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制造的奋斗史与新使命——写在长沙市制造业发展促进中心成立之际

2023-03-29 09:12:23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刘茜]
字体:【

长沙市制造业发展促进中心所在的湘江新区生态环境图。

李 治 洪 登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赋予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要求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在制造强国中彰显湖南担当,为湖南制造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擘画了蓝图。

今年3月21日至22日,李强总理履新后外出调研首站选在湖南,在这里主持召开先进制造业座谈会,长沙比亚迪汽车、中国铁建重工、蓝思科技成为考察首选之地。

春花烂漫的三月,长沙被各界聚焦,长沙制造业用实力惊艳时光。

三月,长沙市制造业发展促进中心挂牌。

这是长沙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又一重要举措。

长沙今后将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实现新型工业化。这,有其历史由然性,现实必然性,未来使然性。

【过去】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惠科光电。

回望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工业几近空白,194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不足6000万元,100人以上的工业企业仅8家,机械设备制造等为主的重工业占比很低,可谓百废待兴。

1952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中华民族和人民要彻底解放,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号召,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展现出极大干劲,长沙工业从艰难中起步。

这个时期,长沙“大工厂”:长沙机床厂、国营韶光电工厂、长沙正圆动力配件厂、矿山通用机械厂、湖南动力机厂、长沙汽车电器厂、长沙纺织厂、曙光电子管厂,从无到有,开始发展壮大。1960年3月,毛泽东主席乘专列抵达长沙,专程考察了长沙汽车电器厂。长沙机床厂的产品成为当时中国机械工业的“看家花旦”,被请进中南海接受检阅,成为“国民机器”。韶光微电子总公司生产了中国第一块光掩模基版、中国第一块芯片所用的光掩模版,产品用于人造卫星、“神舟”飞船。长沙制造已初露锋芒。

长沙市化工研究所、长沙市电子研究所、长沙市轻工研究所、长沙市建材研究设计所等专业研究机构也从这个时期开始相继成立,为长沙制造业添砖加瓦。

改革开放后,长沙工业全面激活。

楚天科技智能制造车间零部件柔性数铣生产线。

1978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6.37亿元,1995年突破100亿元,2005年突破500亿元。此后,工业经济发展进入快速通道,工业总量不断跨越新台阶,2008年突破1000亿元,2010年突破2000亿元,2012年突破3000亿元,2008-2012年年均增长19.4%,2013-2016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3%。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长沙工业跨过百亿元大关后,为改变过去遍地开花、散兵游勇式的工业发展模式,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实施“园区兴工”战略。2008年,园区工业对规模工业的增长贡献率达55.6%,园区工业产值已占长沙工业的半壁江山。

在优良的政策土壤中,一批本土企业破土而出。1992年,中联重科创建;1994年,三一重工创建;1999年,山河智能创建;2010年工程机械制造业成为长沙第一个千亿元产业;2016年,国科微成功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固态存储主控芯片,传输速度达到每秒500兆,打破该类芯片国外垄断。

项目引进与培育本土企业同步进行。2009年7月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驾车”亲临,比亚迪正式落户长沙。陕汽重卡也于当年下线。2014年,首届互联网岳麓峰会在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举行,自此,湖南拉开了移动互联网产业合作共赢、快速发展的大幕。

长沙制造开始大步向前。

【现在】 产业链群建设如火如荼

中联智慧产业城土方机械园生产车间。

长沙,是一个内陆城市,既不沿边,又不临海,也不具备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的先天优势并不明显。

2017年,湖南省委、省政府明确20条产业链。长沙抓住机会,结合实际,在具有一定产业基础、龙头企业和研究力量的16条产业链基础上,新增汽车、生物医药、食品、移动互联网、检验检测、大数据(含地理信息)等6条具有长沙特色或发展基础的产业链,明确了重点发展22条新兴及优势产业链。后又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合并了增材制造、基因技术、碳基材料等规模较小的产业链,新增5G应用、物流、视频文创等产业链,在保持22条产业链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实现产业链提质升级。

工程机械是长沙首个千亿级产业,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久久为功,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长沙工程机械巨头们深知,只有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构建智能制造体系,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补齐产业短板,才能推动工程机械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世界最高泵送纪录、世界最长混凝土泵车、世界最大上回转塔式起重机、世界最大旋挖钻机、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长沙的国字号“智造”示范项目全国第一。

中联重科,率先行业启动“产品4.0工程”,从产品的智能化切入,让产品实现“自诊断、自调整、自适应”,让设备“能感知、有大脑、会思考”。以此迭代、突破,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再度进阶:从单机智能向人机协同、机群协同、智慧工厂转变。

博世汽车、三一集团18号工厂两家被遴选为“灯塔工厂”,代表当今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

基于树根互联工业互联网平台,三一集团18号工厂的全部9大工艺、32个典型场景都已实现“聪明作业”。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期许,将来大家都把三一当成是一家软件公司。三一集团董事、执行总裁兼总工程师易小刚介绍,“凡是计算机能做的事,决不允许人来做”。站在这个全球智能制造最高水平的厂房展厅里,参观者往往会在“要么翻身、要么翻船”的标语前驻足沉思。

“生产效率提高了30%,7.5秒便可生产一个ABS电机,操作人员减少80%,36道工序、39个工位只需2个人操作,质量损失减少了30%,换型时间减少了30%……我们让原本的机器信息孤岛实现互联互通。”博世汽车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司的机器人互联率逾80%,60多条产线实现了互联,预计2023年可实现100%。

长沙创下了平均每3天新签约1个投资额过亿元的产业链项目、每15天新引进1个三类500强产业项目、每30天新引进一个投资额过50亿元产业链项目等佳绩。

2020年1月,华为鲲鹏落地长沙,一石激起千层浪。跟随华为鲲鹏的脚步,天津麒麟、中标软件、阿里、华为、金山等操作系统、中间件、办公软件企业和数据库服务商相继落户,助力长沙成为全国拥有最大自主IT生态的城市。

芯片四大件中的CPU、GPU、DSP、FPGA,长沙占了三大件,是目前全国唯一能够实现芯片三大件设计国产自主的城市,填补了多项国产芯空白,被誉为继北京、上海、深圳之后的“中国国产芯片设计第四城”。

世界计算大会自2019年永久落户长沙以来,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三届。

三一智能制造场景。

湖南三安为长沙建设了世界第三条、中国第一条碳化硅全产业链。

长步道标准工业镜头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全球第二。

长沙坚持纵向成链,横向成群,从一个重大项目到一个产业链再到一个产业生态圈,长沙产业发展的“滚雪球”效应加速形成。长沙先进制造业由十余年前工程机械一业独大发展至拥有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新材料和食品(含烟草)。

2022年6月,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项目顺利通过工信部验收,标志着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正式进入工信部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池,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建设经验被作为“湖南模式”“长沙经验”在全国推介。

2022年底,长沙市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集群在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中胜出,成为全市第二个、全省第三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并将开启冲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全新征程。长沙市数字经济核心领域规上企业增加值增长20%,发展得到再提速。

2022年长沙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长沙市荣登“2022年新型储能十大城市”榜首。长沙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已形成“前驱体—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匣钵—电芯、电池包封装与制造—分布式储能—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闭合链条,产业集聚度高,中国(长沙)锂电谷初具雏形……这一个个制造业的高光时刻,成为长沙产业发展迈向高质量的坚实足迹。

2022年以来,长沙突出链群结合强产业,深耕提质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壮大新产业新动能,以构建“1+2+N”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为总揽,深入实施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推动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

2022年,长沙市产业链共引进169个投资额过2亿元的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1805亿元。这些重大项目延续着过往的光荣与梦想,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条城市产业竞争的主赛道上,为中国争地位。

产业链建设带动企业发展。仅仅在刚过去的2022年,长沙市新培育22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达53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达到141家,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4,全国排名第13。

不久前,赛迪顾问发布的《先进制造业百强市(2022)研究报告》显示,全国2022先进制造业百强市中,长沙位列全国第八。成都、武汉分别位列第9、第10。目前,长沙工业百亿级企业已有19家。

长沙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蹄疾步稳。

【未来】 “1341”行动推进长沙制造

蓝思科技。

(本版图片由相关单位提供)

时钟转动到2023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

时代发展风云变幻,世界大潮浩浩荡荡。细细盘点:长沙制造业走到了哪个阶段?离制造强市还有多远?离世界最尖端的制造业还有多大距离?当下攻坚克难的突破点在哪里?未来前景如何?我们能否迎头赶上?

新年第一个工作日,长沙市工信局“新年第一会”召开。

次日,工信局党组“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提出,全面实施“1341”专项行动,大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首个“1”是要把握“一条主线”,以智能制造为统领,以产业链为抓手,以“三智一芯”为主攻方向,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构建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上体现省会担当、贡献关键力量,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前五强,奋力打造先进计算之城、工程机械之都、绿色制造之市。

“3”是指坚持“三化”统领,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高端化发展,深入推进智能化升级,着力推进绿色化转型。

“4”是要实施“四个倍增”计划,即大力实施产业倍增计划、企业倍增计划、“五好”园区倍增计划、贡献倍增计划,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压轴的“1”,强化“一个保障”,即制定最优质的政策、提供最高效的服务、培养最专业的队伍,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细细品味“1341”发展“密码”,首位的“1”是纲要,纲举目张;“3”是手段,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4”是成效,是攻坚克难的硬指标;压轴的“1”是抓手,是政府培植产业发展沃土的信心和魄力,更是决心和行动。

今年起,长沙将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牢牢把握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五个着力点”,持续抓好 22 条产业链建设,加快构建“5+5+5”的千亿产业发展新格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世界之问,未来之问,产业之问,长沙将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奋力谱写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进制造业新篇章!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