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非遗匠人④|粟田梅:从孤守织机到让世界“侗”见

2023-06-30 12:13:0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王一辰 贺瑜] [编辑:刘畅畅]
字体:【

编者按:湖湘大地尽显非遗之美。6月24日,央视《非遗里的中国》走进湖南,开启一场精彩纷呈的“湘”遇非遗之旅!从竹纸制作技艺(蔡伦古法造纸技艺)、湘西苗族鼓舞,到浏阳花炮制作技艺、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侗锦织造技艺等,节目聚焦湘楚大地的非遗技艺,展现芙蓉国里独特的湖湘文化。为展示湖南非遗之美,华声在线特别策划“你好,非遗匠人”系列报道,聚焦湖南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华声在线6月30日讯(记者 王一辰 贺瑜)“鱼骨做梭织花锦,骨针用来缝衣裳。”通道侗族自治县的文坡村是远近闻名的侗锦村,在这个重重大山中的小村,90%以上的妇女会织侗锦。每天早上,吱吱呀呀的织锦声从村口的三层木质织楼内响起,织娘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59岁的粟田梅在各个织机前踱步,时不时停下脚步,俯身指导。

文坡村党支部书记、十九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湖南省劳动模范……在粟田梅身上,有不少头衔,但这其中她最引以为傲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锦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6月28日,在机杼声声中与记者聊起侗锦的粟田梅,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

12岁拿起织梭,一织将近50年

侗锦的历史可以追朔到春秋战国以至汉代,通过侗族女性的世代相传,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2009年,侗锦织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展示中国织锦文化的活化石。

“侗家母亲会把祖辈流传下来的织锦技艺,手把手地传授给自己的女儿。我的手艺就是从母亲那里学来的。”粟田梅笑言,年幼时,每晚伴着她入睡的摇篮曲是母亲的织声。12岁起,她从母亲手里接过织梭,正式开启了侗锦研习之路。

侗锦织造工艺复杂,要经过轧棉、纺纱、染纱、绞纱、绞经、排经、织锦等十多道工序,学起来并非易事。而粟田梅凭着一股子钻劲,15岁就能独立完成整经、穿扣等系列编织工序和技术,16岁掌握复杂的“八十八纱”纺织技术。

从鸟兽虫鱼,到李子花、枫树林,再到侗族特色的风雨桥、钟鼓楼,日复一日,一幅幅生动的图案从粟田梅的指尖流淌出来,就这样她一织就是几十年。

上世纪80年代初,因侗锦织造技艺娴熟,粟田梅被招进了通道织布厂。90年代初,厂子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倒闭了。随着现代纺织品的冲击,耗时费力的侗锦也慢慢淡出侗家人的生活。村里的年轻人纷纷走出大山务工,粟田梅依然没有放下织梭。孤守织机的她忧心忡忡:“如果老祖宗的手艺在我们手上失传,该有多可惜!”

从“守艺人”到“领路人”,闯出产业新路子

靠着侗锦也能织出一条脱贫致富路?放在10年前,这是文坡村的织娘们想都不敢想的一件事。2008年,通道侗锦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务院颁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翌年,45岁的粟田梅被选定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要把老手艺变成新产业,首先要有人才。于是,已成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粟田梅,主动“揽”起了徒弟。她拿出多年积蓄,在牙屯堡镇创办“通道雄关侗锦坊”,敞开大门培训织锦爱好者,同时走村串户传授技艺。

2011年,粟田梅当选为人均纯收入仅500余元的贫困村枫香村(后和其它四个村合并为现在的文坡村)党支部书记。 她暗下决心,不仅要靠双手织出一匹匹美丽的侗锦,还要带领村民们织出锦绣生活。

国家扶贫政策支援文化产业,粟田梅争取到了项目资金,她决定在村里修建一个侗锦传承基地。2016年8月,占地1000多平米的侗锦传承基地建成投入使用,很多村民从工厂回到家乡重新织起了侗锦。侗锦织造技艺转化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文化产业,辐射带动生态文化旅游、特色种养业。

传统与现代碰撞,让非遗焕发青春活力

如何让传统的侗锦走出一方侗寨?粟田梅一直在反复思考。时间回溯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粟田梅带着一些侗锦作品参展,一幅长3.3米、宽1.8米的蜘蛛图案侗锦,吸引了各国参展者的关注。一位年轻的美国人当场高价买下这幅侗锦,并声称要拜其为师。

此行,粟田梅看到了侗锦发展的新出路。此后,她带着大山深处的侗锦,赴北京、上海、台湾,到韩国首尔等地参加国际性大展,通过展示展演推广侗锦。随着知名度不断提升,侗锦织品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海内外商家与消费者的青睐。

侗锦产品大量销往国外,只有创新才能赢得市场。这又让粟田梅产生了将侗锦基地产业升级的想法,她请来湖南大学专业设计团队拓展基地功能,加大产品研发创新力度。

年轻的思维和传统的侗锦发生奇妙碰撞,将现代文创理念与侗锦文化元素结合,通过材质、颜色和功能的创新,让千年侗锦从“前世”走向了“今生”。

“使用是最好的传承”,粟田梅认为,只有让侗锦产品符合当下的审美和使用习惯,才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唤起更多人关注其背后的非遗文化。

如今,侗锦织成的抱枕、围巾、杯垫、收纳包、床品等风格各样的产品远销北京、上海、香港及美国、俄罗斯、新加坡、韩国等国内外市场,打开了一扇让世界了解中国非遗的窗口。

(视频拍摄:傅聪,视频剪辑:贺瑜,海报设计:田叶,部分视频素材由通道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一审:龙晓龙 二审:蒋俊 三审:蒋玉青)

相关专题:你好,非遗匠人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