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月21日讯(通讯员 李泰 记者 刘涛)近期,浙江卫视播出的中国首档世遗揭秘互动纪实节目《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走进湖南醴陵,关注醴陵陶瓷。
在《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节目中,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世遗守望者”单霁翔,带领周韵、牛骏峰和唐九洲组成的“万里少年团”,从充满现代元素的陶瓷谷出发,“穿越”工业遗产群力瓷厂,围绕“釉下五彩瓷”在醴陵的诞生、传承与创新,探寻醴陵瓷的前世今生。
“釉下五彩瓷”,创新出奇迹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醴陵享有“中国陶瓷之都”美誉,其釉下五彩瓷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高峰”。而釉下五彩瓷的诞生,和湘西人熊希龄密不可分。在风雨飘摇的时代,秉承实业救国之志的熊希龄、文俊铎创办公司,创造性地烧制成功了醴陵釉下五彩瓷,一举斩获国际金奖。
“万里少年团”的探访过程中,老师傅向来宾们解释了釉上彩和釉下彩的区别:施釉之后的泥坯,素烧 800℃,出窑之后,贴上花纸,即为釉上彩。素烧之后彩绘,画毕后上釉,尔后入窑用 1380℃-1400℃ 进行第二次高温煅烧,出窑后对其进行校型、洁面,再入窑第三次焙烧,称之为釉下彩,花纹是永远不会掉的。
如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使用醴陵陶瓷。尤其是随着技术在不断改进,釉下彩料也已经由最开始的五种发展到现在几十个品种,几乎涵盖所有色系。
作为支柱产业,醴陵市1/4的人口都和陶瓷有关,现有陶瓷产业上下游企业共1593家,年产值超740亿元。
工业遗产的生命力
如果说造型现代的陶瓷谷是醴陵的“今天”,那么承载着一代人历史记忆的“群力瓷厂”就是醴陵的“昨天”。“万里少年团”来到群力瓷厂时,仿佛穿越了数十载光阴回到了过去:红砖墙、黑瓦片、青苔路,密密麻麻的素烧坯,随意摆放的手推车……群力瓷厂成了不一样的文化景观。
始建于1958年的群力瓷厂是曾创造了国瓷辉煌的老厂,到2011年5月17日,群力瓷厂改制停产,当时推车的位置、工位上摆放的半成品、没来得及运输的成品依然可见,仿佛时间凝固在这一刻。
2019年,醴陵群力瓷厂旧址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过文化旅游、社会教育,通过厂房的合理利用创造新的价值,工业遗产会健康地走向未来,惠及更多民众,民众才会倾心保护文化遗产,这会成为真正的良性循环。
万里少年团和接续奋斗的醴陵瓷人探寻醴陵瓷的前世今生。在探访过程中,“万里少年团”成员们亲身体验了修坯、洗水、浸釉、填釉等工序环节,感受了醴陵陶瓷制作的艰辛。跟随万里少年团守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酒鬼酒,与醴陵产生了独特的时空共鸣。
醴陵陶瓷能够走向世界,一个重要的载体是酒瓶,每十个陶瓷酒瓶中,就有四个都来自醴陵。和《万里走单骑》一同走过三季的醉长情世遗守护者酒鬼酒,也有一部分酒瓶产自醴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