有8支国内组龙舟队,还有外籍专家、外国留学生组成的8支国际组龙舟队。这是中华传统文化感召力的体现,跨越2300年,屈原精神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说话间,眼前豁然开阔,远远望见亭台楼阁掩映在山水之间,屈子文化园展现眼前。

屈子文化园挖掘屈原在此居住、创作、殉国的特定历史,整合区域内山、水、祠、院、馆、址等资源,以展现湖湘文化风貌为主,各地游客不断。

天问坛、饮马塘、剪刀池、绣花墩……记者随导游搭乘游览车,环香草湖前行,滋兰树蕙,曲径通幽,景区一草一木,似乎都能在《楚辞》中找到出处。

汨罗市邀请同济大学、清华大学规划设计团队设计,深度挖掘独一无二的“屈原IP”,将传承与创新融合,让人文力量赋能文旅融合发展。

坐落于香草湖的濯缨桥,是“玉笥八景”之一。刻着“濯缨桥”3个大字的石碑,镶嵌于现代设计感极强的石桥上,古朴新颖。许多游客凭栏远眺“蓝墨水的上游汨罗江”,感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博大情怀。

一睹屈子文化园新貌的广州游客徐勇说,小时候来,还只有陈旧的屈子祠,如今的文化园平添大气与文化底蕴,更能感受屈原精神的源远流长。

屈子文化,在传承中发扬光大

拾级而上,玉笥山前,绿树掩映,汨罗江环抱的红墙朱檐屈子祠,迎来一批游客。

“乾坤朗朗兮,中华煌煌;炎炎孟夏兮,节正端阳。痛哉屈子!品洁行廉兮,正道直行……”屈子祠祭祀厅内,一场祭屈大典正在举行。上香烛的大多为年轻人,也有不同肤色的外国游客。

阳光穿过树梢,屈子祠日影斑驳、人影绰绰。记者见到当地屈学专家刘石林,他已在此守护40余年。

年过八旬的刘石林精神矍铄。他说,“纪念屈原,传承端午习俗,就是弘扬屈子文化。以纪念屈原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端午节及其传说,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第一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这是中华文明的荣光。”

据学者研究,屈原在汨罗住了9年,度过他晚年时光,完成许多著作。屈原的思想体系,也是在汨罗形成的。

传承屈原精神,当地一直在做文章。如:屈子祠展示与屈原相关的遗迹和文物,整理和修缮历代先贤的楹联诗赋;新建屈原廉洁文化教育基地。

祭祀厅的厅柱上,清代外交官郭嵩焘撰写的楹联特别醒目:“哀郢矢孤忠,三百篇中,独宗变雅开新格;怀沙沉此地,两千年后,惟有滩声似旧时。”

屈子祠旁的文创店内,“楚辞香囊”等产品设计别出心裁,备受游客欢迎。

在屈子祠东侧的屈原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记者体验了艾叶水净手净心的仪式。该基地以“志洁行廉,逸响伟辞”为主题,涵盖“志洁行廉,人格典范”“日月争光,垂范后世”“以古鉴今,砥砺前行”3个单元,用音诗画等手段推介屈原廉洁文化。

独醒亭前,工作人员撞响警钟,余音绕梁。警钟三响,灵魂三问,静默三思,让人们感受屈原的爱国、恤民、正直、求索等精神人格。

汨罗市委书记朱平波表示,该市以文化之力铸发展之魂,深挖屈子文化时代内涵,形成特有的名江、名人、名祠、名文、名节文化底蕴,打造“端午、龙舟、诗歌”三张文化名片。

传统书院,如何“活”在当下

重檐高脊,平屋飞檐,曲拱承斗,青砖黑瓦……走进屈子书院,如同置身楚风汉韵的诗情画意之中。

“该工程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全木质结构仿古建筑。”汨罗屈子文化园事务中心主任李峰介绍,书院榫卯结构穿斗式全木建筑,具有典型的楚汉建筑风格。

近年来,汨罗以屈子祠、屈子书院为核心,推进占地1.6平方公里的屈子文化园建设,建成湖南省标志性文化工程。

屈子书院气势恢宏,由牌坊、求索堂、沅湘堂、藏骚阁、清烈堂、众芳阁等19个单体建筑组成,与屈子祠、汨罗江、玉笥山等自然人文景观融合,成为屈子文化园的有机整体。

传统书院如何“活”在当下,推动屈原精神绽放时代光芒,成为汨罗紧抓不放的课题。

“无论是传统书院还是现代书院,都面临着书院传承、复兴、创新等问题。”李峰说,如今旅游市场加速细分,屈子书院正在探索市场化运作,常态化开展文学讲座、文学采风、教育研学等特色文化活动,引来不少游客,初步形成规模效应。

一旁的国际诗歌中心,新颖别致,异常醒目。其设计灵感来源于端午文化,外形像粽子,内部有楚辞堂多功能厅、上古神话主题馆、屈原光影剧场、中华诗歌时空隧道、文创集市等7大功能区,可进行屈子文化VR展示、学术研讨、戏剧展演等。据了解,该中心的使用率还在进一步提升。

记者手记

屈原精神历久弥新

走进汨罗,浓郁的屈子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今年端午节,湖南国际文化旅游节暨纪念屈原逝世2300周年系列活动在汨罗江畔举行。拜谒中华诗祖、《九歌》音乐剧首演、屈原学术研讨会、国际龙舟邀请赛……系列活动精彩纷呈,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

屈原的爱国精神、民本精神、求索精神、斗争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资源。

汨罗建成屈子文化园,每年举办一系列以纪念屈原为主题的文旅活动,在中小学常态化开展“非遗进校园、楚辞进课堂”活动,将传统文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屈原精神有了新载体,得到了新传承,凝聚了人心,释放了力量。

走访屈子文化园,记者强烈感受到,屈原精神历久弥新,在历史长河中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与此同时,如何让更多人走进屈子文化园,愿意久久驻足接受文化精神的浸染,恐怕除了场馆设施过硬之外,还要有更丰富的可以互动、消费的场景业态,有更多可感可亲可爱的传承载体和表达形态。

推动屈原精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屈原精神将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一审:谢振华 二审:刘乐 三审:谢峰)

相关专题:深化“走转改”——记者一线见闻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