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基层——记者一线观察】幸福生活“花为媒” 油菜种出新风景

2022-11-19 07:28:38 [编辑:欧小雷]
字体:【

在衡阳县库宗桥镇华山村,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群众点亮心灯——

幸福生活“花为媒” 油菜种出新风景

11月14日,衡阳县库宗桥镇华山村,波光粼粼的池塘、郁郁葱葱的树木、错落有致的农家院落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宁静的乡村新图景。本版图片均为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李健 摄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张尚武 张航 通讯员 王勤

库宗桥,这个位于衡阳县西部的古镇,历来是粮油主产区。在这里,家家户户种油菜,绿色过冬不荒田。

11月15日,一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会,在库宗桥镇华山村林家屋场举行。衡阳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钟斌对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了阐释和解读。

屋场会上,村里党员、村民代表聚精会神聆听。自由发言时,大家结合村里实际,展开热烈讨论。

“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请记者到处看看,帮村里出出主意。”屋场会一结束,华山村党总支书记左友良提出要求。

“对华山村而言,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是关键。”记者边走边看,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与大家一起种油菜、话发展,憧憬“赏花经济”的美好未来。

油菜种出新花样

一场冬雨过后,华山村田间地头,满眼都是绿油油的油菜。

“总算下雨了,油菜保住了。”村里种植大户徐正国说,干旱持续了3个多月,油菜种下后,他每天都要组织劳力浇水保苗。

见记者到来,他招呼正在忙活的农民上岸歇脚。大家围坐一起,自由交流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心得体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记者点题:大家种油菜都种出了哪些特色?

“在这里,家家自发种油菜,全村冬季无闲田”“我们种油菜,不仅为了榨油,更多的是为赏花”……

2018年,华山村作为全省首届油菜花节主会场,一炮走红成为春季赏花游“网红打卡地”。此后,衡阳县让油菜花节永久落户华山村。

11月15日,衡阳县库宗桥镇华山村,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张航(右)在村民的带领下体验栽种油菜。

“我们种油菜,运用GPS定位,描图放线,种出图案来,算不算特色?”

“当然算。”

村里油菜种植能手罗洪久指着一片空白区域说,在这里将种出卡通蜜蜂、迷宫等图案。

“种油菜像绘画?”记者也想试一把。罗洪久递给记者一个篮子,里面装着彩叶油菜苗、小锄头,沿着红线划定的区域,按图栽种油菜。

“株距、行距15厘米左右。”罗洪久示范在前,记者看样学样,很快栽下一行行彩色油菜,小蜜蜂的图案逐渐清晰。

等到春天,“小蜜蜂”栩栩如生。“创意花海”新风景,引得游客近悦远来。

“藏粮于地”新探索

登高眺望,华山村的油菜基地整齐划一,田块方正整齐,呈现出优美的田园化景观。

“这是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村委会主任左全初说,2019年,全县高标准农田项目放在库宗桥镇,财政投入1300多万元,创建“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样板。

华山村抢抓机遇,在完成项目建设的同时,还对田块进行改造,小丘改大丘,平均每丘田的面积由原来不到1亩变成5亩左右。

“小丘改大丘,打破了原来的界限。”左全初说,村民把田自愿委托给村里,只认面积不固定丘块。村里组织5个大户,创办种植专业合作社,按每亩每年300元标准,统一流转全村1100亩水田。

“小丘改大丘,当时有人担心,是否步子走得过快?”

记者找出二十大报告的原文:“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

小丘改大丘,效益看得见。

丘块变大,方便机械化;去掉多余的田埂,面积扩大10%;路渠配套,水旱保收……

种植大户徐正国说:“流转高标准农田,增产增收有保障。”

在华山村,粮油不分家。合作社发展“水稻+油菜”,冬季不闲田,水旱轮作夺高产,连年实现亩产过吨粮、每亩油菜产值近千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华山村做到粮油兼顾,“藏粮于地”走出了新路子。

农旅融合“花为媒”

每到春天,华山村油菜花开,美得像童话。

全省首届油菜花节举办以来,华山村赏花游声名鹊起,每到花季,每天有上万游客前来,涌向油菜花海,赏花、拍照、体验农耕生活。

“游客来了,就好办了。”库宗桥镇党委书记洪桥说,近几年,全镇以华山村为核心,围绕一朵油菜花做文章。

农家乐提档升级。在华山村,统一挂牌的农家乐就有34家。油菜花节延续20余天,按每家一天10桌游客、一桌只赚100元算,全村增收逾70万元。

打造美食一条街。游客品尝试味,顺便购买土特产,土鸡蛋、腌笋、梅干菜、米酒、茡荠成为“抢手货”。

搭建电商平台。引导合作社注册“库宗桥大米”“库宗桥菜籽油”,走电商渠道,年销售额达60多万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对华山村而言,就是要依托一朵油菜花,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赚钱。

对此,村妇联主席邹云梅颇有感触。她创办聚龙湾生态农庄,优先采购村民的土特产,常年聘请11个劳动力,年发放工资20多万元。

“以花为媒,吃旅游饭,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邹云梅说,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里豁然开朗。

■记者手记

一锄挖出“金娃娃”

张尚武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而油菜作为大宗作物,在记者印象中并非特色、高效产业。但华山村农民把油菜种出“新风景”,充分挖掘其休闲观光功能,可谓“一锄挖出‘金娃娃’”。

湖南是油菜大省,正在加大油菜的多用途开发。省里组织专家团队,开发出油用、菜用、花用、肥用等专用品种;每年举办油菜花节,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变单一产业为复合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随着休闲、观光、生态游兴起,越来越多的地方注重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但能否挖到“金娃娃”,还要具备多种条件,需在精细方面下功夫。

从各地经验来看,依托当地独特资源,开发“看乡景”产品引人流;开发“品乡味”产品,抓住游客的“胃”;开发“忆乡愁”产品,讲好乡村故事,让游客望山、见水、忆乡愁……

总之,要让游客不虚此行,增强“获得感”,愉快休闲、舒心消费,最终实现多效益叠加,才能挖到“金娃娃”。

相关专题: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基层——记者一线观察

今日热点
焦点图