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绿绦夹碧水。
刘永涛 周 磊
立长江、看洞庭,两带绿绦夹碧水,鱼逐豚跃鸟争先。
在岳阳,麋鹿嬉戏、江豚腾跃,已经从过去难得出现的景象,变成随处可见的日常。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岳阳,嘱咐“守护好一江碧水”。
五年来,岳阳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为总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大江大湖之变——
江豚的微笑、麋鹿的倩影、候鸟的欢歌成为崭新名片
谷雨时节,伫立于岳阳市君山区华龙码头,远眺天蓝水清,中流江豚逐浪,近岸绿草如茵,一派生机盎然。
曾经,华龙码头是一个砂石转运搅拌站,如今已完全复绿复湿。“每天在这里巡逻,看到江豚在江中嬉戏,芦苇丛中野鸭叫声此起彼伏,自豪感油然而生。”环保志愿者邓铁牛见证了华龙码头由乱到治的变迁。
长江岸线,风景如画。
2017年起,岳阳全面实施长江岸线专项整治、洞庭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一系列环境治理和修复行动,先后取缔长江、洞庭湖岳阳段全部39处非法砂石码头,整治长江岸线66.3公里,修复湿地生态8.6万亩,同步开展复绿修复,长江岸线码头复绿率达100%。
经过整治,王家河蝶变为碧波荡漾、风光旖旎的景观河。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徐典波 摄)
华龙码头“重获新生”,岸线面貌焕然一新,一条集生态效益、景观效果于一体的“绿色长廊”横空出世!
为从法律制度层面强化对保护绿水青山的刚性约束,岳阳依法治水,先后出台《岳阳市城市规划区山体水体保护条例》《岳阳市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岳阳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实施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和责任追究办法,实现水、大气、土壤“三位一体”生态立法,以最严格制度机制守护秀美山川。
同时,健全完善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执法、“河湖长+检察长”等长效机制,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责任体系,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全覆盖以及河(湖)长巡河(湖)常态化、制度化。
“全市163公里长江岸线落实万名党员管护责任,1006个建档立卡入河排口实现千名党员‘一对一监管’。”岳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蒋卉介绍,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每年巡河10万多人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近百起,销号率100%。
为巩固生态环境安全,岳阳先后投入资金280多亿元,以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为抓手,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组织开展防范化解环境风险隐患“利剑行动”,去年,摸排整治隐患问题695个,生态环境部门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56起,罚款1528万元。
4月10日,岳阳市委书记曹普华对该市污染防治攻坚战3月份考核排名最后三位的县(市)区负责人,以及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集中约谈。
“思想重视了,‘难亦不难’;思想懈怠了,‘不难亦难’。”曹普华指出,必须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政治责任,把抓好生态环保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现实的检验,作为拼经济、稳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一扛到底、一抓到底、一严到底。
2022年5月起,岳阳市委对污染防治攻坚战进行“一月一考核、一月一排名、一月一约谈”,用最严格的考核制度来约束领导干部,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岳阳市纪委监委围绕“守护好一江碧水”强化政治监督,连续5年开展“洞庭清波”专项行动,采取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调度的方式,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实行挂账销号管理,传导压力,压实责任。
多管齐下,多措治污!
多年形成的生活污水直排、黑臭水体、养殖污染、违规采砂、侵占岸线、矮围网围等问题逐个“销号”。
2022年,长江岳阳段水质优良率100%,均为二类水质断面,地处岳阳市的东洞庭湖水质总磷年均浓度为0.067mg/L,同比下降4.4%。
如今,行走在洞庭湖畔,“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麋鹿的倩影。周立 摄
江豚的微笑。石述威 摄
岳阳野生麋鹿种群数量达到250多头,洞庭湖江豚数量超160头,洞庭湖越冬水鸟超40万只,江豚的微笑、麋鹿的倩影、候鸟的欢歌成为岳阳崭新名片。
候鸟的欢歌。
近日,岳阳市林业局发布《2023年度岳阳市湿地鸟类监测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该市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共监测到鸟类20目72科376种,占湖南省鸟类种类的81.21%。
绿色产业之兴——
产业“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攀升
4月18日,笔者走进位于临湘高新区的湖南福尔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经过罐装、打包等工序后,一桶桶重金属螯合剂发往全国各地。
“搬迁改造后,企业年产能由原来的3.5万吨扩大到16.5万吨,能耗大幅降低。”该公司董事长李永战说,去年,该公司获评省级单项冠军企业、湖南省 “绿色工厂”。
在临湘市,通过搬迁实现转型升级、涅槃重生的企业不在少数。
临湘沿江1公里内有化工企业22家,其中关闭退出类企业12家、鼓励搬迁类企业10家,分别占全省总量的34.28%、20.4%,是全省任务最重、唯一整园退出的地区。
临湘市坚持“破旧立新、以退为进”的总体方针,一套班子抓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张蓝图绘到底,在“退”的同时,扎实做好“转”的文章——进行产业结构大优化、园区布局大调整、发展理念大更新,启动新一轮园区调区扩区工作,着力打造四个功能板块,即打造主导产业为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的绿色化工产业园、湘北大数据产业园、湖南首家中非工贸产业园以及提质改造鸭栏港,以化工企业退出落一“子”,带动沿江片区活全“盘”。
作为传统石化产业聚集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岳阳市长江沿线一度吸纳超过200家化工企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隐忧,35家沿江化工企业临江而立,形成“化工围江”之势。
长江大保护中,化工产业何去何从?必须刀刃向内,刮骨疗伤!
立规矩,划红线,岳阳壮士断腕,强化转型倒逼,出台沿江化工生产企业关停搬迁改造工作方案,从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税收支持政策、促进产业绿色发展等方面,明确支持政策,并建立沿江化工生产企业关停搬迁改造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长江沿岸和环洞庭湖生态系列问题连根拔除。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临湘市、岳阳楼区、云溪区、城陵矶新港区、湘阴县5个有关县(市、区)制定沿江化工企业关停搬迁改造“一企一策”工作方案,列出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
岳阳退出造纸制浆企业35家、关改搬转化工企业25家,推动迁建企业“进新园”“入新链”“获新生”。
如今,岳阳以构建和谐江湖关系为核心,突出“一江碧水、生态新城”主题主线,优化生产、生活和生态三大空间,构建现代产业、开放带动、立体交通、城乡统筹、生态发展新格局,打造湖南“一带一部”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现代石化、绿色食品、现代物流、先进装备制造、文体旅游、新材料、电子信息及软件服务、医药及医疗器械、电力新能源等支撑作用强、发展潜力好、战略意义大的九大重点产业链强势集结,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抢跑新赛道!
一股新生的产业力量,在巴陵大地涌动——
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首批20套装置顺利中交;
汇川、小米打印机、易亲、华电平江电厂等一批高质量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投产;
泰格林纸集团总部回迁岳阳,年产45万吨文化纸项目开工……
石油化工、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文体旅游等5条产业链突破千亿,产业“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升。
岳阳市委副市记、市长李挚介绍,2022年,完成GDP4710.67亿元,增长5.4%,经济总量和增幅均居全省第二;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185亿元、增长8.1%,其中地方税收完成121亿元,增长11.9%,排全省第一。
宜居城市之美——
“诗和远方”的梦想照进现实
4月20日,在长江边的熊玉兰风干鱼店内,刘静架起三脚架,打开摄像头,在短视频平台上直播带货。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这家风干鱼每年销售额近600万元。
作为渔民后代,她向网友分享上岸后的心声:“以前都不好意思告诉别人家里是捕鱼的,现在不一样了,摇身一变成了小老板。从‘下网捕鱼’到‘网上卖鱼’,幸福感满满。”
作为长江十年禁渔的主战场,岳阳市持续加强渔业资源和洞庭湖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推进渔民转产转业“五个转变”。目前,该市2200平方公里水域已全面禁捕,3938名专业渔民、576名持证兼业渔民社保全部到位,1529名其他持证渔民已落实社保补贴或困难补助。
城有山林市有园,是市民对美好城市生活的愿景。
“生长在岳阳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处处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住在岳阳东风湖畔的市民李女士看过雨中的东风湖、夜色中的东风湖,感叹这里一天比一天美。
东风湖曾是城市的调蓄湖、养殖湖和纳污湖,是中心城区最大的黑臭水体。
2018年起,岳阳市委、市政府与中国三峡集团联手,为东风湖搭建“手术台”。在“厂网湖一体”模式的实施之下,东风湖重现水清岸绿的生态美景,环湖绿道、市民广场、亲水栈桥等景观遍布,新晋为岳阳城市网红打卡地。
同为黑臭水体的北大湖、中大湖、南大湖,以及岳阳市政府南侧湖、站北箱涵等水体,经改造,也彻底告别昔日“脏、臭、乱”,变身风景优美、休闲舒适的生态湿地公园。
截至2020年底,岳阳市被列入生态环境部、住建部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公示的32处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现象。
4月16日,2023岳阳马拉松赛在君山区“守护好一江碧水”展陈馆鸣枪开赛。
来自全球各地逾1.1万名跑友尽情驰骋,共赴这场“跃马江湖”的春天之约,用脚步丈量君山最美长江岸线,见证洞庭湿地草长莺飞的迷人春光。
绿是发展的底色,也是发展的底气!
借江湖之胜、山川之美,岳阳做活水文章,打响“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旅游品牌,绿水青山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临湘市、云溪区、华容县等地共同营建高标准示范林带,成为长江沿岸亮丽风景线;
城陵矶新港区高标准完成长江岸线复绿,打造花园式景观小岛;
南湖新区中华大熊猫苑、天岳幕阜山、自在云梦泽养生谷、洞庭湖小镇等景区景点相继涌现……
依托绿水青山,岳阳深耕节会经济,2022年举办大型文旅会展活动30余个,第十四届省运会、岳阳市首届旅游发展大会、岳阳·君山最美长江岸线马拉松赛、左宗棠诞辰210周年系列活动轮番上演,让岳阳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如今,岳阳河清海晏,发展活力澎湃激荡,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2022年,岳阳捷报频传,捧得一个又一个“金字招牌”——岳阳洞庭湖旅游度假区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岳阳楼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君山区江豚湾景区、岳阳县大云山旅游景区获评4A级景区……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伴随着铁公水空“四位一体”立体交通新格局形成,岳阳大地绿色旅游资源串珠成链,诗与远方的梦想照进现实,一座生态秀美、产业兴旺、功能完善、宜业宜居的新城跃然眼前!
责编:欧小雷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