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走”进校园,让孩子更了解家乡

2023-03-09 19:0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杨洁规] [编辑:伍镆]
字体:【
[4]当前系统环境不支持播放该视频格式

华声在线3月9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杨洁规 通讯员 唐杰 万超滔)“正白龙船鼓一鼓,冬斯港的摸屁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跳马镇的关刀新村,竟和关羽有关……3月7日以来,“跳马乡土课”陆续在长沙市雨花区跳马学区几所中小学开讲。当地的历史传说、民风民俗、俚语童谣、自然环境、生态旅游特色等知识“走”进学校,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树立文化自信。

家乡的故事,让孩子们深感自豪

在新田小学,朱淑丽老师执教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跳马谚语知多少》课堂上,同学们第一次了解众多跳马谚语,如“正白龙船鼓一鼓,冬斯港的摸屁股”,这句话讲的是跳马镇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正白龙船”是一艘龙船的名字,其意思是福寿村的正白龙船特别厉害,冬斯港村只能排第二。听着老师念出的方言谚语,台下的同学们笑得合不拢嘴。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对于老师讲述龙舟竞赛的历史起源,文化内涵,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老师正在上“跳马乡土课”。)

项婷老师执教的《花木深处藏文化 寻常巷陌掩传奇——跳马地名探趣》一课,向孩子们讲述关刀新村、饲马冲、上马石、跳马涧、捡刀岭、歇马岭这些地名的由来,孩子们听到家乡的故事特别来神,为自己是关羽文化、花木文化的传承者而自豪。

在关刀小学,李朝老师为孩子们介绍了石桥小学的前身——育英学校。1938年12月25日,“育英儿童抗敌工作团”在现在的跳马镇石桥村正式宣告成立,在长沙周边城市的街头演唱抗战歌曲开展宣传活动,并发表了著名的《告全国小朋友书》。这堂课为孩子们树立了同龄人榜样,儿童团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的责任感,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斗争精神,边抗战边坚持学习的求学之心,撞击着孩子们的心灵。

培养文化自信,鼓励学生关注家乡发展

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是长株潭城市群的“绿心之芯”,素有“花木之乡”美誉。古因“关羽战长沙时跃马跳涧”而得名,这里有关公忠勇侠义、左文襄公心忧天下的古色道统传承,有中共石燕地下党支部旧址、育英儿童抗敌工作团的红色血脉赓续,有石燕湖、曹家冲民宿群、冬斯港露营基地等旅游资源绿色自然享受。

目前,雨花区跳马学区共有14所小学,1所中学,5000多名中小学生。很多孩子并不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不知道自己脚下热土的神奇与力量。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跳马学区以新田小学校长周银辉整理的乡土资源为基础,依靠砂子塘小学下乡支教老师的课程开发经验,整合创生6节“跳马乡土课程”,通过课堂讲述的方式把跳马的历史传说、民风民俗、俚语童谣、自然环境、生态旅游等内容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后续,跳马学区将引导各学校深入挖掘跳马文化资源,持续开发跳马乡土课程,逐步建立课程体系,实现区域课程共享。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鼓励学生关注家乡发展,未来为建设家乡、振兴家乡做出贡献。

责编:伍镆

来源:华声在线

今日热点
焦点图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