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林 何 洁 彭 展 谭晨艳
一片蓝。
除了天空的蓝,亦有工地上的蓝。天空之蓝,蓝得清澈,蓝得彻底;工地之蓝,蓝白相间,大气壮观。
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航拍图。
春日,驻足巴陵石化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观景平台,举目眺望,林立的塔罐,在一片蓝色衬托下,尤为气势恢弘、气宇轩昂。
巴陵石化奋斗的春潮,蓄积着澎湃力量,在大地奏响高质量发展的强音。
快马加鞭 项目建设动能澎湃
4月下旬,总投资153亿元的巴陵石化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的50余套装置顺利中交,标志着该项目进入预试车阶段。
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产品链老生产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近年来,随着岳阳市中心城区快速发展,生产区逐渐与岳阳市中心城区连成一体,被城市包围;因又毗邻洞庭湖,距离长江不足1公里,形成“化工围城”“化工围江”的格局。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岳阳,嘱咐“守护好一江碧水”。
自此,一场整治“化工围城”“化工围江”的攻坚战打响。
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输煤系统厂外输煤管带机全线贯通。
(本版图片由彭展 何洁 李翼骏 摄)
2018年11月7日,在中国石化和湖南省的共同推动下,双方在北京签署《关于中国石化巴陵石化公司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产品链整体搬迁至岳阳绿色化工园区,采用中国石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绿色环保新技术建设,对己内酰胺产业链进行升级,探索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现场施工人员进行煤储运装置煤仓屋面板安装作业。
2021年6月,项目正式启动土建施工,按照“安全绿色、技术升级、先建后拆、规模翻番”的思路进行建设,被工信部列为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的示范工程和标杆项目。该项目是巴陵石化有史以来单次投资规模最大的发展建设项目,将解决现有装置分散引起的能耗高的问题,与下游企业合资合作延伸产业链等措施,大大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将给地方带来千亿GDP增量。
“搬迁后产能由原来的30万吨提升到60万吨,而产能实现翻番后,能耗、物耗将大幅降低,外排废水可降低73%,COD(化学需氧量)可降低67%,单位产品的综合能耗可下降20%。”巴陵石化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邬智勇说,清洁生产和绿色发展,有利于降低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风险、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雨后的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现场塔林叠翠,格外醒目。
在项目现场,我们看到,塔罐林立,管道纵横交错。“278公里地面工艺管道和60多公里地下管道,328万吋径焊接量,厂区面积相当于238个标准足球场。”说起项目建设量,巴陵石化副总工程师、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部总经理张晖很是自豪,“新装置建成投产后,公司将成为技术和规模领先的己内酰胺生产基地。”
己内酰胺到底有什么用呢?它主要用于生产高分子聚合物尼龙6,广泛应用于民用丝、工业丝、工程塑料、膜用产品等领域。在高端服装、汽车构件、食品包装膜、割草线、钓鱼线等产品中都有己内酰胺的身影。
从2021年6月正式动工,己内酰胺项目建设战高温、斗酷暑、保安全、防疫情、抓进度,一路快马加鞭,预计今年6月底完工。仅两年时间,项目将实现正式开车。
项目建设的滚滚热潮,正激荡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迎难而上 三大攻坚破浪前行
暮春时节,阳光明媚,巴陵石化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现场,万余名建设者在抢工期、赶进度。
与此同时,原来的己内酰胺产业链老区,也是一派繁忙景象:一台台吊车加紧施工,拆卸搬迁的设备——己内酰胺部环己酮装置。
今年新区开车后,旧区将全面停产。
搬迁难不难?难!既要完成退料、置换清洗,又要保证运输安全不造成设备故障,前后要注意的细节纷纭繁杂。
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运输的最重大件设备顺利起重卸船吊装。
“4月份,公司召开了新区己内酰胺部、聚酰胺部成立大会,新区机构已经组建,各项工作正在抓紧推进。接下来,要咬定目标、强化统筹、攻坚克难,确保新区开得顺、运行稳、效益优,确保老区安稳生产、安稳退出,推动新老装置有序衔接、平稳过渡。”邬智勇说。
截至日前,己内酰胺部环己酮装置拆卸施工已拆卸设备达近300套,预计6月上旬拆卸完工后,共有静设备66套、动设备46套和仪表类设备378套,将运至新区项目现场安装。
今年以来,巴陵石化聚焦攻堡垒破难题,全力打好以己内酰胺新区开车和老区停车为核心的项目建设投产攻坚战、岳阳地区乙烯炼化一体化改革发展攻坚战、云溪片区装置优化创效攻坚战等“三大攻坚战”,为加快推动公司己内酰胺、聚酰胺产品链打造世界一流、走向世界领先贡献力量。
“三大战役”,向绿而行!
为实现炼油、化工一体化发展,目前巴陵石化和兄弟单位长岭炼化牢固树立“一家人、 一条心、一起干”的理念,强化协同联动,以“敢于筑梦、 勇于追梦”的精神全力推动百万吨乙烯项目炼化一体化落地。该项目能有效解决原有的市场原料两头在外,炼油和化工中间断层的尴尬局面,有助于完善、延伸产业链,推动“油转化”“油转特”,对沿江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具有示范意义,将推动中国石化与湖南省的合作以及地方经济发展。
巴陵石化是中国石化唯一成龙配套的环氧有机氯系列产品生产企业,今年 2月,该公司申报的“液体环氧树脂分程相转移催化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荣获中国石化2022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国内首家自主研发绿色环保的第三代液体环氧树脂成套工艺新技术,不仅大幅提升现有装置技术水平,还为做大做强环氧树脂产业链提供技术基础。
该公司树脂部还以院士工作站为平台,开展环保型环氧氯丙烷生产工艺技术攻关,是全球环氧氯丙烷生产工艺的重大革新。目前已启动5万吨/年环保型环氧氯丙烷装置建设,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实现环氧氯丙烷行业全流程绿色环保生产。
巴陵石化从讲政治的高度、从保障企业生存发展的高度、从以人为本的高度,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认识抓好安全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坚持安全环保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始终追求“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该公司持续抓好源头减排,严防各类环境风险,大力推进“双碳”行动,确保减污、降碳、扩绿、增长协同推进。
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逐年降低,6个国控废水排口日均值、17个国控在线废气排放口小时均值达标率100%。积极开展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工作,全年回收利用量预计为13万吨;深化绿色装置创建工作,2022年共创建评审通过13套,公司45套装置中累计有39套装置通过公司绿色装置评审(含复评),绿色装置创建率87%。
近年来,公司实施14项水体防控、污水收集、清污分流改造、隐患治理等碧水项目,2022年投资2.9亿元实施云溪片污水系统隐患治理改造项目,分为综合利用、污水回用提标、系统改造等5个子项开展系统隐患治理,完善排口监测,实现清污分流,提升污水输送及处置能力,大大降低环境风险。
在污水管网改造项目现场,可以看到,该项目正新建一根架空的覆盖云溪片区主要生产装置的污水总管,新管网在每个分支口新增流量及污水水质监控设施,形成成套自动化在线监测、分析系统,可登录手机APP和电脑查看数据,实现水质情况在线自动监测预警智能化管理。
该项目投入使用后,在雨季可有效降低污水处理单元运行负荷;可视化、智能化管网管理将降低运行环保风险,从本质上提升厂区应急处置能力,有效保障生产平稳运行。
捷报频传 科技创新高歌猛进
今年2月,巴陵石化热塑性弹性体系列产品“家族”再添“新丁”:新型TPE隔音材料、汽车蒙皮用SEBS、医用SEBS等4个新牌号产品试生产工作顺利完成。
这些绿色环保“升级版”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医用、密封、建材等领域,助力拓展市场,提升竞争力。
这是巴陵石化科技创新领域拓展的鲜活案例。近年来,该公司把科技创新摆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位置,坚持“服务生产、服务市场、服务发展”的科研定位,用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总部“十条龙”攻关等平台,落实“揭榜挂帅”、产销研用一体化攻关等机制,逐年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比例,近5年累计科研投入6.4亿元,2022年科研投入1.9亿元,实施产品定制化研发和生产,不断擦亮科技创新的名片。
“科技创新是巴陵石化的安身立命之本,核心任务是支撑公司高质量发展,必须围绕提质降耗减碳、新特产品开发、突破‘卡脖子’技术等需求攻坚克难。”邬智勇说,“我们在‘定制化、个性化、功能化’上发力,坚定不移进军中高端,练就差异化产品,加快‘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
方向引领发展!该公司锚定建设世界领先化工材料企业目标,各产品链科技创新成绩显著、捷报频传——
聚己内酯中试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在骨科医疗夹板、放疗定位膜应用,质量得到客户认可。
巴陵石化首次在国内实现铁系枝化丁戊橡胶工业化试生产。
铁系枝化丁戊橡胶在3万吨/年溶聚丁苯橡胶装置上实现全球首次工业化试生产,在高性能轮胎胎面胶方面应用关键技术实现突破,抗湿滑性达到欧盟标准A级,可大幅度缩短汽车的刹车制动距离,提高交通工具的安全性。
环氧树脂废水综合利用技术纳入建设方案,应用于17万吨/年高性能环氧树脂装置。
生物质颗粒部分替代原料煤气化技术研究,完成了2次掺烧工业试验,是世界首次工业应用,减排降碳意义重大。
目前,该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中试装置17套,成为中国石化炼化企业中试装置最多的企业。累计有 5 个科研项目列入国家攻关计划,数量居炼化企业前列,且进展整体顺利。国家热塑性弹性体技术创新中心创建方案已上报国家科技部,目前该公司建设湖南省热塑性弹性体技术创新中心已获湖南省科技厅支持。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橡胶技术创新,离不开巴陵石化科技创新领军人物梁红文。他在巴陵石化工作30余年,获评2022年度中国石化科技创新功勋奖,是中国石化炼化企业获得该奖励的第一人。
多年来,他带领团队潜心研究、日夜奋战,攻克多项“卡脖子”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开发出SBS、SEBS、SIS、SEPS等多个系列和多种牌号的产品,并不断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带动了国家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产业的整体升级发展。2006年,巴陵石化建成国内首套万吨级SEBS工业装置,填补国内 SEBS 生产空白。2012年,建成年产6万吨特种热塑橡胶(SIS、SEBS)装置。2015年初,该公司“新一代高性能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SEBS)成套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7年,建成中国首套年产2万吨热塑橡胶SEPS工业化装置, 成为全球第三家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工业化生产SEPS的企业。
近年来,热塑橡胶研发团队有多名成员获得闵恩泽青年科技人才奖、湖南省优秀工程师、岳阳市产业领军人才等荣誉,团队的人才成长和勤奋付出,让巴陵石化合成橡胶产业链的持续发展充满动能。
走进梁红文办公室,一面黑板上,密密麻麻写着10余项需要攻克的技术任务。
“技术创新必须一刻不停,否则就要被时代淘汰。”虽荣誉加身,但梁红文始终埋头研究,“每一项重大技术攻关,都要花费六七年甚至上十年的时间,公司有要求,我们也有目标,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看起来“高大上”的研发项目,实际上,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铅笔头、医疗输液管、食品包装、电线电缆、汽车内件、共享单车实芯轮胎……
巴陵石化科技创新的成果,已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深深扎根。
筑梦未来 社会责任扛牢在肩
今年植树节,巴陵石化近120名志愿者汇集湖南岳阳长江岸线松杨湖象骨港地段,参加“守护长江水、争当排头兵”义务植树活动。
从2018年起,该公司连续5年组织近600人次志愿者,在长江干堤开展“守护好一江碧水”主题义务植树活动,累计植树3000多棵,为打造“最美长江岸线”添绿;2300多名志愿者积极响应中国石化塞罕坝生态示范林“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捐资逾9万元,折合种树近6100棵。
这是巴陵石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彰显企业担当的一个鲜活写照。
该公司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使命追求,广泛凝聚志愿服务力量,精心打造出一支具有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融于企业的文化底色,贯穿企业改革发展、生产经营等方方面面。
江豚,是洞庭湖长江水生生物的旗舰物种,有“水中大熊猫”之称。10多年前,长江江豚境遇堪忧,濒临灭绝。巴陵石化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到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保护江豚各项活动,配合进行环保立体宣教、水上攻坚打击“三非”、帮助渔民转产转业及子弟上岸读书、救护野生动物和科研等,成为率先参与保护长江江豚环保公益活动的企业。其中,成立于2012年的巴陵石化“水公益”志愿服务队累计发放环保宣传单1万多张,参与长江主航道清漂、保护江豚宣传等系列活动100余次。
今年3月,巴陵石化消防保卫中心等3支队伍被授予湖南省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称号。据了解,该中心是湖南省及中南地区危险化学品救援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利用自身技术、装备和人员优势,发挥专业应急救援作用,协助地方政府处置、救援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事件,为守护一方平安、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一个个公益奉献的故事,一个个暖心的行动,聚集成了一朵朵巴陵石化温暖之花,在岳阳大地尽情绽放。
奋跃而上春潮涌,逐梦现代新征程!巴陵石化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实现高质量发展,向着“打造新巴陵,争当排头兵”的彼岸不断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